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后传】64.研究历史的人都看得开

【黄帝内经后传】64.研究历史的人都看得开

00:00
05:45

“此二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华佗性恶矜技,终以戮死”
华佗和张仲景对病人的预后判断、对疾病的诊疗,跟扁鹊和仓公相比没有两样。其实,他们传承的都是同一套东西—《黄帝内经》的这套学问:《上经》《下经》《揆度》《阴阳》《五色诊》《石神》《接阴阳》等。
然后又评价华佗:“
华佗性恶矜技,终以戮死。”皇甫谧对华佗做出这种评价是没有办法的,当时曹魏是正统,因此皇甫谧一辈子不入世做官—他从二十岁开始发奋学习,等到四十岁成名时,曹魏已经统一北方了,那时魏王下诏书请皇甫谧出来做官,他不去。
后来,西晋取代三国统一天下,司马炎
(晋武帝) 听说皇甫谧有学问,也是几次下诏书让他出来做官,他都不去。
为什么?研究历史的人都看得开,他们知道身处乱世,作为一个有学问、有知识、有见地的人很难自保。如果跳到那个污泥坑里,要么放弃自己的原则去做奴才,要么坚守自己的原则被砍头。

我在讲《后汉书》时提到过,有本事的人都有点儿脾气。“矜技”是曹操给华佗强加在头上的,说华佗依仗自个儿有本事,就不给他好好治病,
或者给他留一手,这是曹操对华佗的恶评。而且华佗最后确实是惨死的结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没办法,有点儿本事的人就是这样的结局。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皇甫谧是怎么评价张仲景的呢?他说:“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这是对张仲景最中肯、最正确的一个评价。我们都说《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写的,其实根本不是。张仲景是在伊尹《汤液经法》的基础上,自个儿重新编辑整理的,而且改了很多道家方子的名字。
为什么改了?因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打的就是道教的旗号,张仲景作为一名政府官员—长沙太守,很避讳用道家的这些东西,于是就把很多方子的名字改了,比如阳旦汤改成桂枝汤,朱雀汤改成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勾陈汤、螣蛇汤等方子在《伤寒杂病论》里都见不着。其实,这些方子都有,只是被张仲景改了名字,这也是历史局限。
在皇甫谧的记载里,我们溯本求源,就能知道《伤寒杂病论》的内容没有超出伊尹《汤液经法》的范围。
到南北朝的时候,南方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中医继承发扬者,这个人就是陶弘景,他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陶弘景写了本书叫《辅行诀》,在张仲景之后,他很中肯地提到张仲景把伊尹的《汤液经法》改编成了《伤寒杂病论》 —陶弘景没按《伤寒杂病论》的体例去写,而是从三百六十五种方子里提取了六十种方子,原汁原味地都保留了下来。
我们是通过敦煌的遗书发现了陶弘景的《辅行诀》,这才理解了《伤寒杂病论》里一些方子的来由、用法、君臣佐使的配伍等,否则我们真没办法理解。
大家都知道《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是我们学中医的理论必备,但不知道张仲景为什么那么写,就让人很痛苦。

《伤寒杂病论》经过张仲景的编辑整理后开始流传,但经过三国的战乱后,到了西晋时期,又散失了很多。
当时出现了“
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王叔和跟皇甫谧基本是同时代的人,王叔和从公元 210 年活到公元 280 年,他们的岁数差不多,但王叔和是太医令,名熙。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第一,他整理了《伤寒杂病论》;第二,他整理了扁鹊的《脉经》。也就是说,在战乱中很多经典失去的状况下,他把医学典籍编辑整理了。
如果没有王叔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就流传不下来。所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王叔和整理的。但也有一些人诟病,认为王叔和在里面掺杂了个人的东西,导致典籍不圆满。其实,
比起能保存下来,修改算什么?这是很难得的。
在《针灸甲乙经》的序言里,这些历史人物都“同框”出现,让我们得以一睹故人的风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20386341

    需要反复听

  • 听友320386341

  • 听友320386341

  • 听友320386341

  • lijunying

  • 听友235792485

    小米哪里的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