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进士及第:民事工程里的军事思想

【第七讲】进士及第:民事工程里的军事思想

00:00
17:10

各位朋友大家好,上一次我们讲到阳明先生两次会试落第,接着出于当时国家的实际军事形势和边疆的关系,又激发起了他对于兵法的浓厚兴趣,研习兵法,列果核为戏。在弘治九年第二次会试落第之后,他就离开了北京,回到了绍兴老家,此后直到弘治十二年,也就是他二十八岁之前,在这三年当中,他基本上是在绍兴。


在这三年当中,他一方面仍然保持着对于兵法的兴趣,而同时早年立下的那种必为圣人之志,又时时萌动于他的心里,这实际上是他所学非常广泛的一个阶段。他想到当年十六岁的时候,曾经把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说付诸实践,我们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所谓的格竹子这个事情。


可是他又想,当年或许是太年轻了,对朱子的格物致知之说未曾全然的领会,他怀疑自己当年之所以失败,还是不曾按照朱熹循序渐进的教导去做。所以在这几年中,他再一次按照朱熹的教导,把格物致知之说付诸实践。


一.旧病复发,意欲入山修道


他自己曾经说过,尽管稍有进境,但毕竟还是觉得吾心和物理两者之间,不能全然地相互融会,不能合一,无法达到朱熹所说的“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而无不明”那样的一种豁然贯通境界,他也因此而闷闷不乐,非常忧郁。在这样的一个劳思费神的过程当中,他又旧病复发,那个咳嗽、气喘的毛病又来了。


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他再一次转向对于道教的兴趣。钱德洪在《阳明先生年谱》当中曾提到,弘治十一年,也就是他二十七岁那一年,他再次转向对于道教的兴趣,甚至有了“遗世入山之意”。


我觉得尽管钱德洪先生的记述非常的简略,但是把“遗世入山之意”,也就是他对于道教的再次兴趣,放在旧病复发、旧疾复作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还是有意味的。这至少说明,阳明先生之所以保持着对于道教的兴趣,实际上和他的身体状况是直接有关的。


在修炼道教养生术的过程当中,阳明先生遇到许多高人,钱德洪在《年谱》里头提到“偶闻道士谈养生”,这个道士,实际上是有人头的,经过考证我们可以知道,有一位叫做“隐山人”,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一个道士,按照有关资料的记载,阳明先生见他,跟他在一起有一百多天。


隐山人曾经跟他说,你还是贵公子,筋骨弱,不像我,原本就是一个吃苦的人,耐得了寂寞、耐得了艰辛,他说你没这个缘分,你还是去考功名吧。或许跟隐山人的这个说法有关系,阳明先生终究并没有遗世入山,他仍然去参加了第三次会试。


二.高中进士 监造宁威伯墓


弘治十二年,也就是他二十八岁,再次进京参加会试,这一次他考取了进士。 “二甲进士出身第七人”。按照明朝的一个基本的规定,新科进士是不直接授予官职的,所以要先去观政,我们通俗地不妨把它理解为实习。


所以阳明先生考取进士之后,朝廷命他到工部去观政。工部我们都知道是管工程建设的,到了同年的秋天有一个差事,要监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这件事情原本无足轻重,人家也不愿意去。王阳明在那里反正是观政,所以就让他去监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


威宁伯王越,河南浚县人,他是明朝时候一个很有名的将军。从《明史》的有关记载来看,这个人打仗是很有一套,基本上每次作战都能够取得胜利,但是也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心气比较傲慢、比较骄傲。但是不管怎么样,他是有西部军功的,王越当年主要就是跟蒙古各部落打,他主要作战的地方就是在榆林这些地方。


因为西部军功,在成化十六年的时候,就封为威宁伯,是有爵位的。所以去世以后朝廷要给他造坟墓。刚好王阳明在工部观政,就让他去监造,这样王阳明就到了河南浚县,浚县现在属于鹤壁市。很有趣的一件事,我们刚刚提到,阳明这段时间正是对兵法非常感兴趣的时间,所以他去监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这原本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事情,事实上它却成了王阳明对其军事知识进行实践的一次机会。


三.转知为智,兵法融于工程


按照钱德洪在《阳明先生年谱》当中的记载,我们看到,阳明到了现场一看,多少人力、多少土石方、多少工程量,他一计算,按照这个进度不行。所以他开始用军事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建造坟墓的民工队伍,“驭役夫以什伍法,休食以时”,也就是说要有稳定的作息时间,停人不停工,采取这样的一些措施;停工的、退下来的,跟他操演八阵图。他是以军事管理的方式来完成建造坟墓这么一个民事工程,事实表明效率极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这个工程。


用我们今天的观点看这个事情,王阳明是有极强的创新能力的,把他的军事知识转化到了民事工程上面。我们今天通常都讲创新,创新实际上也就是视域转换、视域融合,他不仅有非常强大的实践能力,同时他也有非常强的知识转换能力。


他原来讲兵法是列果核为戏,现在是活生生的人,这实际上又成为阳明自己实实在在的军事才能的一次操演。我们未来会谈到,阳明先生在军事上的很多才能,我想和他这种实实在在的实践,包括这一次对于那些民工的操练,都是有关系的。


另外一个方面,这样的一种知识跨领域的运用,实际上不只是智慧,同时也是创新。我们今天很多朋友非常喜欢去谈论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差别,觉得智慧是比知识更高级的东西,知识是低级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的是智慧,动不动说我们中国文化所谈论的是智慧,我们追求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


