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二)各有各的好

苏辙(二)各有各的好

00:00
35:05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精彩赏析

凝眸”这个词柳永也用过,但是李清照将其发挥到了极致。男子乘的船已经开走了,可是女子朝着离开的方向看着,留恋着他的身影。“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这一句非常贴近白话,把一个女性缠绵悱恻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直到那个人回来之前,每天都多出一点愁绪,无法停止。

“缠”、“绵”都跟丝有关,因为女性文化与编织、刺绣息息相关,她们在这个活动中感受到线条的婉转,而男性文化里很少有所谓的“缠”或者“绵”。一个线团怎么解都解不开的时候,就会变成一种情感的表达,从这个角度,我们能够看到女性文化中的柔软含蓄委婉。因此,文学创作不可能离开生活。

▲添字采桑子·芭蕉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精彩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物词在北宋后期大量出现,一般认为周邦彦是咏物词的大家。它出现的意义在于,当生活里没有巨大的事件发生或者深刻的情感出现,以某件东西作为描述对象成为了写词的主题之一。尤其在承平一百多年以后,大的事件和情感比较少,词人们为了写词而写词,咏物成为了一种方便的选择。

而李清照在写芭蕉的时候,脱离了一般词人的咏物方式,她会把芭蕉的形态、生长状况和人的心情联系起来。比如“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芭蕉叶从卷曲到舒展,其实是自然界的普通现象,但是这种在透露和不透露之间张开与不张开之间接受和拒绝之间的关系,她借用芭蕉说了出来,这是李清照最迷人的地方。想要把咏物词写的好,还是要与人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扩大诗词的内容,体会事物在象征性背后所具有的意义。

“伤心枕上三更雨”,大部分诗人都会被夜半雨声惊醒,李清照也延续了这个传统。“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从前的日子过的很好,不曾被雨声惊醒,所以非常不习惯半夜听雨声。其中蕴含的荒凉凄厉大概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已经十分大量地运用白话,后面的辛弃疾也是如此。所以,到南宋时已经有了这样的征兆:文学创作里的白话部分越来越明显和直接。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精彩赏析

在用韵上,李清照“由求韵”用的非常多,所谓“由求韵”即“ou”、“iu”这个韵。“由求韵”是天生适合写诗的韵,你只要把楼、秋、酒、愁放在一起就已经很像诗了,它的字都非常美,不管是这首《武陵春》,还是《醉花阴》、《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几乎一直都在用由求韵,这是她在使用音乐性的韵部方面的特色

“风住尘香花已尽”,春天过去总是让人感怀,对于晚年的李清照来说也是一个象征,她生命中最幸福美好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人已经不在身边,她再也不想梳妆打扮。“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有股无法透露的心酸,然而她的愁绪是一叶小舟载不动的,她赋予了愁绪重量,把女性的哀愁用很直接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精彩赏析

开始的七个叠字句,男性无法写出来,因为这正是女性细腻感官才能体会到的心情的堆叠。这么长的叠字句,过去几乎没人敢用。李清照是北方人,但她南渡后吸收了江南文化中的委婉,她将南北方不同的美学进行融合,用这样一个句子,深刻地表现了国破家亡、丈夫去世之后,一个女子的茫然孤独凄惘

“雁过也”,雁来雁过是一个象征,雁来是书信来,也是人回来;雁过是书信走了,也是人走了。这只“雁”却是曾经认识的,但是已经走了。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她非常孤独,词中带着繁华落尽幸福已逝的无限伤感。

这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实这样一个情境与今天的新诗其实没有差别。李清照非常了不起,她的现代感很强,她在晚年几乎已经把词中的文法跟现代的语言连接在一起,打开了诗词美学的另一个方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亦庄亦谐读万卷

    舴艋舟ze四声

  • 双宝听书

    蒋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