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遭枪击身亡,成为战后日本第一位被暗杀的首相。前海上自卫队员山上彻也,使用自制简易枪械完成了这次刺杀。现场视频曝光后,安倍这位日本前首相的安保工作,引发广泛质疑。专家认为,根据现场视频和司法解剖报告,袭击者能打中安倍要害,有一定巧合成分,但松懈的警卫仍然要负主要责任。本期的环球观察,就为您做一个解读。
安倍遇刺后,现场安保工作广受批评。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9日报道,专家认为,日本选战当中的安保难度较大,与其他国家相比,对枪支的警备仍有极大的改善空间,警察当局也急需完善警备制度。
报道称,按照日本惯例,现任阁僚和前首相,都必须有警视厅警备部安排的“安全警察”随行,提供安全警备保障。日本的“安全警察”制度始于1975年,日本参照美国总统的特保模式,建立了“安全警察”制度。而常年担任首相的安倍,显然应该是日本最高级别的安保对象之一。当天,安倍身边有奈良县的地方警察和日本警视厅的“安全警察”同时在场,也事先确认了现场有无安全隐患。不过,日本要人的警备工作,更侧重刀具和钝器防备训练,而欧美更侧重于防范枪击。
报道称,欧美国家不但会提前确认现场安全,也会更注意周围人的手部动作,甚至还会部署狙击手。在枪支管控非常严格的日本,显然警察当局对枪击的警备存在漏洞,安保水平与美国等国,有质的差距。
曾担任日本警视厅警备局长的米村敏郎,10日接受日本NHK网站采访时表示,政治家在选举期间进行街头演讲的安保措施,与通常对重要人物进行安保的措施不同,因为前者是与社会不同群体进行近距离接触。由于政治家与选民距离很近,所以对警察来说,这样的安保是最难的。米村指出,在安保现场,当出现对被保护者造成很高可能性的危险时,安保人员必须立刻判断和行动,而不是等待上司命令,所以日常进行的训练和教育尤为必要。
路透社称,安倍遇刺引发人们对保护要人的质疑,因为日本这个国家的枪支犯罪极为罕见。评论员表示,这位前首相周围的安保力量,本应该更加强大。前日本警察告诉日本TBS电视台,在那种情况下,任何人都能从那么远的地方打到安倍,“我认为安保工作太弱了。”一位安全专家表示,当时安保人员应该全方位覆盖安倍。
多位专家认为,安倍的相关安保工作,至少存在三大漏洞。一是警方对枪击的可能性,没有充分预料,这或许同日本国内枪击案发生较少有关。去年,日本只有10起与枪支有关的事件,其中只有一起是致命的。二战后,也没发生过针对首相或前首相的刺杀行为,显然安保人员思想上存在麻痹大意。
《日本新华侨报》总主笔蒋丰对《环球时报》表示,奈良当地警方过度自信。奈良警方在临时得知安倍要来当地进行演讲的安排后,并没做出缜密而有效的安排,当地警方负责人表示,“当时收到保安计划书时,不觉得有何异状或需修改的地方,故原案批准”。奈良县警方的一把手表示,安倍被枪击案是他“27余年警察生涯中最大的悔恨”。
其次,安保级别不够。日本媒体人山口昌子《朝日新闻》的下属网站上发表文章,批评说,“在日本,大概是根据现任首相、前首相等级别,来划分安保等级。作为自民党最大派系的领导者,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安倍,应该拥有较高等级的安保。可安倍遇袭时,身边没有保镖及时跑过去保护。”安倍演讲完全是在一个开放空间,确切说是在火车站外的一个路口,现场人来人往,身后公交车来去自如。感觉现场很混乱。对现场人员不仅没有进行安检,也未将围观者有效隔离。据蒋丰介绍,按照日本在任首相的安保级别,一般会有8名保镖贴身保卫,其中4人在身后形成人墙,其余4人分布在距离政要一米左右的四个方向。安倍当天身边显然没有达到这种安保等级。
最后,安保人员处置不力。蒋丰表示,安倍贴身保护的人员在相关技能与应对方面,有重大欠缺。安保人员没有在听到第一声枪响时迅速做出反应,比如把安倍迅速扑倒。当时没有一个人这样做,而是都在扭头看,这导致袭击者有机会在数秒后开了第二枪。这数秒的安保空白,反映出日方安保人员在应急处置方面,技能与意识的缺失。
同情谁都不要去同情连畜生都不如的小日本。
哈哈😄好听
安倍目的还是要复出!不知动了谁的奶酪。
不见得是漏洞。
狗日这么多安保人员保护不了一个大人物,让一个自制武器的给干了,还就不要想着侵略别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