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后传】77王冰编《黄帝内经》的目的就是给无知的人一个启蒙

【黄帝内经后传】77王冰编《黄帝内经》的目的就是给无知的人一个启蒙

00:00
04:57

“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乃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
王冰发现了全元起的版本存在很多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能全列出来,然后他就感慨:“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这是一句很精彩的、对仗工整的排比句。
“岱岳”指泰山,著名的五言古诗《望岳》就描述了泰山的雄伟景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
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扶桑”是传说中跟我们隔着大海的仙境,有人考证扶桑就是日本。但还有人考证得更远,说扶桑是墨西哥。
我觉得后一种说法靠谱,因为他们说扶桑长着仙人掌,但日本没有仙人掌。所以,我觉得印第安人跟中国的古人还是有点儿关系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想爬泰山,劳驾沿着登山路走;如果你想去海上仙山,劳驾去坐条船。所以,王冰“精勤博访,而并有其人”,
他就是怀着这些疑问,然后下苦功夫,专心致志地、很勤快地去访问很多人。
历十二年,方臻理要,询谋得失,深遂夙心。
王冰用了十二年时间,理清头绪,确定了增删,然后决定了删哪个,留哪个,补哪个,总算满足了他平素的愿望。
更为可喜的是,“
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王冰在老师郭子斋先生的家里得到了他传承的先师张公的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他得到的秘本就是《阴阳大论》,讲的是五运六气的七篇大论。
我个人认为,《阴阳大论》的成书时间要比《黄帝内经》晚很多,因为《阴阳大论》是对话版,模拟了黄帝和岐伯等人的对话。所以,我个人认为有了《阴阳大论》以后,这帮人又把《黄帝内经》十八卷和《黄帝外经》三十七卷改写了。
当然王冰不知道这些,他拿到以后就觉得文字清楚,理论一环扣一环,可以自圆其说。再观察五运六气、日月星辰的变化,很多疑问都得到了解释。所以,他“
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因而撰注,用传不朽。”意思是自己不敢私自密藏,要把我的研究成果和老师传承给我的东西整理出来,加上注解、注音、标点、断句,让它成为一种教学的资源—“师资”。
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
王冰把全元起残破不全的八卷《素问》,加上他的增补,加上七篇大论,变成了八十一篇,一共是二十四卷,合成一部。
古代线装书都是拿线勒出来的,所以叫“
勒成一部”。
王冰编《黄帝内经》的目的就是给无知的人一个启蒙。

他的目的是什么?
冀乎究尾明首,寻注会经,开发童蒙,宣扬至理而已。
我希望人们得到这本书以后,能明白《黄帝内经》的源头和传承的经过,虽然我现在的整理算是末尾,但再过几百年这又不是末尾了。所以,你们要探明它的源头,“寻注会经” —用经典去解经,帮助大家理解古义。
开发童蒙”的“童蒙”就是年少无知的人,给他们一个启蒙,把蒙蔽在他们内心上的东西打开,把《黄帝内经》中宝贵的道理传播出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九九一一

  • Sang朋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