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卡耐基金言◆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
◆ 因批评而引起的羞忿,常常使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现实状况, 一点好处也没有。
◆ 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 评责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1931年5月7日,纽约发生了一桩轰动一时的搜捕事件。警方经过几星期的搜捕,被称为“双枪杀手”的克洛雷,终于在位于西头大街的他的女友的寓所中被擒获,而这位杀手是一个烟酒不沾的人。
150名警方人员与侦探在克洛雷藏匿地点的顶楼展开包围。他们先在屋顶上砸了一个洞,打算用催泪弹把克洛雷逼出来,并且在四周建筑物上架上了机关枪。约一个多钟头后,这幢纽约高级住宅响起了枪声,还有机关枪“哒—哒—哒—”的声音。那位“警察克 星”克洛雷就蹲伏在一个大沙发后面,对着警方开枪。上万名市民涌到街道上看热闹,这是纽约市前所未有的壮观场面。
克洛雷就擒后,纽约市警察局长E·P·马洛里发表谈话时表示:这位双枪恶徒是纽约有史以来最具危险性的罪犯。“他动不动就开枪杀人。”局长如此说道。但是,这个“双枪杀手”对自己的看法如何呢?那天,围攻的警察向公寓开枪的时候,克洛雷正在写信给“有关人士”,他如此写道:“在我外衣里面隐藏的是一颗疲惫的心,这是一颗善良的心——一颗不会伤害别人的心。”当他写这封信的时候,鲜血从伤口流出,在纸上留下深红的痕迹。
就在搜捕发生之前,克洛雷还和女友开车在长岛一乡村公路上寻欢。有个警员走上前去,向克洛雷说道:“请出示你的驾驶执照。”
克洛雷一语不发,掏出手枪就是一阵狂射。警员中弹倒地,克洛雷跳下车,从警员身上找出左轮枪,又向倒地不起的尸体开了一枪。这难道就是他自己所说的“在我外衣里面隐藏的是一颗疲惫的心,这是一颗善良的心——一颗不会伤害别人的心”吗?
克洛雷最后被判死刑。当他到达星星监狱(美国关押重罪犯人的监狱)里放着电椅的受刑室时,有没有说“这就是我杀人的代价”?没有!他反而说:“这就是我自卫的结果。”
整个事件的关键是:“双枪杀手”克洛雷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我把一生当中最好的岁月用来为别人带来快乐,让大家有个好时光。可是我得到的
却只是辱骂,这就是我变成亡命之徒的原因。”这是阿尔·卡庞说的一段话。他是美国鼎鼎有名的黑社会头子,后来在芝加哥被处决。卡庞也不曾自责过。事实上他自认为造福人民 ——只是社会误解他,不接受他而已。达奇·舒尔茨的情形也是一样。他是恶名昭彰的“纽约之鼠”,后来因江湖恩怨被歹徒杀死。他生前接受报社记者访问时,也自认为造福群众。
我曾和刘易斯·洛易斯就这个问题通过几次信。罗斯在纽约星星监狱担任过好几年的监狱长,他表示:牢里的犯人很少自认为是坏蛋。他们和你一样,都是人,都会为自己辩 解。他们告诉你,为什么要打破保险箱,为什么要开枪杀人。大多数人都能为自己的动机 找出理由,不管有理无理,总要为自己破坏社会的行为辩解一番。因此,他们的结论是: 他们根本不应该被关进牢里。
假如阿尔、克洛雷、达奇·舒尔茨这帮歹徒,以及许多关在监狱里的亡命男女,他们从不为自己的行为自责过,我们又如何强求日常所见的一般人?
