【吴晓波03】中国创业市场的新机遇(上):“卡脖子”产业
 5013
试听90

【吴晓波03】中国创业市场的新机遇(上):“卡脖子”产业

00:00
05:56

我们还是要向制造业致敬,今天这个论坛已经向制造业致敬超过了10次,所以在中国雇佣员工,机器在发动,在销售售品,在制造业,在科技投资的人都是今天中国最大的爱国者。


国家有税收,地方有收入,老百姓要吃得起饭,产业要进步,靠什么?就靠这些做床垫,做冰箱,做洗衣机,做香薰,做阀门、变速箱、制造业的这些朋友。



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要变成全球最先进的工厂,我们有没有机会?我们各行各业都有机会,但是不会像原来那么快了,不是48个月的事情,不是72个月的事情,是特别特别漫长的事情,可能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


王煜全讲到了风险投资和产业经济的变化,原来风险投资5年+2年,7年+2年最长10年投资收回来,现在不一定能收的回来,周期投10年、15年、20年,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发展,结构性的关系,大家都在做一个新的适应。


我觉得我们看工厂,关注专精特新,希望用最坚实的方式,每一天,每一个月,每一年去看到中国实体经济,产业进步的可能性,这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可能性。


问题分两面看,在芯片层面上,我们在精密芯片,2纳米、5纳米、7纳米以下都很艰难,我们上次去过三一重工,里面的挖掘机、起重机里面的芯片三一自己能做了,我们接着要去格力,格力的模具能力,空调模具能够全世界排第一,格力已经能做空调内部的芯片,有些芯片我们自己能够解决,48个月之内氢能源的气能源大概率能被解决掉,王煜全讲这是十年征程,一个一个区域模块我们把它干掉。


但同时看到另外一些领域里面,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上个月去一家公司做3D自行车的,自行车都会做,非动力自行车百分之百全国产了,但3D自行车卖的稍微2000元以上的变速箱中国人还做不了。但全世界离的开中国吗?也很难。


今年6月份的时候,在德国发生一场讨论,法兰克福汇报那篇稿子,疫情爆发以后,德国今年以来的一次性手套注射液、注射剂价格涨了2倍多,为什么?大部分的供应商是咱们中国山东的,在青岛和淄博,疫情一管控以后,上海港一收缩,中国企业产品出不去。


德国人讨论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够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把工厂移到德国,不太可能,第二个办法,到别的地方去造工厂,简单医疗器材我们讲产业配套,产业集群能力还是不够,找不到一个地方能够做一次性的医疗器材的国家,德国进行讨论。


一方面,我们看到和全球的剥离应该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全球对中国的依赖要在中短期解决也不太可能,所以中间时期是一个时间窗口,就是未来5—10年两个经济周期,这个时间窗口我们一定要卯足劲把这些企业干上去。


所以未来的中美竞争也好,双核竞争也好,实际上就是自我能力的迭代和增强,我们把自己变得很强大以后,我们就具有谈判的能力,我不太同意中国GDP总量是美国3倍以上就可以坐下来谈了,我并不认为,到你3倍的时候谈判已经来不及了,那个3倍是靠什么来完成的?是靠货币增发来完成?还是靠实体经济发展来完成?所以未来的谈判肯定是每天拍桌子谈,每天拍桌子,然后内部就保护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保护民间资本的冲动。


有一个词叫资本的无序化,你们相信吗?我是不相信的,所有的资本都是冲动的,刚才有一个同学说我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做了6年,在中国找不到风险投资人,不可能,中国满街都是钱,现在最缺是的好资产,上市公司里面缺好资产,创业企业里面缺好资产,你只要足够好,你不用把家里面门牌号告诉人家,窗户都可以爬进来,下水道都会出来给你点钱。


高通胀、高赤字钱往哪里去,房子不能买,股票不能买,买什么东西?买好资产。2022年今年的好资产就是三个东西,第一个,硬通货,中心城市的房产、黄金,能够抵抗通胀的。第二个,好的创业公司,好的上市公司。第三个,我们在座的各位,我们把自己变成一个强大的人。就剩下这三个高资产了,所以我们对制造业仍然保持极大的信心。




用户评论
  • 森林大叔Jason

    为啥我已经购买了却还是试听

  • 听友296430923

    我也是买了听不到

  • 阳光下蓝色的鱼

    原长度是多长的内容?

  • 听友192466872

    我也听不到

  • 听友192466872

    我为什么买了却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