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圣人之作易:数字可以决定事物发展吗?

81、圣人之作易:数字可以决定事物发展吗?

00:00
16:29

大家好!我是张其成。我们已经学完了《周易·系辞传》上下各十二章,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周易·说卦传》,《说卦传》简单地说就是解说八卦,解说八卦的意义、所象征的各类事物,一共是十一章,其中第一章、第二章是对《周易》的整体论述,和《系辞传》一样;从第三章开始解说八卦。


我们今天学习第一章,我先朗读一下: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这一章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哲学概念:象数、道德、义理、性命,这几个词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开头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从前圣人创作《易》,这句中的“之”是个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句子为句子中的一部分,不需要翻译。“圣人”指创作《周易》人,也就是伏羲氏、周文王、周公等古圣先贤。下面六句话就是讲圣人们是怎么作《易》的。


我们先看第一句:“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是指这些圣人受到神明暗地里帮助,然后生出蓍草。“幽赞于神明”,幽,暗地里。赞,帮助。于,被。“生蓍”,不仅指生出蓍草,而且指创立用蓍草揲筮的演算方法。


第二句“参天两地而倚数”,对这一句的解释太多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理解这句话字面的意思应该是:参合天的“三”和地的“两”而建立易数。什么是“参天两地”呢?“参”和“两”既是个数词,又有动词的意思,“参”就是数字“三”,又有参合的意思;“两”就是数字“二”,又有两倍的意思。“参天两地而倚数”,“倚数”就是确立易数。“参天两地”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历代易学家有不同的解释,(按时间先后,先说东汉马融和三国时期魏国的王肃,他们认为:从一二三四五这五个生数中,“一、三、五”奇数为“参天”,为天数,“二、四”偶数为“两地”,为地数;六七八九十这五个成数是依靠五个生数而产生的,所以“倚数”就是“依数”,依靠五个生数的意思。东汉郑玄认为:“天之数备于十,乃三之以天,两之以地,而倚托大衍之数五十也。”也就是说天之数终于十,十乘以天数三,加上十乘以地数二,合起来是五十,刚好是大衍之数,所以“倚数”就是倚托大衍之数五十。三国时期吴国易学家虞翻说是由天地之数创立卦爻之数,天数就是奇数,地数就是偶数,“倚数”就是“立数”,创立卦爻数,也就是创立代表少阳、少阴、太阳、太阴的 “七、八、九、六”之数。唐代易学家孔颖达进一步说:“参天两地”说的是用蓍草“四营”运算之后得到的七、八、九、六这四个数字,其中七、九为奇数,为天数;六、八为耦数,为地数。为什么说“参天两地”?因为“两”是偶数之始,“三”是奇数之初。为什么奇数的开始不是“一”而是“三”?因为“三”中包含“两”和“一”,好比天包含有大地,所以天数要多,地数要少。北宋邵雍认为“参天者三三而九,两地者倍三而六,此九六之数,并非天地之正数,为模拟天地之正数而生。”所以“倚者拟也。似天地正数而生也。”(《观物外篇》)


我比较赞同北宋大易学家邵雍的说法,邵雍说“参天”就是三乘以三得九,“两地”就是二乘以三得六,但我不赞成邵雍说的“倚数”是模拟正数,其实“倚数”就是立数,指确立了九和六的爻数。所以不必解释得那么复杂,这句话意思很简单,就是通过天的“三”数和地的“两”数而确立了九和六的爻数。我曾经说过西方人是二的思维,强调二元对立,中国人是三的思维,强调三才合一。所以一个八卦就是阴爻和阳爻的三次组合,一个八卦就是上下排列的三根爻。三乘以天数三得九,九就是阳爻的数字;三乘以地数二得六,六就是阴爻的数字。




“生蓍”和“倚数”是创立卦爻的前两步。我们再看第三步:“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而确立卦象。在“生蓍”、“倚数”之后就开始“立卦”了。(《周易正义》:“言作《易》圣人本观察变化之道,象于天地阴阳而立《乾》、《坤》等卦。”“此言六十四卦,非小成之八卦也。”)也就是说用蓍草演卦,先得出爻数,然后开始确立六十四卦的卦象。这个卦象是六十四卦的卦象。


然后是第四步:“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发挥刚柔两画而产生爻变,进而创作了爻辞。这是在前一句卦象确立之后,作《易》的圣人又推展阳爻和阴爻的变迁,所以卦偏于静态,爻偏于动态。(《周易正义》:“既观象立卦,又就卦发动挥散于刚柔两画而生变动之爻。”)


