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人很聪明 - “钝感”的人更智慧

敏感的人很聪明 - “钝感”的人更智慧

00:00
07:16

敏感的人很聪明,“钝感”的人更智慧
信息时代,节奏飞快,人们的触角更敏锐、应变更迅速,保持敏感也成为适应社会、跟上时代的一种要求。可与此同时,很多人忽略了一点:我们不仅要有敏感,还要有钝感。
当今社会为什么许多人焦虑浮躁,找不到幸福快乐呢?
一个重要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缺乏敏感,而是因为他们缺少钝感。


内观己心
大智若愚,通常用来形容拥有极大智慧的人。
一般来说,那些大智若愚的人,在事情考虑清楚之前,从不轻易下结论。正是由于说话做事比别人慢半拍,所以总是给人以迟钝、木讷等表面上“钝”的感觉。
敏感的人和钝感的人相比,见事早、行动快,对人对物观察也细致,但情绪稳定性差,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据历史记载,宋太宗提议让吕端任宰相,有不少人提出反对,说他为人糊涂,宋太宗却认为,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足以担当此大任。后来,吕端任正相,寇准任副相,吕端“钝”、寇准“敏”,一个沉稳宽厚、一个睿智率真,两人相得益彰。
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吕端拥有的这种能力,就叫“钝感力”。

外察世界
“钝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的说法,他在《钝感力》一书中提到:
“当今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磕磕绊绊的爱情、如坐针毡的职场、暗流涌动的人际关系,种种压力像有病毒的血液一样逐渐侵蚀人的健康。”
所谓钝感力,亦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而不要过分敏感。
“钝感”不是迟钝,而是以理智与克制排除外界纷扰,以良好心态向正确人生方向前行。

启迪多元思维

01钝感,是身体健康的源泉
医学研究发现:精神紧张、不安、焦躁、愤怒、憎恨等,都能造成神经紧张,血液不通。血液不流通,久而久之,身体就会生病。
有一句俗语,“不生气就不生病”,病是气出来的。生气就像一场“大地震”,气在心情,伤在身体。
很多身体不健康的人,除生活习惯对人有影响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钝感——爱生气。尤其是很多癌症的发生,都与患者自身的脾气性格有很大关系。

02钝感,是治愈玻璃心的良药
玻璃心的人非常容易去察觉到别人内心的感受,所以他们特别敏感,容易被外在环境影响、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干扰。
玻璃心的根源,就是因为敏感。
尤其是在亲密关系的相处中,要想长期维护双方的良好关系,不仅需要敏感,同时也更需要有益的能够包容对方的钝感。


03钝感,是通往事业成功的道路
在一期《朗读者》节目上,邀请了著名作者贾平凹,他和《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以及《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并称为陕西文学的三驾马车。但是,贾平凹的写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经常被退稿。

他说:“源源不断地给人投过去,又源源不断地退回来。”到大学毕业时,被退回的手稿已经装了两大箱子。同宿舍的同学还故意把退稿信贴在贾平凹床边。

当主持人董卿问及这样是否会对他造成刺激时,贾平凹不以为然地表示:这其实是一种鼓励。

渡边淳一说:“一旦下了决心,就能够无视周围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语,毅然决然地进行。即使听到别人的讽刺,也是一副与我无关的架势,大大方方的勇往直前。这种钝感力,正是人们获得成功的原动力。”

正心正举
敏感与钝感看似反义,实则钝感并不拒绝敏感,两者往往不可分。
离开钝感,敏感就可能沦为一时冲动;离开敏感,钝感就会造成过于滞后。
解决之道在于寻求平衡:把两者有机结合,则既能远离见异思迁的陷阱,又能保持专注、提高效率。

一个人没有了敏感,就无法体验生活的细微之美;没有了钝感,别人一句无意的话就可能让你失去生活的快乐和洒脱。

拨迷见智

平衡好敏感和钝感之间的关系,考验着一个人的智慧,若能做到敏于心而钝于形,就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钝感,是身处逆境时的镇定,是泰山崩于前的从容,是面对人生风雨的泰然,是实现自在美好人生的巨大智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三小姐晓鹂

    让我们都钝一点

    Lily四叶草 回复 @三小姐晓鹂: 哈哈哈,我是真钝啊,不是你们敏于心而钝于行谢谢晓鹂常来串门☕☕🍻🍻

  • 猫眼探长

    好听,内容很棒

    Lily四叶草 回复 @猫眼探长: 谢谢探长的聆听鼓励

  • 美的小羊

    看着标题很有趣!沉浸在姐姐美美哒声音演播中,同时又GET到了交友识人大智慧:都单纯点,人人都是大大的智慧人👏👏👏👏

    Lily四叶草 回复 @美的小羊: 是啊,大智若愚 ,做人简单,往往都是大智慧之人👍🏻👍🏻谢谢美丽的羊宝宝

  • 风峪悠悠

    是啊,有敏感,还得要有钝感,确实有道理,斤斤计较的敏感,让人无所适从,有了钝感,就能迎刃而解许多的事情。 温馨的播讲,亲和生动的话语,优美好听,让人听后获益匪浅,真是棒极了

  • LOVE清清雨荷

    很美妙的声音

    Lily四叶草 回复 @LOVE清清雨荷: 感谢聆听,欢迎常来串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