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成长》47 全力以赴:期望和价值

《二次成长》47 全力以赴:期望和价值

00:00
06:05

  【全力以赴:期望和价值】

  我们已经了解了所有的归因方式以及它们的特点,现在可以开始思考一下在自己成功或者失败的时候,分别倾向于做什么归因呢?比如我自己的话,经历过归因方式的改变——以前是在成功的情况下,归因于自己的运气,在失败的情况下,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现在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比较倾向于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似乎很少再考虑运气的事情。那么这两种归因方式中就有比较大的差异了:前者的归因方式,容易削弱自己的价值感,也就是成功了没自己什么事儿,失败了全都是自己的事儿;而后者的归因方式,会给自己比较大的压力,好像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和自己有关,需要自己承担全部的责任,当然它也有好处,那就是自己的可控性比较强,因为能力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持续的努力来提升的,这样的期待可以给自己希望感,并提供下次继续尝试的动力。

  以上就是关于“自知之明”的讨论,那么何为“全力以赴”呢?究竟什么因素会影响我们做下一件事情的动力呢?

  表4-4 归因维度:稳定性和内外性

  因为可控性这个因素中,除了努力都是不可控的,讨论空间不大,所以通过表4-4,我们重点来看下稳定性和内外性这两个维度。首先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稳定性决定着是不是对下次做同一件事情还有期待,内外性决定着我们是否认为下次做同样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如果一个人在归因的时候都比较倾向于稳定的因素,比如能力或者任务难度,那么就会在下次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期待继续成功;如果倾向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努力程度、运气好坏等,那么下次就会觉得不那么有把握了。那么对于失败的事情,如果总是归因于稳定的因素,比如能力太差或者任务太难,那么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会更容易做失败的预期和打算;但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比如上次就是运气不好或者努力不够,那么对于下次的任务能否成功还是有很大的期望的。

  接下来再来看内外性这个因素,如何进行这个因素的归因,将影响着我们对个人价值的判断。如果我们在成功做成某件事的时候,归因于内在的原因,比如能力、努力或者心理素质,等等,那么就会非常有价值感,并因此奖励自己;如果是外部归因,比如成功是因为任务简单或者自己运气好,那么即使做成了一件事,也不会觉得多开心。那么对于失败的事情,比如某一门课总是考不好,如果认为是自己天赋能力不行,那多学无益,就不想再多付出努力,因为觉得怎么学都学不好的,就会更容易放弃;但如果认为是老师教得不好,自己还是可以再拯救一下的,那么可能会有动力去报课外班继续学习。

  综上所述,我们什么时候最容易进入一种全力以赴的状态呢?那就是既敢对自己有高期待,也能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时候,也就是成功的时候会倾向于稳定地向内归因,失败的时候会倾向于不稳定地向外归因。而很多时候我们的归因方式是反过来的,比如考好了,就觉得是自己运气好,出的题刚好都会,自己不会的题正好没有考到;而考坏了,就觉得这就是自己的真实水平,自己其实能力不行,上次能考好果然是运气好。那你可能会问,那一个人如果一直考得挺好,是不是就会有价值感了?也未必,如果这个人的归因方式是削弱自尊的,就真的会强行让自己认为是每次都运气好。

  我想大家身边曾经应该有那种平时小考成绩不错,但是一到大考的时候就突然出现很大波动的同学,或者也许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这很可能就是由于归因方式导致的,即小考的时候都是简单的题,我自己的实力没那么厉害,大考的时候就会显出原形,带着这样的担心和焦虑,就很难有最佳的考试状态,最后真的影响了成绩,又坐实了自己的归因推测,下次还会继续用这样的方式来归因,价值感就很难建立起来。成功的经验反而成了削弱自尊的证据,真的是令人心痛的事情,如果大家也在经历这样的困扰,一定要好好学习一下最后的方法工具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爱自己智慧人生

    归因方式

    文通有声 回复 @爱自己智慧人生:

  • yuyu17

    文通有声 回复 @yuyu17: 谢谢您的认可,诚邀您给我们节目一个五星+好评哦

  • 瑞晨_qm

    文通有声 回复 @瑞晨_qm: 谢谢您的认可,现在诚邀您给我们专辑来一个五星好评哦

  • Andash

    表 4-4

  • Boris198211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