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门13:你的专属情感劳动AI解决方案(老妖精-林翠西、方胆疼)

传送门13:你的专属情感劳动AI解决方案(老妖精-林翠西、方胆疼)

00:00
43:26

因为自身不易被察觉的特性,“情感劳动”常常被隐藏在很多职业工作背后,而从事这些职业的大多数也是女性。集体创作共同体“老妖精”通过对这一概念及现象的觉察,发起了长期跨学科实践“织女计划”。以一个虚构的情感科技品牌 WeaverGirl™ 和织女网站为主体,展开一系列活动实践。WeaverGirl™ 为四种需要付出大量情感劳动的职业女性设计了四款“情感AI产品”,与她们分担情感劳动的压力。其中,围绕着为总领事夫人和女仆设计的两种解决方案,老妖精也分别在法国总领事官邸以及Cryptovoxels展开了两场表演。本期播客邀请到老妖精的两位成员林翠西和方胆疼,一起讨论在作品当中,如何用AI解决方案深入“情感劳动”的主题、WeaverGirl™的“产品”如何和使用者、观众产生互动,以及“织女计划”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创作网络在实施过程中和不同群体碰撞出来的火花。


[02:28] 老妖精作为一个集体创作共同体(ensemble)的创立缘起及创作脉络 

[06:46] 察觉到“织女”的形象在七夕广告中被异化,林翠西以“虚拟爱人”的形式在2018年发起了“织女计划”第一弹。

[09:31] “情感劳动”逐渐成为“织女计划”关注的一个核心

[12:52] “织女计划”以 WeaverGirl™ 的身份,在法国总领事官邸为总领事夫人定制“情感AI产品”,开展了以产品测评和产品发布为场景的两场“逼真”的表演,产品佩戴者和观众的现场反应体现了对异化的“情感未来”的不同态度。

[16:08] 老妖精在产品设计之初向总领事夫人们了解到她们工作中隐藏的大量“情感劳动”

[21:05] 领事夫人和女仆跟两款产品之间的关系差异,是从这两个职业的需求出发的,而且两款产品的实施场景也不同。

[27:09] “织女计划”已经针对四种职业设计了四款不同的产品,除了总领事夫人与女仆,也包括了网络主播和“情感劳动”最早的研究对象空乘人员。

[30:49] 情感劳作者其实是在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其中的劳动价值应该被看到。

[33:32] 很多时候情感劳动是依托于权力结构存在的,“织女计划”中产品本身的反抗性也隐藏在压抑性背后。

[37:12] 除了作品本身,“织女计划”也在以不同形式开展和其他学科的对话。



嘉宾简介 


老妖精是一个不断演化的集体创作共同体 (ensemble) ,使用当代实验剧场为创作媒介,穿梭于美术馆、黑匣子、日常场景与特殊空间,寻找比传统戏剧舞台更独特的现场。老妖精目前驻扎上海,有六位核心成员,并且一直使用集体创作的理念来做创作。她们的现场是剧场与日常生活接壤的模糊地带,每一次现场都是不可复制的发生。

老妖精ensemble过往表演项目包括:《Annata, Not A Real Drag Show》(2019-)、声音城市漫游《此地吴人》(2018-)、参与式演出《谋杀一个石榴》(2019)、《未来节日:端午游龙会》(青山村, 2020-)、PSA“海浪展”特别演出《嗨!嗨!嗨!》(2020)、长期跨学科表演项目《织女计划》(2020-),上海话剧艺术中心SDAC Lab《入土为安》(记录剧场,2021-)等。


林翠西,当代剧场创作者、表演者,曾经是个学计算机数学的。老妖精ensemble创始人之一。她关注人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长期实践跨学科式的集体创作。作品包括:《织女计划》、《Annata, not a real drag show》、《sheng女之家》、《孕》等。


方胆疼,流行符号里的某一个身份,缴获者未能全部占领,非缴获者一无所知。 该符号常用于一般日常创作实践,流转于不同现场,在个体与集体之间,不停行动。


传送门——世界范围内各行业都面对愈演愈烈的数字化转型,我们该如何想象和应对机构的数字化未来?广东时代美术馆媒介实验室制作的播客专辑“传送门”邀请来自不同领域,例如建筑、美术馆学、写作、策划等的学者来共同回应,关于美术馆的数字化未来的一系列现象和可能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