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性格的力量》:一本不可多得的性格养成指导书

40.《性格的力量》:一本不可多得的性格养成指导书

00:00
21:25

40.章节名称:

《性格的力量》:一本不可多得的性格养成指导书

文稿内容:

——· 关于本书 ·——

说到性格,我们总是会有很多形容词,比如我们会说别人性格很怪,孤僻又难搞;再比如,会有人会说自己性格天生就这样,改不过来;又或者我们还会夸奖别人性格好。

然而,性格到底说的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又怎样影响我们生活的呢?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良好的性格?这一系列的问题,依然困扰着许多人。

在这本《性格的力量》里,作者对这些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作出了解答,并帮助大家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突破自我性格的局限,提升自己的性格魅力。

——· 关于作者 ·——

这本书的作者叫威廉·麦独孤,他是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的双料导师,是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人物代表,著有《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纲要》等著名作品。作为早期的心理学大师,他的思想几乎影响了所有心理学流派,他的作品观点独到,意义深刻,极具启发性。

——· 本书金句 ·——

1.自尊和自爱也就是自我修养,是我们自己认知世界的底线和原则。它们在生活中影响我们的行为,维持我们内心的渴望。

2.一个人的品味形成是和个人爱好息息相关的,不管是你喜爱还是厌恶的事,都有自己的评价,自然也就形成自己的品味。

3.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放大优势,缩小劣势,形成制约的特性,最后升华个性,塑造出属于个人的性格。

——· 音频文稿 ·——

你好,欢迎来到每日有书。今天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来自威廉·麦独孤的《性格的力量》。

这本书大约18万字,我将用22分钟左右的时间,告诉你性格的本质和形成基础,帮你全面认识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切实可行的性格养成建议,帮你提升性格魅力。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中的本性就是指我们一个人的性格。当然说到性格,我们总是会有很多形容词,比如我们会说别人性格很怪,孤僻又难搞;再比如,会有人说自己性格天生就这样,改不过来;又或者,我们还会夸奖别人性格好。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说明性格跟我们息息相关。然而,性格到底说的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又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良好的性格呢? 

哎,今天这本《性格的力量》,就将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这本书探讨了性格的形成基础、影响因素以及培养方法,帮助大家跳出个人视角,从更全面、更高的角度审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方向。可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性格养成指南,希望大家在全面了解这些内容后,可以突破自我性格的局限,提升自己的性格魅力。

这本书的作者叫做威廉·麦独孤,他是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的双料导师,是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人物代表,著有《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纲要》等著名作品,可以说是集多重头衔于一身。不仅如此,他还和行为主义流派相抗衡,公开和弗洛伊德“叫板”,与华生展开论战,率先强调社会心理学取向。作为早期的心理学大师,他的思想几乎影响了所有心理学流派,他的作品观点独到,意义深刻,极具启发性。这本《性格的力量》出版之后风靡全球90年,被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

那么接下来,我将分三个重点内容为你讲解书中内容:

第一个重点内容是,两大要素帮你了解性格的本质和基础。

第二个重点内容是,性格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

第三个重点内容是,4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帮你培养良好的性格。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重点内容:两大要素帮你了解性格的本质和基础。

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总是把很多事情都归结到性格这一特性上,比如难相处的同事,我们可能会说对方是个性格孤僻的人;劝服不了的家人,我们可能会说对方性格固执又倔强。

好像生活中那些难以应付的人和事,我们总能扯到性格上,说是对方性格的问题。但这个性格到底是指什么,却没有多少人能说得清楚。

作者威廉·麦独孤在书中对人的性格做出了合理解释,他说,人的性格有两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分别是智力和情感倾向。

我们先看智力。这个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疑惑,智力不是指的一个人智商的高低么?怎么能算是性格的一部分呢?事实上,智力是我们性格的原材料。

智力是我们通过练习或者长期的实践和训练,才会形成的一种智能结构,这种智能结构又深深影响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处事能力,处处体现人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就形成了独特的个人性格。

