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分与相分一体吗?性在什么处?善友在哪?学而时习,习什么?

见分与相分一体吗?性在什么处?善友在哪?学而时习,习什么?

00:00
19:34

十番显见之八显见不分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从这里开始。这个经文的意思,一层比一层深。那么我们读这一节之前,必须要记住,前面阿难与世尊问答这些话,这个一大段,科题是显见不分。阿难的疑惑是见与物象混杂,所以佛才教给他辨别的方法。

说到这个地方,我们要问一问,为什么阿难会有这样的疑问呢?这个疑问不但在佛法上,纵然在今天科学里面,这个问题还是存在。现在科学里面有个问题啊,就是精神与物质是不是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譬如说,动物与植物的界限,能不能划得很清楚?植物与矿物的界限,有没有办法划得清楚?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那么阿难此处的问题,就是见精与物象。物象在我们今天看就是植物与动物,相分。见精就是精神的这一部分。一个是讲心,一个是讲物,实在讲很不容易划清楚。你要是问为什么不容易划清楚?那么在佛法里面讲很简单,因为性与相是同一个根源的。

我们眼前所能够感觉到的这个精神的世界,是阿赖耶的见分,物质的世界是阿赖耶的相分,这两分都是从无明业相里面转变出来的。诸位稍稍要懂得一点唯识的道理,就晓得佛法将这个问题解释得很透彻。那么这是一切众生呐,凡是观察到这一个现象,一定会起疑惑的。

世尊给阿难的解释,说得头头是道啊,我们听了千万不可执著。为什么呢?执著就是病啊,执著就是迷。听了佛的开示,不执著、不分别,这才是悟。悟才能得其真相,迷总是偏在一边。那么这也就是讲的大乘或者是一乘佛法里面困难的地方。

那么在本经,我们看阿难尊者,阿难的确是相当聪明,我们看到他这个聪明程度,他的智慧,确实是比我们高很多。那他为什么不开悟呢?那就是佛法里常讲的随语生解。佛一说,他马上随着这个言语啊,他就起解,就起分别,就生妄想。这是阿难所以不能开悟的地方,这个我们通常讲是死在言下。

那么像这些地方呢,我们都应当要学习。学个什么呢?学个不随语生解。不随语生解这个境界就高了,那是什么回事情呢?那是楞严会上啊,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所谓「反闻闻自性」,就是不随语生解。所以能够得到真相,「性成无上道」啊,这是得到真相啊。在二十五圆通当中,实在是观世音菩萨提供了我们最好的修行范例,我们应当细心地去体会。

那么这一段之前,是世尊因阿难不能辨别见分与相分,所以就教他,你在物象里面去分析,把这个精明净妙见元,把它分析出来,如同物象一样,清清楚楚指给我们看看。诸位要晓得,物象里头有没有见呢?当然有见。如果没有见,我们怎么会见到物象呢?虽然有见,可是你又分析不出来。这个里面有两番辩论。这是第一番,阿难就说了: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就是精舍,佛讲经的讲堂,这是讲近处。【远洎恒河,】讲堂是说近,恒河是说远,远近一对。【上观日月,】日月是从高处。【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远近上下,仔细去观察,全是物象,没有见精啊。这个时候阿难就讲了:【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正如佛所说,菩萨都做不到。何况阿难尊者示现的身份,是有漏初学声闻,就是须陀洹的地位。菩萨都办不到啊,须陀洹,他能办到吗?【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这个自性是讲的自体。下面是佛同意他的话,【佛言:如是如是。】一点都不错。

我们再把底下一段经文念掉,给诸位再讨论这个问题。【佛复告阿难:】佛再叫着阿难说。【如汝所言,】像你刚才讲的话,【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这是就阿难前面一番观察上说的。你已经认定了,这个万象当中啊,没有见精。那么佛就随他这一个认定,为什么呢?这一个认定啊,还不见得是真实的,所以在反面还要来试探试探,看他的认定究竟是否正确,所以再从反面问他。【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乃至日月,种种象殊,】这个象是物象,殊是差殊,不一样。【必无见精,受汝所指。】

这一句是问话,意思是佛再告诉阿难,说你与如来现在一同坐在祇陀林,就是祗树给孤独园,不妨再仔细观察观察,眼前的林园,乃至日月山河,这些种种千差万别的物象。如果说,这里面必然没有见精明元,意思是说这里面果真没有这个见精接受阿难所指,那么一切物象之中,确确实实没有我们自己这个见精啦。

