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一个人的朝圣》怎样让生命重新焕发光彩?

22《一个人的朝圣》怎样让生命重新焕发光彩?

00:00
30:18

——· 关于本书 ·——

《一个人的朝圣》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哈罗德创造的奇迹。老人只凭一个信念,独自一人,在毫无准备,不带任何装备的情况下,历时87天,克服重重困难,从英国的最西南,一路走到最东北,横跨了整个英格兰。

——· 关于作者 ·——

本书作者蕾秋·乔伊斯,是英国资深剧作家,《星期日泰晤士报》专栏作者。曾在2007年获最佳广播剧奖,还在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皇家国家剧院担任主要角色。在20年的舞台剧和电视职业生涯之后,乔伊斯转向写作,2012年出版处女作《一个人的朝圣》,该书入围 2012年布克文学奖及英联邦书奖,目前已畅销三四十个国家。

——· 本书金句 ·——

1.你一定要相信那个人能好起来。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

2.那种自由自在,探求未知的感觉振奋人心,让他忍不住漾起一丝笑意,但觉苍茫世界我独行,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让他回到小花园里除草去。

3.“你还以为走路是世上最简单的事情呢?”她终于开口了,“只不过是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但我一直很惊讶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实际上做起来有多困难。”

4. 或许人就是这样,越害怕什么,就越容易被什么吸引。

——· 核心内容 ·——

一、充满艰险的一个人的朝圣之旅

哈罗德是一个酿酒厂的退休工人,他六十五岁了,跟妻子住在英国的乡下,生活平静,夫妻疏离,日复一日。

一个星期二的早上,哈罗德收到一封信,从此,哈罗德的生命轨迹被改变了。哈罗德迈开双脚,走到了去往贝里克的路上。

可是,很快哈罗德就体会到了行走的痛苦。到第十天,哈罗德感到,每个动作都在提醒他,有麻烦了----旅程和他的信心断裂成两件不相干的事情,剩下的只艰苦无边的跋涉。

走到陶顿的郊区时,哈罗德终于倒在了路上。庆幸的是,他被一个年轻的捷克女人玛蒂娜救下来。从玛蒂娜家中出来,哈罗德内心充满了感动,他听从玛蒂娜的建议,做了更充分的准备。他开始爱惜自我,信念也更加坚定。此时,哈罗德的旅程真正开始了。

哈罗德一路向北,慢慢地,他的腿开始好起来,他的身体也重新焕发了生气,越来越健壮了。意外总是随时发生,一个医生告诉他,奎妮的结局很有可能已经不远了。真相如千斤巨石坠到了哈罗德心里,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往前走,可是,心里清楚自己永远不可能到达。

意外的是,奎妮因为听说他要来看自己,出现了奇迹,她的情况在好转,而且她在等他。哈罗德激动万分,摇摇欲坠的信念一下子又坚定了。

白天,哈罗德一往无前地向北方走;晚上,他就住在野外。很快,听说哈罗德和奎妮故事的人越来越多,哈罗德出名了。他上了新闻,到处都是关于他和奎妮的报道。

随着哈罗德的出名,众多的追随者出现在他身边。队伍越来越大,矛盾也越来越多,成员们谈论的话题渐渐和奎妮没了关系,哈罗德越听越觉得悲哀,只想独自上路。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即便你站在人群中,也没有一个人真正认识你,你依然是孤身一人。

最后,里奇带着追随者们走了,一周后,他们作为朝圣者的代表,到了贝里克,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一时“里奇们”风光无限。

哈罗德独自上路了,他开始频频犯错,走错路、丢东西、神智恍惚。

最后,他在痛彻心扉的回忆中,在身体的疼痛和心灵的双重痛苦折磨下,像一个机器一样走啊走,走完了最后一段旅程。他走到了贝里克,见到了奎妮。

二、从哈罗德的身上看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多大

哈罗德是一个悲剧人物:儿子、父亲、丈夫,哪一个角色他都没有做好。

哈罗德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里,从小,父亲视哈罗德为眼中钉,母亲把他看作负担,没有人想要他。小哈罗德想尽了一个孩子所能想到的全部办法,可是,母亲还是离开家走了。

他十六岁生日那天,离开了家,开始独自闯天下。直到遇到莫琳,他结束了一个人的生活,有了一个家,有了妻子,后来还有了可爱的儿子。可是,儿子的出生,“父亲”的身份成了他最大的考验,也促成了他的失败。

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被爱过,很难知道怎样去爱一个人,只有本能地学着自己的父母,哪怕他知道那种方法不对,他也会像中了魔咒一样重复父母的方式。

好多次,哈罗德只要努把力,好好和儿子交流一下,把他对儿子的爱表达出来,也许结局就会不一样。可是,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和儿子交流,他也没有和儿子交流的勇气。

他只是想等着,等着儿子长大,等着时光将儿子打磨成一个真正的男人。却没想到,最后,儿子以自杀这种决绝的方式给了他重重的一击,他永远也没了改过的机会。

三、放下、接纳,与生活和解,才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由于儿子的自杀,莫琳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了哈罗德身上,他们的婚姻名存实亡。

莫琳在哈罗德刚开始离开的时候,充满了愤怒和屈辱。可是,后来,她开始不断站在哈罗德的角度看待以前发生的那些事。莫琳后来发现了一些她一直忽略了的真相,原来,哈罗德和儿子都曾经试过走近对方,虽然并不明显,并不频繁,但至少他们都努力尝试过。

还有,她曾花了好多年为戴维溺水的事责怪哈罗德,但是,戴维溺水时,她站在岸边挥着双手尖叫,同样没跳进水中去救戴维。如果儿子那天淹死了,她也要承担同样的责任。

对儿子的死,哈罗德的确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她也负有同样责任。可是,这么多年,她总是在怪哈罗德,用冷漠折磨他,也折磨自己。想到这些,莫琳懊悔万分。何况,儿子已经死了,她和哈罗德冷战,除了让彼此痛苦,还能怎么样呢?

莫琳越想越后悔,越思念哈罗德,她再也忍不下去了,她开着车,找到了哈罗德。她向哈罗德道歉,希望他原谅自己。后来在哈罗德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是莫琳鼓励他走完了最后一段旅程。

这段旅程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哈罗德敞开了自己伤痕累累的心,勇敢地面对了过去的自己;而莫琳更是放下成见,重新接纳了哈罗德。

如果说有奇迹的话,奇迹就是,这段旅程,改变了哈罗德和莫琳的人生轨迹,让他们冰释前嫌,恩爱如初。
是的,只有放下、接纳,与生活和解,才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撰稿:掬水月在手

讲述:杨枪枪

绘图:小蜜蜂

- END -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411833734

    书里说得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