所以,智力不仅仅只是个人智商的体现,从本质上来说,智力是我们观察获得知识和通过练习得到技能的一种能力,并且我们还会用获得的这些知识技能去指导我们生活中的行动,形成个人独特的魅力,成就个人性格。

这是人性格要素的其中之一,除此之外,人的性格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要素就是情感倾向。

那什么是情感倾向呢?说得通俗一点,情感倾向就是我们每个人在遇事时的一种本能倾向反应,当这种本能反应被激起时,表现出来的情感特征。

比如,一当你想要逃跑的本能倾向被外界环境激起时,就会表现出害怕、恐惧的特征;再比如,小孩的哭声可能会引发你想要保护他的本能反应,于是你就会表现出温柔、耐心的特征。

也就是说,当外界环境刺激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会激发出相应的特征表现,这些特征表现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情感倾向。

每一个人不会只有一种情感倾向,都是由多种截然不同的特征汇聚起来的。愤怒、恐惧、温柔、好奇、征服欲等等多种多样的情感倾向,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性格。正因如此,我们才会在一个人身上看到多重性格,可能前一秒他还凶神恶煞,下一秒又变得和蔼可亲。

这些情感倾向就是我们面对事情时的一种应对策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们说的性格。如果一个人的情感倾向中害怕、胆怯的成分更多,那么这个人可能就会成为大家口中的性格懦弱者;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情感倾向更多的是积极、大胆,那么这个人可能就是大家口中的性格坚韧者。

所以,从我们的智能结构和情感倾中就能看到人性格的本质和基础,明白一个人的性格到底是啥样。

这就我们说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智力和情感倾向是我们性格中最主要的两大构成要素,也就是说,通过看一个人在生活中行为处事的技能技巧,和观察一个人面对各样事件的本能反应,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二个重点内容:性格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

刚才我们说到了智力和情感倾向是性格的本质,你可能会问了,既然性格是智力和本能反应下的产物,那就是天生的喽,是先天问题。

如果你这么想,那就错了。因为每个人的性格都不是单一因素就能形成的,而是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

我们先说先天因素,它包括性情、气质和脾气。

性情是指人天生存在的本性特征。比如天生的胆小,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做事小心翼翼,遇事容易恐惧,或者会因为一些模糊的声音而大喊大叫;再比如天生的易怒,表现出来的性格就会是,经常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甚至大打出手。

这些特征是性格构成的原始材料,不需要后天加工,它们自然而然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只要外界事物一刺激,就会爆发。

这种性情不受后天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从出生以来就携带的基因,或者说得更通俗一点,这是打娘胎带出来的。不过,这只构成了一个人性格的一小部分。

除了性情之外,一个人的气质也深深影响性格。那什么是气质呢?这里的气质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那个气质形象好的意思,而是指一个人的身体对精神生活所有化学影响的结果,通俗一点说就是精神生活影响下人的身体反应。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内向型和外向型气质的区别,也就是我们平时总说的性格内向和外向。这也和性情一样是天生的,主要还是受遗传的影响,很难通过后天的环境和训练去改变它。

当然,先天因素还有一个,那就是脾气。现在我们大部分人说到脾气,是指生气的情绪,但这只是狭窄的理解。

真正的脾气并不是只有生气这一种状态,它有很多种状态,比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脾气暴躁、反复无常,又或者热烈、懒散这些词都可以形容一个人的脾气。这些脾气秉性是一个人的持久品质,也是很难在后天环境和训练中矫正的。

所以一个人先天存在的性情、气质和脾气秉性这三个后天很难矫正的内在本性,成了一个人性格特点的内在因素。

讲完了内在因素,我们接着讲外在因素。事实上,外在环境也会影响一个人塑造自己的性格,这些外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交往和个人的自尊自爱。

我们先说家庭环境。这个很好理解,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的性格、家庭的氛围,都会成为我们性格养成的一部分。

