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泰花炮管理哲学
《庆泰人》
学习《易经》中的管理智慧(二)
董事长:黄蔚德——管理篇
——悟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企业的两仪:“匹配”和“调整”
我们尝试重新定义“公司的概念”——将公司定义为一个“平台”。公司是个“有物混成……万物并作……”的生态平台,那么这意味着平台的构成不仅仅是“人”这一个要素,还有其他构成要素,我们接着探索它还有哪些构成要素。
《易经·系辞》:“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什么意思呢,两仪又称为“阴”,“阳”两极,可以解释为“太极”,也就是“道”是由阴,阳两种相互作用力生化而成,从而衍生万物。
那么在企业这个“平台”中的两仪又是什么呢?
我们先看看老子的提示——《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从这里我们结合管理实践去体会:
企业是从“无”到“有”的;品牌是从“无”到“有”的;需求是“无”到“有”的;产品是“无”到“有”的;人才是“无”到“有”的;技术是“无”到“有”的;库存是“无”到“有”的;绩效是“无”到“有”的;管理制度是“无”到“有”的;管理理念是“无”到“有”的;队伍组织结构分工是“无”到“有”的;问题是“无”到“有”的;变化是“无”到“有”的;发展是无”到“有”的……
我们理解到关于公司这个“平台”的一切都是围绕“无”和“有”为主要内容展开的。那么“有”和“无”是企业的“两仪”吗?
显而易见“有”和“无”的相互转化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一种互相作用的力量,无法实现“万物并作……万物作焉而不辞”。于是,我们接着探索……
《道德经》:“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从老子给我们的启示“道”中,有象,有物,有精,有信。这让我们体会到两个新的元素“虚”和“实”,然后我们结合管理实践继续思考:
在企业这个“平台”中,有着摸不着看不见的“虚”,也有着摸得着看得见的“实”。“市场需求”,“组织架构”,“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供应链系统”等这些都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虚”;而“人才”,“产品”,“经营场所”等这些都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实”。然后,“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就产生了我们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问题来了:“虚”与“实”又是如何转化的呢?“虚”与“实”之间能够自动自发相互转发,相互作用吗?
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化正如老子所言“惟恍惟惚”,“恍兮惚兮”。比如我们看看几个配对关系:需求与产品;组织架构和人才;运营制度和人才……这些从理解上最为密切的配对,他们之间“虚”与“实”的相互转换,显而易见并不能自动自发相互转化实现““万物并作……万物作焉而不辞”。我们体会到他们之间还需要某种作用力才能促使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和转化。
结论是:“虚”与“实”也是一种呈现形式。
回顾下我们的目的:在企业这个“平台”中,“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万物将自宾。”
那么企业这个平台的“两仪”究竟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企业的“太极”生化万物,万物自动自发相互作用,生生不息呢?能否更加具体?更加直观?我们接着探索。
老子给我们举了个例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榜样——《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我们先用心理解下:水是最擅长与道,就是与环境,自然融合的,因水擅长根据万物的不同形态而不断调整自己,从而使自己与周围环境匹配融合,即使是大家都认为极端恶劣的环境,水也可以做到匹配融合,所以水常常能够“居善地”处于最利于自己的地方,“动善时”常常能够在最合适的时机运动,还能使周围的环境受益。
从这里我们获得启示:水让我们懂得了两种神秘的力量——匹配和调整。
董事长黄蔚德语录:企业这个平台,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匹配”和“调整”。
谜底逐步解开:企业这个平台的两仪——“匹配”和“调整”。从这里我们体会到,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的职责就是通过不断地“调整”使企业这个“平台”成为适合万物生存发展的环境,让万物在“平台”中生而不辞,自动自发相互作用,相互受益,从而使万物生生不息。
新的问题:
(1)在管理实践中,企业管理者“调整”的核心内容有哪些?
(2)在管理实践中,企业管理者“调整”的工具和方法有哪些?
带着新的问题,我们继续学习探索……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传·系辞上传》
探索到这里,我们体会到了太极是由两仪的相互作用生化万物的,是否预示着四象即是两仪的核心内容呢?那么企业之两仪是“匹配”和“调整”,企业之“四象”又是什么呢?
我们再看看老子给我们的提示: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也”
——《道德经》
我们理解到老子给我们的提示是:人,地,天,道,这四个关键词。我们结合管理实践反复思考,“天”,“道”是摸不着看不透彻的“虚”;“人”,“地”则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实”。由此我们体会到:人,很清晰明了,即是“队伍”,“人才”;地,大地承载万物生息,即是“产品”和“服务”;天,老百姓常说看“天”吃饭,天,即是“市场”,“需求”;道,是环境,是平台。
接着我们结合起来解读:人法地,产品是由人生产创造的;地法天,产品是用于满足市场需求的;天法道,市场需求被满足会给企业带来红利和绩效给平台注入生命之源;道法自然,也就是说,人,产品,需求,平台四者之间形成一个自然融合相互作用生态闭环,平台就成了适合万物生生不息生存发展繁衍生息的生态环境。
结论:企业之四象即“人”,“地”,“天”,“道”,即队伍,产品,需求,平台。这也就是企业管理者“匹配”和“调整”的核心内容。
探索到这里,核心内容的谜底解开了,企业管理者“调整”和“匹配”的工具和方法又有哪些呢?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号:阳明)
阳明先生给我们提示,欲知行合一,必先“知”。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天”,“地”,“人”,“道”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周君君 责编:李思源
下期
学习《易经》中的管理智慧(三)
企业之四象——天的启示,地的启示,人的启示,道的启示。
打卡
1001中国品牌故事 回复 @雷霆悦读FM: 欢迎欢迎
真好,学习精髓,增长知识!
其实每一集三五分钟就可以了
1001中国品牌故事 回复 @雷霆悦读FM: 一集一个主题,组成一套系统,亲喜欢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还有吗
太实用了!别说了
1001中国品牌故事 回复 @职业听书虫: 亲的喜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