这个观点很坦率地说,我个人觉得是相当偏颇的。中国文字本身,现在写成智慧的“智”这个字原本是后期的,知也就是智,智也就是知,原本一个“知”字本身就包含了知识和智慧两个方面。举个例子来讲,孔夫子当年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这个“是知(zhì)也”就是智慧的意思,这是真正的智慧。我个人觉得也可以读成“知(zh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ī)也”,这才是真正的“知(zhī)”。


我个人觉得不必要在知识和智慧之间划一道鸿沟,实际上简单说来,知识在特定情境之下的灵活运用、现实转换,就是智慧。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我个人甚至觉得知识更值得重视,因为知识是可以积累的,是可以传递的;智慧很难累积、很难传递,因为它原本就是以知识的实际运用为前提的,它是在知识灵活地转换、创造性地运用当中体现出来的那么一个境界或者是一个高度。阳明先生把军事知识转移到了民事工程的管理上面来,这既是知识的一种转换,是一种不同视域的融合,同时也是阳明先生高度智慧的体现。


阳明先生在较短的时期之内、朝廷规定的时间当中,完成了威宁伯王越坟墓的建造,王越的家人对他是极其感激,要给他报酬,给他金子、银子,阳明先生一概不要。最后王越的家人没办法了,总觉得过意不去,不得已就把王越生前的一把佩剑赠送给了阳明先生,王阳明把这把佩剑收下了。


为什么要收这个呢?也挺有趣,按照钱德洪先生在《年谱》里面的记载,说是阳明先生去建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之前,某天夜里就做过一个梦,他梦见王越赠送给他一把佩剑。那现在这个事情成真了,阳明先生觉得跟自己原来所做的这个梦是符合的,所以他也就把这把佩剑收下了。


观政结束之后,当时明朝的形势又有了变动,事情较多,虏寇猖獗,就是指边疆、边关那些地方还有事情,朝廷要准备命将出师,开始调兵遣将。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形势之下,王阳明开始上书朝廷,条陈边务,这就是现在仍然保存在《阳明先生全集》当中的《陈言边务疏》,这篇文章代表着青年时候的王阳明关于边疆、关于军事等方面的一个相对全面的观点。


这说明王阳明是非常关心现实社会的实际事务的,他的《陈言边务疏》写得非常好,对朝廷提出了八大条的建议。事实表明,朝廷也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是他自己在《陈言边务疏》当中的一些军事观点,未来在他自己的军事实践当中是有所体现的,所以我们先提一下这么一件事。


四.入职刑部,平冤积劳成疾


阳明在工部观政结束之后,朝廷授他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第二年,也就是弘治十四年八月,阳明又受朝廷指派,前往直隶、淮安这些地方,这儿有很多重案犯,案卷堆积如山。朝廷指派他重新去翻阅那些案卷,对那些刑事案件的卷宗要重新审核,所以阳明先生的工作是辛苦的。


正是因为他非常认真、非常负责任,所以平反了很多冤狱。也由于他公务繁剧,案牍劳神,其旧疾又开始发作了,又是咳嗽,又咯血,到了晚上,他还要读武经,读先秦两汉等等这些方面的作品,以至于他父亲、其他的家人都心疼得要命,到了晚上都不让他的书房里放灯。


事实表明还是没办法,王阳明等到他父亲睡觉了之后,他就把灯再点起来,所以身体也因此而变得愈加不对,得了咯血之疾。到了秋天,他的病渐渐地平复,到弘治十五年,也就是说他完成了朝廷指派给他的审决重囚的任务之后,回到朝廷,他就给朝廷上了个书,希望能够允许他回老家去养病,朝廷同意了。这是王阳明先生进入仕途之后第一次上书请求养病,得到了朝廷的允许。


他回到了老家绍兴,筑室阳明洞,自号阳明山人。在这个过程当中,还会有许多的事情,包括他修炼道教等等这些方面的事情,我们下次再说,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养生_依米

    老师,您好!我在听到阳明先生白天案牍劳神,晚上还要读武经、先秦两汉作品的时候,不由想起来他在新婚之夜听道士讲养生术而一夜未归。既然那个时候听过养生术,为何还会如此不在意自己身体健康?

    1395835axlk 回复 @养生_依米: 社会历史决定,不这么做怎么办?

  • 安德鲁小猴

    知识就是生产力

  • 知行合一张1

    董平教授讲的真好!你的讲解让我认识一位圣人!

    凡夫俗子82o4 回复 @知行合一张1: o

  • 何振兴0

    20200215已读音频

  • 吉祥圣母

    感恩老师走心分享受益匪浅!智慧本无形!无形亦非无!向外求不到!内观本具足!!!

  • 正益慧武

    创新是事域转换

  • 疯狂兔_89

    圣人原来也高考落榜了两次

  • 真水无香_bsg

    他老家在绍兴?不是在宁波余姚?

    1395835axlk 回复 @真水无香_bsg: 明朝是绍兴余姚,余姚是建新中国后,划入宁波的。

  • 大开_y6

    能不能把文字稿给我们一份

  • AZJT

    更新太慢太少了

    三智传习塾 回复 @AZJT: 现在是第一部分,讲的是王阳明生平事迹,篇幅要小一些,第二部分思想部分以及第三部分精读《传习录》内容要长一些,马上就会有两讲的第二部分音频上线,请耐心等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