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二十九集:跑到朝鲜打游击的毛文龙

31、第二十九集:跑到朝鲜打游击的毛文龙

00:00
27:39

1、

公元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当了快半个世纪皇帝的万历帝驾崩。继位的明光宗朱常洛,才当了28天皇帝就因为乱服丹药驾崩。帝位旋即转到了他的长子朱由校身上,年号“天启”,是为明熹宗。

天启皇帝的命不太好,在位的七年(公元1620-1627年)正值后金野蛮生长之机。当然,这要是对比其继任者——他的五弟崇祯皇帝,命还是好的,最起码不用担个亡国之君的名声,更不用吊死在紫禁城后山那棵歪脖树上。公元1621年,天启元年三月,后金军顺浑河而下攻陷沈阳,紧接着又向南拿下了辽东都司所在的辽阳,并且立刻将都城迁至这座明朝在东北的军政中心。这场丢失了沈阳、辽阳的“辽沈之战”,也让世代镇守辽东的李成梁家族,彻底退出政治舞台。七大恨发布之后,熟悉努尔哈赤的李如柏被任命为辽东总兵。结果这份熟悉仅仅是帮助李如柏在萨尔浒之战时全身而退。惨败之后,他的三弟李如桢临危受命接任辽东总兵。仍是完全挡不住努尔哈赤的攻势,在开原、铁岭失守后,只做了四个月的李如桢就被免职,并南撤至沈阳。后金军拿下沈阳后李如桢下狱,后在崇祯四年因李成梁之功免死。李如柏则承受不了世人的非议,在天启帝继位后于家中自杀以明志。为了挽救危局,朝廷重新启用了熟悉辽东事务的熊迁弼、王化贞主政辽东。此时的明朝还只是丢了半个辽东。想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说,得先了解现下的辽东到底包含哪几个地区。辽东这地方自古以辽河为界,分隔为东、西两部分。辽河以东地区为狭义的辽东,以西地区则单独被称之为辽西。至于北界,大体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北纬42度温度线了。



东半个辽东包含半个辽河下游平原,以及整个辽东半岛;西半个辽东,也就是辽西除了也包含半个辽河下游平原以外,还包括燕山与渤海之间的走廊地带,世称“辽西走廊”。自秦汉以降,中原王朝想去辽东的话,主通道都是这条山海通道,正因为如此,走廊最南端的关口方被命名为“山海关”。不过从公元1506年,明朝开始在辽东修筑边墙(长城)固定边界时起,情况就开始有些变化。这道护卫了辽东上百年的长城,并没有将北纬42度线以南的整个辽河下游地区纳入保护范围,其主体是沿辽河东岸修筑的。就当时的情况而言,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辽东的统治重心素来是可以连接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并且与女真相接的河东地区。开原、铁岭、沈阳、辽阳等军事重镇都在辽河以东。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已经无力对蒙古发起战略反击,这种情况下以辽河为天然屏障修筑长城,在军事属于合理之举。


不过辽河以西的平原地区也不可能完全放弃,如果放任蒙古铁骑南下直抵渤海之滨,那大明与辽东的陆地联系将完全被切割。有鉴于此,辽东边墙在关外走成了个一边低、一边高的M型。以山海关为起点沿着燕山东麓向北延伸的长城,在接近北纬42度线后,赶紧向南弯到辽河河口,然后再沿辽河北上突破北纬42度线。至于M中间的凹陷部则成了蒙古部落的游牧之地,因其水草丰美被称之为“辽河河套”。一个m由两个n组成,你可以理解为天启元年时,后金拿下了右边这个大n,只把左边这个小n留给了大明。

2

河东兵败,沈阳、辽阳相继失守后,河西的广宁城成了大明在河西的防御中心,成为了败退军民的集散点。这座位于辽河平原上的城,最大的地理优势是背后有山地可依。这条名为“医巫闾山”的山地是燕山山脉最东端的延伸。如果有靠山的广宁城再失的话,那大明就只能退守狭长的辽西走廊了。

