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83期: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爱抬杠

2022-283期:认知水平越低的人,越爱抬杠

00:00
10:36


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三言两语,就能噎死你:


你说吸烟有害健康,他反驳:有人抽了一辈子,照样活到八九十。


你在朋友圈推荐某本书,他挑刺:这么冷门,内容一定不咋地。


不管别人说什么,这帮人总是习惯性唱反调。


他们自以为伶牙俐齿,颇有见解,但在别人眼中除了刻薄,只剩戾气。


抬杠,其实是一场可怕的虚假胜利;看似赢得了眼前的高下,实际输掉了长久的关系。


每一次反驳背后,都暴露了低层次的认知。




与人抬杠,其实是自绝后路。


王蒙曾在小说中,刻画了一个患有“雄辩症”的男人:


去医院看病时,医生让他坐在椅子上。


他反问:

“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的不坐权吗?”

医生没有介意,为他倒了一杯水,说:“请喝水吧。” 


这位男子继续抬杠:

“这是片面,荒谬的,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
例如你如果在水里掺上氰化钾,这水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解释:“我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 

男子揪住话柄不放:“谁说你放了毒药呢?难道我诬告你放了毒药?” 


医生见状,无奈地换了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 


这位男子却更来劲了:

“纯粹胡说八道!
你这里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在今天都是好天气。
例如北极,今天天气就很坏,刮着大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 

医生不得不停止了和他的对话,让他回去。 


在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病理性诡辩”,指的是不管别人说什么,都要反驳一通,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但事实上,语欲胜人,是一种低段位的沟通习惯。


不仅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还会暴露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周末和朋友吃饭,他和我聊起一位“杠精”同事。


别人吐槽KPI太高,他说对方站位不够;别人表示认可,他又讽刺人家拍马屁虚伪。


总之,他对所有事情,都能提出“批判性意见”。


前段时间部门团建,领导召集所有人开会,给活动出谋划策。


一位女生提议:

“就近找个地方,一起吃饭唱歌吧。”

那位同事听了,立马反驳:“就近?你这明显偷懒,思想觉悟有待提高啊。”


另一位男生说:“那么去郊区露营?顺带爬山看风景。”


这位同事又开口了:“荒山野岭有什么好看的?真是没见过世面。”


几句话下来,会议氛围降到冰点。


不过,因为暴露出刺头本质,没几日,他就被调去了一个薪酬待遇远不如现在的岗位。


富兰克林曾说:

“如果你老是抬杠、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只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

喜欢抬杠的人,就如同稻田里疯狂的野草,自以为所向披靡,实则在他人眼里,早已蛮横而格格不入。


处处反驳,不光不能给自己添彩,还会给别人添堵。


长远来看,其实是自绝后路。






懂得收敛,才能和别人相处舒服。


作家雾满拦江,曾把人的认知,比喻成一个呈漏斗形态排布的巨大天坑:


越往下,所见越少,机会越少,越是感受到社会不公,愤怒无比。


越往上,所见越多,机会越多,越是感觉世界美丽,风光无限。


在漏斗底端的人,因为层次不够,认知局限,说话做事,往往容易走极端。


而处于漏斗顶端的人,因为认知豁达,所以心境澄明,会更慈悲、能容人。


正如罗翔所言: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脑海中能够同时存在两种看似对立的观点。”

求同存异,矜而不争,才能在交往中拉近双方的距离,成全彼此。

管理培训家章义伍分享过一个故事:


他曾经在自家院子里种了许多竹子,在他眼中,竹子代表竹林七贤,还能寄托文人情怀,是提升房子格调的上佳之选。


可刚种上没几天,隔壁邻居上门来找他。


邻居说:“你这竹子,到时候穿墙而过到我们家来,不就麻烦了。”


章先生觉得纳闷:


这么好的东西,即便过去,也是增添了一份雅气,怎么会麻烦呢?


可邻居却不以为然:

“我是做生意的,你这搞个竹子,心都是空的,影响我。”

听到这样的理由,章先生有些无语。


但稍作思考后,他还是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挖去了院里的全部竹子。


周围朋友知道后,都替章先生打抱不平,说:

“你在你家种竹子,他来提抗议,本来就不合理。
而且种竹子花那么多钱,你就这么挖掉,太亏了。”

章先生却笑着回答:


“我想了想,人家说得也对啊。
同一棵竹子,你认为是节节高,另外一个人或许就觉得它对做生意不利,是虚的,空的,从人家角度看,并没有什么问题。
而且,如果对方内心一直膈应,邻里关系就会不和谐。所以为了大家都舒服,一定要挖。”

随后,章先生一如既往地工作和生活,仿佛这件事从未发生一样。


而他的这份大度,也让他赢得了周围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雨果说:

“知道在适当时候管制自己的人,就是聪明人。”

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对错。


观点各异,往往只是因为立场不同,角度不同。


若因为认知上有分歧,便卯足了劲和对方争辩,结果除了白费口舌,还很有可能激怒别人,最终导致矛盾扩大,惹祸上身。


所以,清醒的人早就懂得了:适时闭嘴,专注自我,才能让双方从无谓的内耗中及时抽离。






克制反驳欲,学会反省。


在《高纬度思考法》一书中,作者将人的认知分为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已知的已知,即已经知道这些问题,并知道答案;


第二层次:已知的未知,即知道问题,但不清楚答案;


第三层次:未知的未知,是说连问题都不知道的那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盲区,生活中更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与其反驳别人,不如先向内求索。


当层次高了,认知广了,原来的“不认同”,或许就会自然而然,变为“认同”。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重型汽车销售,业绩总是不尽人意。


因为每次客户向她指出产品问题时,她都觉得对方无理取闹,继而与人家争得面红耳赤。


久而久之,人们都知道她嘴巴厉害,所以即便她专业技术过硬,大家也不愿意找她咨询,她的工作,也越做越差。


了解情况后的卡耐基,给予了她忠告:

“保持沉默,不再与他人发生口头冲突。”

于是,她便试着调整心态,不再费心去辩驳客户,而是发自内心,来反省自己的问题。


面对客户的质疑,她不再争论,反倒面带微笑,默默倾听。


客户拿别家车辆的优点和自己产品的缺点比较,她也不再发火,反倒平心静气,客观地承认自己产品的劣势,并认同客户的观点。


正是这样的改变,将她从客人的对立面拉了回来。


所以,当她向客户阐述,虽然别家产品好,但自己家的产品也有独特优势时,就轻而易举获得了认可。


慢慢地,她的口碑越来越好,客户越来越多,最终成为了公司的金牌销售。


英国画家瓦茨说:

“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的途径。”

对内求索,看似是对领地的压缩,实则是对人生新境界的开辟。


只有试着用理解代替争辩,用内省代替反驳,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加轻松地与这个世界相处。



叔本华说:

“在和别人交谈时,要克制去纠正别人的冲动。”

一个人的成熟,不仅仅体现在年龄上,更体现在言行里。


心里不压事,嘴上不饶人,得罪了别人的同时,也拒绝了自己的成长。


只有敞开心扉,提升自己,才能打破认知局限,收获更加辽阔的未来。


愿我们都能拥有克制的清醒,接纳的宽容,登高望远,活出精彩人生。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安东分享

    网络上这样的喷子一找一大堆,现实生活中同样如此,说话不在同一件事,同一个频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