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妄显见性;见性“提炼”妙觉性;离心识的方法!

破妄显见性;见性“提炼”妙觉性;离心识的方法!

00:00
15:16

再看最后这一段:

【与彼自然,云何开示,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那么这一句非常之好。阿难,可见得,他自己怀疑,虽然怀疑,知道佛所说的一定是正确的。佛没有妄语,佛绝对不会前后颠倒,当然是自己见义不真啊,所以才提出这个问题,求佛开示,不让我们自己误入歧途。

第一句,这是承前面的文,似乎与外道自然的说法相同,又不像是佛所讲的因缘这个道理,就是与因缘道理似乎不大相合,哎,反而与外道自然的有一点相同。那么这样一来,佛法所建立万法因缘生的宗旨,究竟与外道这个自然比较比较,哪个对呢?哪一个不对呢?所以说【云何开示】啊,我们要怎样来说明、来讨论这个问题呢?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不是个小问题。怕的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那就不堪设想了。所以阿难才说【不入群邪】啊,这样才能够真正保护【真实心妙觉明性】。

编号057-b/133–十番显见之九显见超情

阿难请法之辞啊,到这里都讲完了,把他的意思都说出来了。下面呢,是世尊给他的解答。请看经文:

【佛告阿难:我今如是开示方便,真实告汝,汝犹未悟,惑为自然。】

这个「如是开示」四个字啊,就是指前面八番开示,十番显见这到第九番了,是前面的八番。前面八番开示方便呢,或者是就理上说,或者就事上说,或者就比喻上说,或者就境界上说。前面八番,意义无非显真实性,这个「真实告汝」啊。

所以佛在前面这个一卷半的经文,我们从头看来,世尊是先破妄心,「七处征心」,破妄心无住啊。无有住处,当然是虚妄的。如果是真实,一定有所在;既无所在,当然不是真实。为什么要破妄心呢?这个破妄心啊,就是显见性的彰本、依据呀。妄要不除,真就不能现,因为妄总是障碍了真,破了妄真就现前。

这个接着第二大科,就是「十番显见」,其次又借见性来显妙觉性,这真正是开方便门、示真实义啊。我们一般讲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在哪里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太玄啦。究竟在什么地方?佛真是巧妙之极了,就从我们六根根性举一个例子,就是见性,这个十番显见通通是从见性上着眼,希望我们从见性悟入妙觉性,悟入真性。这个见性是带妄之真,还带了个眼根,说明为见呢,所以这个叫作带妄之真呢。

前面比喻也说过啊,好比那个金,金在那个矿里面,这是采的是金矿,里面确实是有金,但是金还带着有矿砂,还带着有些石头在里头,还没有经过提炼呢。你拿到这个金矿再加一番提炼,就得到纯金。我们现在这里讲的见性,就好比是这个金矿一样,你拿着的是矿金,而佛的意思是叫你要知道提炼呀,从这个矿金里头提炼出纯金啊,见到真性啊。

那么由此可知啊,佛的言语是句句真实。我们今天来念佛这个经,给诸位说,念得是句句都不真实,原因在哪里呀?诸位晓得不晓得啊?佛的言语是从妙觉明性里面流出来的,所以句句真实。我们今天重复佛的言语,念的音声没错,字也没念错,而我们是从意识里头流出来的。心意识是虚妄的,我们搞的是虚妄的。佛是句句真实啊,难就难在这个地方。这一个难关要突破了,成佛做祖易如反掌啊。

所以我劝你们同修们念经,要离心意识念。为什么呢?离心意识念,就跟佛说法是一鼻孔出气。什么叫离心意识呢?这个话说得不只一遍了,我在这个讲台上说了不晓得多少遍了。念经的时候,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譬如这一部楞严经六万多字,自始至终呢,不起一念分别心,离了第六识;不起一念执著心,离了第七识;不落印象,就离了第八识。就离心意识啦。

念不念呢?天天念。不间断地念。给诸位说,离了第六意识,就是离了分别,你是妙观察智在观照啊;离了执著,是平等性智现前啊;不落印象,是大圆镜智起作用。这个时候你念的经,你看的这个文字,才跟世尊是一不是二啊。那怎么会不开悟呢?愿解如来真实义,怎么不解如来真实义呢?!

