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人情往来的人,是悲哀的

不了解人情往来的人,是悲哀的

00:00
07:11

日行一善,一年行三百善,积善成德,改变命运。各位善友同修,早上好。在这美好的清晨,让鸟语花香叫醒我们的心灵,迎接这美好的一天。接下来,跟随云谷禅师,开启美好的早晨!

观念就是智慧,智慧就是财富,会办事的人会将小事做成大事,不会做事的人会把大事做成小事。



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知人之明。白天也有流星,但是白天的流星没有人注意;夜晚的流星,因为黑暗的来临,更凸显了光芒的耀眼。所以人生的黑暗、挫折不要怕,黑暗中的光明更加可贵。时时在感觉、静心、思维里锻炼,养成了观照的生命态度,就是在车流人潮中也能有悟的一刻。


世情是什么?明朝诗人杨基在《闻蝉》中写道:“人情世故看烂熟,皎不如污恭胜傲。”南怀瑾先生对于“世情”的理解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不是简单的圆滑处世,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单纯地屈服于现实,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安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世情,不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人情世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


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不明白世态人情。佛家说:“无知必难成事:无知就是没有知识,但世间的知识,也有‘聪明反被聪明误’,读书多但不通人情、自私心无大众、不明理又好讲理等都是无知。”时在当下,人的心理有时靠道理是说不清楚的。认识到人情的微妙,在做事时注意自己的行为措辞,才能构筑起和睦的人际关系。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生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三重境界,告诉我们: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了。


法国里昂有一位古稀之年的布店老板生命垂危,临终的时候,一位牧师来到他身边。老人对牧师说,他年轻时十分喜欢音乐,曾经和一位著名的音乐家一起学吹小号。他当时的成绩很优秀,老师也很看好他。可惜20岁的时候他迷上了赛马,结果将音乐荒废了,否则他定会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现在生命快要结束了,反思一生庸碌无为,他感到很惭愧。他告诉牧师,到另一个世界后,如果再作选择,他绝对不会做这种傻事。


牧师很体谅他的心情,尽心安抚他,并对他说,这次忏悔对牧师本人也有启发。这位牧师就是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兰塞姆,他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总是越老越明白人情世故,越老越能体会人生,如果人们将临终反思提前50年、40年、30年,那么世界上会有一半的人能更好地享受自己的人生。只可惜,虽然人们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做人做事经验,却没有将人生经验充分运用到后续的人生经历中。


人们常常感叹时光飞逝,岁月蹉跎,却不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所谓:“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大丈夫处世,不可少此磨炼。” 人生道路上的风霜,是人们锻炼意志的环境。世间人情的冷暖,是人们培养忍性的场地。所以说,人不能不通世情,不了解世情的人往往是悲哀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70763uohy

    很喜欢这种音乐和演讲

  • 听友184310668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为什么这两句是一样的? 不是这样的吗?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 曹燕_JL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听友192018001 回复 @曹燕_JL: 你说的是对的

  • 听友184310668

    喜马拉雅这么多书,感觉这本书最万能,赞赞赞,每天都要听

  • L翼如风

    打卡

  • 开心果_xk6

    很有感悟

  • 听友56729056

    不是鸟语花香,是,烦躁的车水马龙叫醒了我们!

  • 欧阳影露dr丹儿

    很有感触

  • 1370763uohy

    主播叫什么名字?

  • 听友32753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