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30:康德的义务论讲了什么?

批判性思维30:康德的义务论讲了什么?

00:00
05:31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欢迎来到我的专栏“批判性思维”,前面一期内容我们介绍了边沁的功利主义,今天我们继续介绍第二种典型的道德原则,康德的义务论。如果说功利主义是根据行为导致的结果,来进行道德判断,那么康德的义务论就是从行为的动机,来进行道德判断的。

每一种道德理论都有一个出发点,功利主义的出发点是,每个人甚至所有动物都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的,所以,功利主义的道德原则是:最大幸福原则。而康德的“义务论”的出发点是 “善良意志”。也就是“善良的初心”或者“善良的动机”。一件事可能在功利上的确给更多人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但并不意味着你应该做这件事,也并不意味这件事就是道德的。康德的善良意志其实区分了:行为是好的,和行为的结果是好的。

康德对“善良意志”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这本书里面说:“很多人极富同情心,以至于在没有任何额外的虚荣或自利动机的情况下,他们也心满意足地向周围的人传播着快乐,而且只要这快乐是他们传播的,他人的满足感便能让他们感到欣慰。但我主张,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这种行为与义务多相符,有多友好,都不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而是同其他倾向有着一样的地位”。

显然,在康德眼里,如果一个人行善的同时,还为了获得了某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这样的行为都不是纯粹道德的行为,所以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是一种纯粹的“善良意志”,不含有任何私欲的动机,你仅仅是处于本能的“应该”去做某件事。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甚至将“同情”都视为“次等级”的道德,因为你在同情别人的时候,有某种道德的优越感。

正因为这么严格的道德规范,康德的最高道德原则称之为“绝对命令”或者“定言命令”,也就是,绝对完全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情况下,不是处于任何目的,而仅仅是你觉得应该这么做,你做出的善的行为,才是道德的。在康德看来,道德不是基于欲望、同情、倾向,道德是无条件的善。

从这个层面来看,这种道德观念,其实在我国的道家思想所推崇的道德感是非常类似,是一种自然而然,完全发展内心的一种的行为。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意思是说,德行高的人不认为自己德行高,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之人;德行低的人不认为自己没有德行,因此才是无德之人。德行高的人顺其自然,而不追求任何目的,看起来就像无为;德行低的人却经常有意而为之。所以,道家思想推崇的是一种不带任何目的,不刻意的“无为之德”,这和康德的道德思想中“绝对命令”有类似的地方。

康德道德观的最高原则是绝对律令,有三个准则。第一:你行动时,所遵照的准则,应该是你意欲其成为普遍的自然法则的。第二:你行动时,永远要把人性,无论是你自己的人性,还是他人的人性,同时视作目的,而不仅仅是一种手段。第三:你行动时,要按照一个只是可能存在的,目的王国中的成员为其订立普遍法则时遵守的准则。其实这三个准则看起来有点奇怪,不过可以用两句话简单概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不以别人为手段,而是目的。

康德的道德原则是纯粹而绝对的,这种道德观在很多人看来有点不近人情,甚至过于严苛,有点理想主义了。比如按照康德的道德原则,你不仅不能将别人作为手段,也不能将自己作为手段,比如通过结束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你愤世嫉俗的目的,这也是不道德的,你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了某种手段。康德的道德感虽然非常严格而纯粹,但是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追捧,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纯粹的善良本性,看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很多人把康德推崇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康德之所以有这么严格的道德观,是因为康德把道德原则看成是实践领域的真理,在理性的领域,真理是我们判断的唯一准则,而在实践领域,道德就像真理一样,是纯粹而绝对的。当然,康德的道德观要展开还有非常丰富的内涵,这里就不展开了。

康德提出严格的道德观,而他自己也是一个高度自律,非常严谨的人,康德一生没有离开过他的家乡科尼斯堡,他就在科尼斯堡受教育,大学毕业之后就在学校教书,到46岁才正式成为哲学教授。康德是近现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但康德的生活极为严谨,甚至可以说单调。他雇佣了一个老仆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唤醒他做固定的事,像闹钟一样精确,很少有破例。康德每天下午都会去散步,到朋友家聊天,一般是三点半出门,七点钟回来。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甚至把康德看成了时间,科尼斯堡街上的人有时候会互相询问:现在七点钟了吗?回答的人说:大概还没有吧,因为康德先生还没有经过。后来,他每天走的这条路,被称为“哲学家之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