总结一下这四步,第一步是“生蓍”——产生蓍草和演算蓍草的方法,第二步是“倚数”——确立了卦爻的数字,第三步是“立卦”——确立了卦象,第四步是“生爻”——产生了爻变以及爻辞。对四句话的不同理解后来引起一场学术论争,产生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不同学派。我们知道解释易学有两大学派,一派是义理派,一派是象数派。义理派从义理、道理、哲理上解释《易经》。这主要是儒家,孔子说:“不占而已矣。”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程颐《程氏易传》按照易理建立了宋明理学,认为《周易》就是讲天理。象数派则崇尚象数,通过卦爻象和卦爻数、河图洛书数来解释《易经》,注重从象数推断人事吉凶,往往和天文、历法、丹道、医学等等相结合。一般认为两派是对立的,互不相容的。我认为将义理和象数对立起来是没有道理的,不符合易学的本义。所以我当年在北大作的博士论文就是《象数哲学》,研究象数中的义理哲学。象数和义理是体和用的关系。程颐说“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义理是体,象数是用;我的观点和程颐相反,我认为,象数是体,义理是用。易学如果离开了卦爻象和卦爻数,就不是什么易学了。


象数派里面又可细分出象学派和数学派。象学派主张先象后数,先有卦爻象,后有卦爻数。比如唐代孔颖达在解释这四句话时就说:“数从象生,故可用数求象”,先有事物之象和模拟事物的卦象,然后才有蓍数。而数学派则主张是以“数”为主要依据,主张先数后象,先有卦爻数,后有卦爻象。“三天两地”就是“数”,然后依据这个数确立了卦象。数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北宋的邵雍(邵康节),还有南宋的蔡元定、蔡沈父子。从数创造卦象,然后从这个卦象去看事情的发展。我认为数学派跟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有相似之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经过四个阶段(生蓍、倚数、立卦、生爻)就得到了六十四卦,得到了《周易》,那么


《周易》有什么作用呢?第一章最后说有两大作用:“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和协顺应道德而用合适方法治理天下,穷极事理探究本性以至于通晓命运。这两句是在赞叹《周易》的“蓍”、“数”、“卦”、“爻”可以成就“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两大功用。《周易正义》概括这两大功用说:“圣人用之,上以和协顺成圣人之道德,下以治理断割人伦之正义。又能穷极万物深妙之理,究尽生灵所禀之性……所赋之命莫不穷其短长,定其吉凶。”


这里出现了“道”“德”“义”“理”“性”“命”等词语,最终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范畴。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先看“道”和“德”,简单地说“道”是天道,“德”是道的体现。“道德”和后面讲的“性命”是有关系的,宋代易学家项安世说:道即命,德即性。邵雍说:“和顺于道德,是默契本原处。”“道德”是事物的本原。


再看“义”和“理”。“义者,宜也。”“义”就是适宜、合适的意思。“理于义”的“理”是个动词,治理。“理于义”就是用合适的方法治理天下。也可解释为“仁义”之“义”,孟子注重“仁义”,主张“仁内义外”“仁宅义路”,就是说“仁”是人心内在的东西,“义”则是人心之外的东西。打个比喻“仁”是“安宅”,安放爱心的一座房子;“义”是“正路”,就是达到实现“仁心”的必须要走的正确道路。汉儒董仲舒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原则。按照这个意思“理于义”就是按照仁义的道德规范治理国家。“理于义”的“理”是个动词,而“穷理尽性”的“理”则是个名词,表示事物的条理、原理。“穷理”,就是穷尽事物的原理。因为物物皆有理,所以要一一推穷。后来“义理”作为一个词,表示符合于一定的伦理道德的行事准则。“义理之学”指探求儒家经义的学问,又特指宋以来的理学。


再看“性”和“命”这两个概念。对性命的解释太多了,渐渐形成不同的门派。因为《说卦传》第二章重点就是讲“性命”,所以我下一次再讲。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王文贤_n6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张老师讲的好棒点赞!

  • 九月九_xm

    太多的奥秘

  • 王文贤_n6

    和顺于道德礼于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王文贤_n6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寒浪滔滔

    为什么不能听完整的?如果收费,为何购买不了?

  • 调调儿i

    道即命,德即性

  • 王文贤_n6

    张教授讲解的最好受益良多点赞加油喝彩!

  • 王文贤_n6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

  • 王文贤_n6

    道是天道,德是天道的具体表现,”

  • 王文贤_n6

    老师好,占座是什么?,我是摩羯座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