那么我们要问问,我们为什么要分别?为什么要执著?为什么要落印象?这个心意识不是离不开的,离得开的呀。问题就是你肯不肯呢,你晓得不晓得这个道理呀。无始劫以来就吃了这个亏,上了这个大当,搞得我们生死轮回,吃尽了苦头。今天能够觉悟,能够改弦易辙,那我们大功啊就会成就了。不但读诵、念经要如是,听经或者为人演说,是亦复如是,才有受用,才是真的,不是假的。

那么这样训练,是训练久了,习惯成自然,在日常生活当中啊,都离心意识了,那么你的日常生活,就跟《四十华严》里面善财童子入一真法界,与那个五十叁位善知识各行各业,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啊,得大自在啊,一真一切真。这个才显示出妙觉性的大用无方,才是真正的解脱。如果我们还用心意识,你看看在此地阿难就是用心意识来听法,听到这个地方了,还发生误会,惑为自然,他还没开悟。

那么在此地,我再奉告诸位,如果我们还用心意识来学佛,就算你寿命长,你能活三百岁,你学上个三百年,还是不会开悟。给诸位说,悟与不悟,不是你学的多少。我今天断然告诉诸位,与你学的东西多少,一点关系都没有。悟与不悟啊,就在能不能离心意识。果然能离心意识,就是心经两百六十个字就行了,足足能叫你开悟,大彻大悟,世出世间法无所不通达,就那一点点就够了。那一点点就很多啦,那金刚经里面说的是一句半偈呀,都有这么大的作用。可见得不在多啊。在什么?在方法正确,见解正确,在这个。

你看我们现在的人,就是见解错误啊,方法错误啊。他追求的什么?多。世出世间学问,我都要学。好,你纵然有这个能力,有这个天赋,你去学。学了几十年,样样都通一点了,俗话说是,样样通是样样松啊。所学的都是皮毛之见,没有一样够得上精深,没有一样能拿出来起得了作用。确实是把你的宝贵的光阴浪费掉了,太可惜太可惜了。

世间一切财物都是假的,唯有光阴,对于我们一个修学的人来说,无价之宝啊。大禹惜寸阴啊,有道理啊,圣者都懂得爱惜光阴,其余的丢掉,在所不惜,光阴决定不能叫它空过。那么换句话说,我们用心意识,就是浪费了光阴。纵然很用功,一天到晚念书,一天到晚研究,一天到晚在那里写笔记,都是浪费光阴。为什么?不开悟嘛,不是走开悟的路啊,不是用开悟的方法啦。

古人,给诸位说,所谓是「悟后起修」。什么时候博览群经呢?悟后,没悟之前决定不干。不但佛法如此,世间法也如此。你们去看一看,读读那个曾国藩的家书家训,你就晓得了,曾国藩怎么样教他的子弟?没有悟之前,只可以念一本书。一本书念熟了之后,再换一本书,绝对不叫你同时去念两本书。佛法里面,宗门教下也不例外。宗门悟后,这才看经,这个才参学。教下都不例外啊。那么我们想想,我们的路子全走错了,还不觉悟、还不回头,那就错到底啦,这一生开悟没指望啦。

觉悟了之后,就要勇猛地回头。这个回头再给诸位说,这叫真忏悔。过去路子走错了,现在回过头来,我要走正路。正路就是离心意识,读诵经论。那么读诵经论呢,还不要读太多。为什么不叫你读太多呢?好,我离心意识了,我心意识都离开了,我读一切经不行吗?行!在理论上讲可以讲得通的,怕的是你离不干净啊!因为佛说法是应机而说的,怕的是你看多了,看到佛,哎,这个经里佛这么说,那个经里佛又那么说,这前后矛盾嘛。就像阿难在此地,《楞严经》上这样说的,《楞伽经》上是那么说的,这个不像了嘛。怕你遇到这个障碍,所以不叫你读两种经,你就读一本经。几时在这一本经里头大彻大悟了,然后再把一切经,世出世间法,这一浏览,一看,就明了了。要看多少呢?不要从头看到尾啊,翻开看几页,通通明了了。

你要不相信,你看《六祖坛经》,六祖叫法达念那个《法华经》给他听。人家念到《方便品》,他就说不要念了,得了得了,不要念了,我全都知道了。二十八品经才念到第二品,后头就不要念了。所谓是一通一切都通啦,世出世间法一接触就通达了。哪里还要去研究啊,还要去强记呀,不需要。希望诸位啊,能够体会到这一点意思,改往修来啊,好好在一部经上,下功夫。

先在这个事相上,日常生活当中,离心意识不容易。那个要做到了,那你已经是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了,不是普通人了。华严经入法界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流,你已经入他们之流了,决不是凡夫。可是要入他们之流呢,就要从读诵上下手。读诵是启蒙啊、蒙学啊,这是正确的道路,这是成佛的捷径,最近的一条道路。

那么下面佛给阿难解释,佛所讲的这个为什么不是外道自然的学说,底下再给阿难解释。解释完了之后,阿难虽然没有问因缘,因为因缘是自己主张的,当然不问了。佛无问自说,佛还是给他解释清楚,也不是因缘。说到这一桩事情,非因缘非自然,非不因缘非不自然,才讲到透彻圆满。这是底下经文的事情,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顿除烦恼悟无所得

    如片云点太清里

  • 听友209654358

    印象,八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