比如父母没有教养,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后性格里也会多多少少存在这样的特质,可能会乱说脏话,在公共场合大吼大叫等等。很多人性格里的这部分特质就是从父母身上吸收过来的,然后又以同样的方式传递给了下一代。

再比如,生活在一个热爱阅读的家庭,用不着父母催着孩子看书学习,孩子会从父母身上习得自律的特质,进而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长期下来,孩子的性格里就会保留爱学习、爱阅读的倾向。所以,每个人性格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

当然,每个人不可能只与自己的家庭产生链接,还会和社会上的各种关系打交道。因此,社会交往也成了影响人性格形成的外在因素之一。

比如很多人会在工作中找到一个对标的人,并试图努力改变自己,而去达到这个标准。所以我们会为了成为想要成为的人,从行动上去改变。

当这种行动和决心相统一时,个人特点也会体现出来。比如,为了达到目标而展现出来的那种持之以恒的状态,为了实现理想而展现出来的不畏艰难的状态,这都是性格中的一部分。

这些特质是因为受到身边环境的刺激,或者在身边人的对比下,才激发出一个人内心的渴望和改变,从而推动一个人的性格养成。

除了他人的刺激和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性格还与自身的自尊自爱强相关。自尊和自爱属于自我修养,是我们自己认知世界的底线和原则。它们在生活中影响我们的行为,维持我们内心的渴望。也就是说,它们像一个规则刻度,时刻提醒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应该怎么做。

比如当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这种自我修养会指导我们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缺乏自尊自爱,那我们很有可能会选择报复回去,而修养极高的人可能会在保护自己的基础上,选择原谅对方,给予对方改过的机会。

也就是说这种自尊自爱的自我修养,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行为,提醒我们做事的底线,从而塑造自己特有的性格。

你看,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社会交往以及各自的修养程度,最终都会塑造出不一样性格的我们。

这就是今天讲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性格的形成不是单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先天因素包括性情、气质和脾气秉性这些天生存在、不易矫正的特征,而后天因素则包括家庭环境、社会交往和自我修养的影响。在这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交替影响下,每个人才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特有性格。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今天的第三个重点内容:4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帮你培养良好的性格。

从刚才说的性格形成因素来看,由于受先天因素的影响,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可能会很难,但是换个思路去想,我们其实可以慢慢培养出一种良好的性格。

那具体应该怎么去培养呢?书里给我们讲了以下4种方法:

第一,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坚守正确的原则。

我们经常在说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但很多人理解错了其中的意思,他们把这种习惯变成了自己的主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服务于这个习惯。实际上,这种习惯应该是为我们服务的。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在培养习惯的时候,不能为了养成习惯而去应付或者臣服于某件事。这种习惯不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去做的事,而是因为我们重视这件事带来的价值而形成的,比如,进别人房间之前先敲门这个习惯,不应该是害怕别人的责骂而敲的门,而是从心底里真正尊重别人,重视别人去形成的长期行为。这才是真正的习惯。

所以要想养成真正的习惯,还得我们自己内心真正懂得行为背后的价值,以及打从心里想要延续这个行为。那么当这种有价值的习惯成为长期行为后,它也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我们应该坚守的正确价值观和原则。

那原则到底是什么呢?原则就是我们行为处事的指向标,比如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做无理之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去坚守的原则。

但这些原则如果没有前面习惯的加持,原则也就变得很无力。比方说,一个人没有真正养成谦虚礼让的习惯,就算想要坚守这个原则,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谦恭有礼,所以要想坚守正确的原则,还得有习惯作为依托。当你能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做到坚守这个原则底线时,离良好的性格就更近了一步。

第二,培养良好的品味和有益的兴趣,加速性格的形成。

品味其实也就是指审美。比如我们对音乐的欣赏,对诗歌的鉴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这种感受和评价就是品味。

