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节选)
专业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以至于有不少网友认为:当高分考生扎堆选择一个专业时,社会对这个专业的前景就要警惕了。这样的言论虽有夸张成分,但也反映出一个事实:没有永远的“热门”专业,也没有永远的“冷门”专业。
当一个专业成为社会普遍认知的“冷门专业”时,可能恰恰是对应行业需要新鲜人才的时候;而一个专业大红大紫之时,也可能意味着很快就要人才饱和。《新京报》的一篇评论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指出:“没有任何一个专业会‘常青’,面对社会发展流动对不同专业的需求,公众还需要理性客观看待。”
“对直线型上升的渴望,对‘争上游’的孜孜以求,让许多人秉持‘实用主义’。在他们看来,毕业之后好找工作、能拿高薪的专业就是好专业。”《南方都市报》刊发的评论,毫不讳言部分考生和家长选择专业的心态。作者建议,选择专业“需要保持笃定的价值信仰和强大内心”“少些趋之若鹜,多些发展思维”。
在一个成熟社会,录取门槛和收入预期稳定居高的专业,往往也对专业水平要求更严格、淘汰率更高,比如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律类和医学类专业就是这样。不管有没有“抓住潮水的方向”,如果考生选择的专业和自己的兴趣、性格并不匹配,即便读了热门专业,职业生涯也不一定能一帆风顺。
国内专业热度的起起伏伏,也从侧面说明我们的社会依然在高速变化。这些年来,专业热度此消彼长,对应的是各行各业在交替前行中波浪式发展。当前社会对专业选择的焦虑与反复,既反映了我国仍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阶段,也印证着各行各业的前景机遇与发展空间。
分析透彻到位
好书分享 回复 @Wu安平: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