此时的努尔哈赤虽然控制了河东地区,并且在陆地战场上锐不可挡,但当时也存在三个弱点。首先是进展太猛,还来不及消化被占领土,很多远离大本营的城堡只能依靠投降后金的明朝官兵驻守。这个问题在辽东半岛特别突出。后金军顺辽河诸支流而下,控制沈阳、辽阳所在的辽河平原东部,包括沿鸭绿江而下,控制明朝与朝鲜的连接部都还问题不大,但控制南部海岸线漫长的辽东半岛会特别吃力。而且当时还有大量辽东军民躲进山里结寨自保,等待明军反攻。无论是望风而降后金的明军,还是那些誓死不降者,都是明朝反攻时可以招抚的对象。其次,后金军陆战尤其是野战了得,但没有海军。而能够让郑和七下西洋的大明,却是有海洋基因。当日朱元璋北伐辽东,主力就是走的海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辽东在行政上一直归属于山东布政司,也就是归山东省管,靠着就是海路连接。只是由于边疆区的特殊地位,军政合一的辽东都司处于事实独立的状态。第三就是处在后金大后方的朝鲜,与后金有结构性矛盾。除非明朝实在是大势已去,否则仍然会愿意联明抗金。针对辽东的结构以及后金当时的这些弱点,熊廷弼向天启帝提出了一个“三方布置”的复辽战略。三方指的是以广宁为前线的辽东,北京的出海口天津,以及山东半岛北部的登莱两州。熊廷弼的想法是以广宁城为核心,以陆军依托山脉河流建立防线。再以天津和登莱两州为海军基地,两路出击光复辽东半岛,同时联络朝鲜发兵。后金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必然放弃辽阳,整个辽东光复就指日可待了。这一战略需要在军政权力上做两个调整,首先需要在登、莱两州单独设一个登莱巡抚(辽东和天津本来已经设有巡抚)。同时在这三个巡抚之上再设一个“辽东经略”坐镇山海关统领三方。你要是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辽东经略所统辖的并不只是辽东,熊廷弼相当于把整个环渤海地区统一成了一个战区。至于这个辽东经略是谁,谁都能猜到是他自己。设立环渤海战区的策略得到了天启帝的批准,熊廷弼也如愿得到了辽东经略的职位,入驻山海关。然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与他同时被启用的辽东巡抚王化贞并不服他管,对辽东战事有自己的想法,当时被称之为“经抚不和”。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中,中国人最为重视的是人和。如果说努尔哈赤的成功之处,在于把原本松散的女真部落凝聚在一起,那么末世大明的失败之处,就是内部始终存在几股互相较劲的力量。熊、王二人的“经抚不和”,背景则是朝堂之上,以阉党和东林党为代表的党争。

3

党争这事说起来就复杂了,也不是我们在这解读的重心。其实王化贞的战略跟熊廷弼并没有本质区别。大家都熟悉辽东的地理结构,也都知道明军和后金军的长短处。王化贞的想法是自己坐镇广宁,联合蒙古诸部从西线反攻河东。同时通过海路联合朝鲜收复辽东半岛。

不同之处在于,王化贞的职位是辽东巡抚,只能立足于辽东残余的资源来做这些事。不像熊廷弼能够调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兵马资源。而他之所以敢跟熊廷弼争夺辽东战事的主导权,在于手上奇迹般的生出了一张王牌,这张王牌就是日后一直与袁崇焕之名纠缠在一起的毛文龙。明朝末年,辽东这块地方的主官像走马灯式的换。经略、巡抚、总督、督师,各种非常设的职位更是看得人头晕。不去管这些,只看袁、毛二人的兴亡,便知大明在辽东的气数有没有尽了。如果说进士出身的袁崇焕是文臣的代表,那么毛文龙就是典型的武将。祖籍山西,出生在杭州的毛文龙,祖父原为山西盐商。到了父亲那辈则弃商从儒,用钱捐了个监生,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家族从此跻身士人行列。可惜身为长子的毛文龙自幼“耻学举子业,好孙吴兵法”,通俗点讲就是不喜欢读书,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有这想法的话,没有比辽东更合适的了。只不过毛文龙去辽东的路径有点那么与众不同。公元1605年,毛文龙过继给了在辽东鞍山的伯父做嗣子。给没有子嗣的兄弟过继一个儿子,在古代属于正常操作,但一般没有过继长子的。毛文龙还有两个弟弟,这一操作显然是他自己的主意。这一年毛文龙三十岁,虽说这个年龄起步在当时多少有点晚,不过机会一定是青睐这种即有又大志又有准备的人。不光有大志有准备,毛文龙还有背景。他的舅舅沈光祚是万历年间的进士,当时官至顺天府尹,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长。毛文龙九岁丧父,与母亲寄居在这个舅舅家。这次北上辽东,舅舅先后向李成梁和后来的辽东巡抚王化贞推荐过这个喜好兵事的外甥。正在第二任辽东总兵任上的李成梁,先是在自己的家丁队伍中给毛文龙安排了一个千总的职位。没几个月毛文龙参加武举考试,拿到了第六名的好成绩。三年后便做到了相当于现在正团级军职的叆阳守备。辽沈之战前,因负责制造火药之功得到了“加游击衔”的虚职。等到王化贞开始从败退至广宁的明军中招募武将之才时,正式受封为“练兵游击”。做到“练兵游击”这个相当于现在副军级的位置,就可以被人称为将军了。至此为止,毛文龙的晋升都还可以说有舅舅推荐之功在里面,但后面的功名可就纯粹是他自己挣的。成为游击将军两个月后,毛文龙向王化贞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并获批实施。这个计划的真正使命并非建立著名的敌后根据地“东江镇”,而是去朝鲜送信,约定双方共同举兵反攻辽东。