当我们喜欢某件事时,会从心底里形成对它的欣赏和评价,也就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品味;而当我们讨厌某件事时,也会打心里讨厌与这件事有关的任何东西,这也是我们的品味。所以,一个人的品味形成是和个人爱好相关的。 

那么如何去培养这种品味呢?哎,这个问题的实质也就是,如何培养爱好。书里提到,有两个方法可以做到:一是去参与那些能让自己朝着目标不断奋进,或者能取得成就的活动;二是参与那些自己真正喜欢的活动。

当然,有了属于自己的品味后,我们还需要把这种品味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真正的兴趣。比如你喜欢画画,想要把画画培养成长久的兴趣,但是光有喜欢还不行,你还得加入自己对画画这件事的欣赏能力,拥有对画作的评判标准,才能形成一种长久的兴趣,进而把这种兴趣融入成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因此,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品味和兴趣,可以帮我们加速性格的形成。

第三,升华个性,推动性格的发展。

我们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由多种特征组成的,同时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也都是性格中多种情感驱动的结果,比如性格中的憎恶元素就是愤怒和恐惧的结合。当你憎恶一个人时,你就会有愤怒的情绪,而这种愤怒会让你产生攻击对方的冲动,但你愤怒的同时也会害怕对方,这种恐惧心理又会制止你去攻击对方的冲动。

也许你不能立马宣泄心中的愤怒,但是你也咽不下这口气,怎么办呢?哎,这时候,你就只能努力想出一个办法,既能出这口恶气又能保护自己,这一过程就是个性的升华。

也就是说,个性中的升华,其实就是情感驱动的调节剂,起到情绪制约的作用。帮助我们避免在一种情绪中做出错误或者对自己不利的事。

所以要培养属于自己的性格特色,就要在情绪上来的时候,调动内心的情感驱动,去调节情绪,让两种或者几种情绪相互掣肘,才不至于做出过激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放大优势,缩小劣势,形成制约的特性,最后升华个性,塑造出属于个人的性格。

第四,培养健全的品格,及时调整自己。

每一个人的多种情感驱动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性格,而所有的情感驱动中,是否快乐,也深深影响性格的形成。

当然这种快乐不是简单地看到某件事高兴或是兴奋,而是一种快乐的生活状态,你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但这种快乐状态不是人人都有的,有的人天生消极,对生活没有期待,这样的人就很难获得快乐的生活状态。而要形成这种积极快乐的生活态度,需要我们拥有一种高尚又健全的品格,既能接受好的事物,也能适应坏的发展,只有具备这种心态,才能在琐碎的生活中,及时调整自我去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当然,不是说拥有这种高尚的品格就能获得积极的心态,而是说我们性格的养成,最终还是要有这种健全的品格去支撑。这就需要我们自己跟自己抗衡,让品格中的缺陷互相斗争,或者取长补短,相互结合。当我们战胜了品格中的那些缺陷,找到彼此和谐存在的方式,也就可能培养出健全的品格,进而及时调整自己性格情感驱动中的消极面,形成一种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

这就是今天讲的第三个重点内容:性格虽然没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去培养习得。比如培养习惯并坚持原则;培养品味和兴趣;找到情感驱动中的制约点,升华个性;培养健全的品格,及时调整自己适应社会。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说到了性格的本质包括知道智力和情感倾向两大因素。智力是指通过练习训练获得的智能结构,这深深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处事,是我们性格的原材料之一;而情感倾向则是我们的本能反应被激起时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特征。

其次,我们说到了性格的形成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里的性情、气质和脾气是无法通过后天矫正的,而后天因素包括家庭环境、社会交往和自尊自爱的影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相互交叉和作用,形成了我们特有的性格特征。

最后,我们说到了一个人的性格可能无法改变,但可以通过培养习得。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坚守正确的原则;培养品味和兴趣加速性格的形成;升华个性可以促进性格的发展;培养健全的品格,及时调整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这些方法都可以在后天的培养下,塑造出一个人独有的性格特点。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儿了,我们下次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