闻名遐迩的心理学家B·F·史金勒经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 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有招致 愤恨。
另一位心理学家汉斯·希尔也说:“更多的证据显示,我们都害怕受人指责。” 因批评而引起的羞忿,常常使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
事实状况,一点也没有好处。俄克拉何马州的乔治·约翰逊是一家营建公司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有没
有戴上安全帽是约翰逊的职责之一。据他报告,每当发现工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他便利用职位上的权威要求工人改正,其结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显得不悦,而且等他一离 开,便又常常把帽子拿掉。
后来约翰逊决定改变方式。他再看见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便问帽子是否戴起来不舒服,或帽子尺寸不合适,并且用愉快的声调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 工作时最好戴上。这样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得多,也没有工人显得不高兴了。
这类事件真是不胜枚举。我们举个例子: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之间有段广为人知的争论——他们的不和睦导致共和党的分裂,而将伍
德洛·威尔逊送进了白宫。让我们简单地回忆一下这段历史:1908年,罗斯福搬出白宫,共和党的塔夫脱
当选为总统,然后,罗斯福到非洲去猎狮子。当他回到美国后,看到塔夫脱的保守作风,很是震怒。罗
斯福除了公然抨击塔夫脱,还准备再度出来竞选总统,并打算另组“进步党”。这几乎导致老共和党的瓦
解。果然,紧接而来的那次选举,塔夫脱和共和党只赢得了两个区的选票——佛蒙特州和犹他州,这是
共和党有史以来遭受的最大失败。
罗斯福谴责塔夫脱,但是塔夫脱承认自己有错吗?他曾含着眼泪说道:“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
不对。” 我们再举一个“石油保留地贪污案件”的例子。这一案件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曾受报界围剿,也震撼了全美国。事实是这样的:哈丁(美国第29任总统)政府的内政部长阿尔伯特·胡佛,拥有政府在爱克陵和茶壶敦这两处石油保
留地的租赁权——保留地是保留给海军未来使用的。当时,胡佛部长有没有公开招标呢?没有。他把这 项令人垂涎的权力完全给了好朋友爱德华·杜黑尼。而杜黑尼也“借”给胡佛部长一笔10万美金的“贷款”。 胡佛部长还利用职权调动联邦的海军陆战队,驱逐了在爱克陵附近掘油的其他油商。这些油商迫于武力
威胁,只好离开油田进入法院,这才揭发了这桩贪污案件。丑闻轰动了全美国,也毁了哈丁政权。共和
党几乎瓦解,阿尔伯特·胡佛也锒铛入了狱。
大家都公认阿尔伯特·胡佛品性不端,但是他表示过悔意吗?没有。事情发生几年之后,赫伯特·胡
佛在一次公开演讲时透露,哈丁总统是死于心力交瘁,因为有个朋友出卖了他。这话传到胡佛太太耳朵
时,她从椅子上跳起来,挥着拳头,又哭又叫,“什么?哈丁被胡佛出卖?没有!我的丈夫没有出卖任何
人。就算这屋里装满了黄金钞票,我的丈夫也绝不心动。相反的,他才是被人出卖,才会落得这么狼狈
的下场。” 你看,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我们也都如
此。所以,明天你若是想责怪某人,请记住阿尔·卡庞、“双枪杀手”克洛雷和阿尔伯特·胡佛等人的例子。让我们认清: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会飞回家里。也让我们认清:我们想 指责或纠正的对象,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我们,或是像塔夫脱所说:“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1865年4月15日的早晨,亚伯拉罕·林肯躺在一家廉价租屋的睡床上,濒临死亡边缘。这所住屋就在福特别墅的对街,也就是约翰·布斯枪杀林肯的地方。林肯硕长的身躯斜躺在松垮的睡床上,墙上挂着一帧制作简陋的罗莎·彭皓尔的名画《马集》,屋里一盏显得阴郁的煤气灯闪着昏黄的光芒。
当林肯咽下最后一口气时,陆军部长史丹顿说道:“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
林肯善于与人相处的秘密是什么呢?我花了10年时间研究林肯的一生,而且花了3年时间写作、修订了一本书《林肯的另一面》。我自信,我对林肯的性格和居家生活所做的 研究,比任何人都要详尽彻底,尤其对林肯待人处世的方法更有心得。林肯喜欢批评人 吗?不错。他住在印第安纳州湾谷的时候,年纪尚轻,不仅喜欢评论是非,还写信写诗讽 刺别人。他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使当事人很容易发现。
林肯在伊利诺州的春田镇当过见习律师后,仍然喜欢在报上公开抨击反对者,不过只是偶尔而已。
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使身边的人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现实状况一点好处也没有,尽量去了解他们,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的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意义,有趣的多,而且让人心声同情,忍耐和仁慈。
ZzTs谁与共鸣 回复 @1801264chla: 你可以了解他从何时开始贪吃贪睡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贪吃贪睡的。如果是孩子,这是可以培养的,人性本善,导致懒惰原因往往是失去了自我。如果是夫妻可以试着用最初与他婚前的眼光来重新了解他为什么变得懒惰,有时候一个人懒也不完全是他一个人的错。 例如父母从小过分溺爱的保护孩子,孩子长大了就不敢迈出独立的一步,父母在这个时候责怪他只会使他对自己失去信心。
不配背景音乐就好了
听友399543648 回复 @听友325990858: 善待他人等于善待自己朋友
太讨厌背景音乐了,吵得很
千里独行的爹 回复 @听友313131448: 不戴帽子是不是因为帽子不舒服 愉快提醒带帽子重要性而非命令
背景音乐声音小一点那就更好了
听友387088124 回复 @听友215149101: 如果多数人都说,背景音乐声音大,那你该反思一下,总是说划走有什么意思,人家是给你建议,让变的更好
背景声音太大了
California61 回复 @邱小煜呀: 声大就是声大你有啥好杠的
太吵了背景音乐
听友233226841 回复 @听友325990858: 暴怒狂,人家只是建议又没说什么,看把你急的
喜欢这个版本的声音,听起来让人身心舒服。
声好听,就是音乐声太大了,可以小一点更好
Luis张胜 回复 @异玲夜梦: 感谢提醒
有的听就不错,感恩。听着人性的弱点,还有这么多人不知满足,有音乐怎么了,有音乐很好
Luis张胜 回复 @听友296445650: 感谢
没有音乐就好了
1881501huox 回复 @毛世玉: 没有音乐,质量降低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