4

为了完成这次使命,毛文龙一共准备了五艘海船,带了四名军官、两百士兵,外加五百石粮食。之所以要带这么多粮食,是因为此行需要坐船绕过整个辽东半岛,并且中间不能靠岸。

辽东半岛基于位置原因又被称之为“辽南”,与袁崇焕后来苦心经营的辽西走廊隔辽东湾相湾。当初明朝为了经营辽东,在辽东半岛的西侧一路向南设置了:海州、盖州、复州、金州四个卫所,时称“辽南四卫”。


这四个卫所都是面朝渤海也就是内海方向,至于东侧面朝黄海和朝鲜半岛方向则没有设置卫所。这也好理解,明朝经略的是辽东而不是朝鲜。由山东启航的舰船只需要沿着辽东半岛的内侧航行至辽河河口,并不需要走黄海。当时辽南四卫虽然已经尽皆望风投降了后金,但并没有能力截断海路。毛文龙带了那么多粮食,不靠岸绕过去问题不大。然而已经算是辽东地头蛇的毛文龙却不这么想。刚才说了,后金刚拿下辽河以东地区,在辽东半岛的统治基本都是依靠投降的明军,真正的后金军兵力非常有限。不管是降了还是没降的,大多数人内心都是等着王师能快点打回来。毛文龙的想法是避开有后金军驻守的辽南四卫,然后沿辽东半岛东侧的外岛一路游击北上。说起来游击将军这个职位还真挺合适毛文龙的,它的本意就是往来机动打击对手。具体来说,毛文龙和他的二百部下先沿海岸线东行过辽河河口(这段河在明史中被称之为“三岔河”),然而沿海岸线一路不靠岸南航至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旅顺口。到了归属金州卫的旅顺口也不登陆,而是在旅顺口外的猪岛登陆补给。然后再沿辽东半岛东侧北航,一路收服沿海的广鹿岛、店岛、石城岛、大小鹿岛、长山岛、小长山岛、色利岛、章子留岛、海洋岛、王家岛等岛屿。一如毛文龙所预料的,这些岛上残留的军民都盼着王师反攻,偶有想效忠新主的也旋即被其他人给按住了。收服这些外岛是有战略理由的,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还有一条以登州(蓬莱)为起点的,名为“庙岛群岛”的岛链。这意味着从山东到中朝边境,一路都有岛屿为之中继。日后不管是收复辽东还是与朝鲜保持紧密联系,都得依靠山东方面调集的资源,依托岛链建立海上交通线是最扬长避短的做法。只带二百人就收服了辽东半岛外侧的一系列岛屿,完全可以用艺高人胆大来形容。不过巡抚交待的任务是去往朝鲜送信,所以朝鲜肯定还是要去的。因此安抚好岛链上的军民,告诉他们王师不日将反攻后,毛文龙的船队最终还是抵达了朝鲜北部最大的岛屿“身弥岛”。


当时这个朝鲜岛屿已经收容了很多从辽东逃难过来的难民。按照计划毛文龙应该在安抚好这些难民后,继续东行登陆朝鲜本土。不过从这些难民口中,毛文龙却探听到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消息,已经被后金军控制的“镇江堡”兵力空虚,主力都去山中征讨那些誓死不降的明朝军民了,并且镇江堡内被迫投降后金的明军中,有愿意做内应反正者。这个镇江当然不是江苏那个镇江了,不过地缘位置却是相当。大家熟悉的镇江,扼守的是横渡长江的通道,这个位于中朝边境的镇江堡,据守的则是跨越鸭绿江的通道,行政对应的则是今天中国用来连接朝鲜的口岸城市丹东市。地理上处于鸭绿江右岸支流叆河的河口。跟朝鲜打了多年渊源极深的后金,自然知道在和明朝的这场战场中,朝鲜态度非常关键。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先是把投降的五千朝鲜军人送回国示好。辽沈之战前,又派军抢占了镇江堡,为的都是告诉朝鲜不要有异动。

5

努尔哈赤知道镇江的重要性,毛文龙更清楚。毛文龙曾在叆阳守备的位置上呆了好多年。他驻守的叆阳堡位于宽甸六堡的后方,李成梁放弃宽甸六堡后,叆阳就成了辽东长城的一个节点。更重要的是,叆阳堡正位于叆河的上游。可以说镇江的后金军主力去山中讨伐的区域,都是毛文龙非常熟悉的


于公于私,收到这个消息的毛文龙都不能对镇江发生的一切置之不理。由身弥岛向北航行至鸭绿江口,再溯江而上至镇江堡不过200里航程。公元1621年,天启元年七月十五夜。毛文龙带着他的二百人乘着夜色潜航至镇江堡。后金在镇江的守军原本为一千人,大部分又进山征讨去了。毛文龙这边兵力上并没有劣势,出其不意外加内应的接应,所以一举便光复了这个枢纽堡垒,史称“镇江大捷”。直接说战果吧。这一仗不仅斩杀了后金的游击将军缪一真,还抓获了后金在镇江的主将佟养真,以及他的儿子、侄子等六十余名俘虏。战后镇江周边数百里的城堡都望风归附毛文龙,不愿意臣服后金的辽东军民大量出山投奔毛文龙。这里要特别提下这个佟养真和他的家族。后金想征服大明,必须依靠愿意加入自己的辽人,明朝想统治女真,同样需要内部有女真人。当年朱棣派往努尔干都司的官员中中,除了女真籍内监亦失哈以外,还有有佟氏家族的祖先佟答剌哈,官职为“奴儿干都司指挥佥事”。要论官职和当时的影响力,亦失哈更大。不过太监是没有儿子的,已经成为大明子民的佟答剌哈却可以开枝散叶。之后佟氏家族便在辽东发迹,不光从军而且从政从商,可以说是辽东最有势力的女真人家族。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并攻陷抚顺后,已经汉化的佟氏家族遂倒向后金。这个在辽东树大根深,拥有双重身份的家族对后金的意义自不必说,佟氏家族在女真的老姓是“佟佳氏”,因此佟佳氏得以位列满洲八大姓,并且世代与爱新觉罗氏联姻,以这个被俘的佟养真来说,他的孙女就嫁给了顺治皇帝,还生下了康熙。也因为这层身份,后来在创建八旗汉军时,佟氏家族被整体放在汉军旗,以帮助控制这支由归降明军组成的军事力量。虽然毛文龙不可能未卜先知的知道,他抓住了康熙的外公,但却很清楚这场胜利和俘虏的意义。从努哈赤拿下沈阳城到镇江大捷的四个月时间里,明军在辽东都是兵败如山倒。能够在后金的大后方搞出那么大动静,还能够擒获后金重要将领,这份功劳足以让整个明朝为之一振,看到辽东尚可一战希望。于是佟养真和他的子侄一起被送往京师献俘,定罪后处以凌迟之刑,传首辽东以振士气。四十六岁的毛文龙则火线晋升为副总兵,受命镇守镇江城。不过毛文龙知道自己的优势是在海上,想依托镇江堡在长白山脉中建立根据地,早晚会被后金军吃掉。在收到后金方面集结了大军准备进攻镇江后,毛文龙提前带着战利品及前来投奔的军民,撤回到了朝鲜境内。即便是到了朝鲜境内,毛文龙依然不能把根据地选在陆地上,因为那仍是后金骑兵的舒适空间。毛文龙选定的根据地,是身弥岛西侧的“皮岛”。这个岛屿的优势在于环山皆峭壁,腹地凹陷,非常利于防守。即便后金弄到了船只,也很难在登陆战中讨得便宜。不管把根据地设在镇江还是皮岛,毛文龙都在后金的后方打开了局面。后金没有水军,辽东那些心系大明的军民又不断的归附,这都为毛文龙在中朝边境建立海上根据地奠定了基础。至于朝廷那边,当然是非常欣喜的看到有这么一把尖刀插在后金的后方。有毛文龙在,不仅能牵扯后金的兵力,使之不敢尽合力攻击辽西,更让朝鲜不至于在巨大压力下倒向后金。

天启二年,毛文龙晋升总兵,正式在皮岛开设军镇经略辽南,时称“东江镇”。只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凭借毛文龙一己之力开设的海上军镇,日后竟然成为决定大明生死的胜负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浅文青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