【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这一句话很重要了。你再向万象之中,一一地去分析发明,认定这个里面,确确实实没有自己的见精?【阿难言:我实遍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这样一观察,又觉得自己的见性遍满虚空万象,无处而不在。下面就说得好啊:【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这个确实啊。【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果树就是我的见性,那为什么叫作树呢?【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这个意思不必多说了,可以类推。底下是总结。【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这样再一观察呢,好像一切万象当中啊,「无非」就是「是」啊,都是我的见性啊,没有不是见性啊!佛也承认了,【佛言:如是如是。】

这就是显示:无是无非是的道理。明白无是无非是,才能够真正见到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这里面哪有是哪有非呢?后面这一段,佛同意他,无有一物不是自己的见性,可以证实见性遍一切处。因此说是说非,都是过失。为什么呢?有是有非,一定是对立的,才有是有非。如果是一体,诸位想想,哪里来的是非呢?那么见与相是一体,诸位要记住!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唯识里面告诉我们,万法唯识,识是能变,万法是所变。能变与所变是一不是二。既然是一不是二,这个里面如何去分一个是与非是?那么由此可知,这个众生无量无边错误的观念,矛盾的思想,都是不明了这个根源而生起来的。如果晓得这个事实的真相,一切疑问都没有了。

经里面呢,虽然是说得相当清楚了,古德唯恐初学不能一下体会这个道理,所以举比喻说。像贤首大师经师《金师子章》里面所讲的,那就是从比喻说,以金做器,器器皆金。我们要拿这个比喻来解释这一段经文呢,诸位就更容易懂了。比如这个金器、器皿,我们到这个银楼去参观,这个金器做了许许多多这个花样,千万种的样式,美不胜收啊。那么我们在这里把金比作见性,把器比作物象。我们要是在这个里面去找,譬如说这些首饰、手镯、耳环之类的,我们看到许许多多,说了这些名字。我问问金在哪里呢?在这许许多多这些器皿当中,我们去看金,你要只看到那些,这个是耳环,那个是耳缀,这个是手镯,没有看到金,没有看到黄金,著相不见性啊。我单单要金,你拿个手镯来,我不要手镯,我要黄金,前面第一个比喻的意思。第二个比喻里头观察呢,原来器器皆金呢。离了器找黄金,找不到啊。离了金找器,也找不到。原来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那么由此可知,离了物象找见精,找不到。给诸位说,这个见精明元不会独立存在的。那你说好,我什么都不见,我一张眼睛,那你总看到虚空了噻。那虚空还是境界呀,还是物象的一种啊。这个关系就跟金与器的关系是一样的。

性在什么地方?性就在相中,性与相是不二的。性就是相,相就是性。因为我们不能够契入这个实相的境界、真实的状况,所以在里面起虚妄的分别执著,这是自己迷失。这一段的开示,对于我们修学用功,关系很大。我们参禅不能见性,我们念佛不能得一心,可以说都有这些障碍在。假如我们真正晓得性相是圆融的,物我是一体的,这个见性一心啦,那就很容易成就了。今天早晨,我也提醒诸位过,学佛,尤其是大乘佛法,一定要以一心做基础,不管你学的是哪一宗、哪一派、哪一个法门,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不论你学哪一个法门,根本是一心,没有一心不能契入。所以佛法,佛学称之为内学,一心是内呀。不知道这个原理,我们的功夫就没有着力处。

有了基础了,一定要善友的帮助才能成就,成就要靠善友。谁是善友呢?除自己之外,皆是善友。要懂这个道理,正是华严经所讲的,你看华严经里面,修行人只有一个,善财童子,学人就孤家寡人一个,除他之外,依正庄严无非善知识。我们天天讲修行,天天希望成就,假如我们对于这些根本的原理原则都不晓得,人家说我们盲修瞎练,我们还一肚子不高兴。说你盲修瞎练,你一肚子不高兴,那就证明你确实是盲修瞎练。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到一心嘛,你心为境转嘛。说你盲修瞎练,你如如不动了,你才有这个功夫啊;你心在境界里动了,不行啊。

佛说一切经,无非就是说明这些道理。道理懂得了,我们在境界里头要练习,练什么呢?练不动心啊。所以境界无非善友,在境界里学个如如不动。了了分明,那是智慧,般若智照啊。如如不动,是功夫,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像六祖大师所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啊?!心性本来就是光明清净的,虽然我们今天在凡夫地,并没有染污。说染污,那叫说名染污,并不是真正染污。所谓染污就是迷啊,迷而不觉说之为染,并不是真的染了。我们衣服要是染脏了,还要去花一点时间把它洗干净。这个心染污了,你是一觉就了了,不必要费功夫啊。问题就在你能不能觉悟?能不能把这个道理豁然贯通?

譬如说前面我们念的这两段经文,如果诸位豁然贯通了,我问问你,你的身心是什么样子呢?见性遍于万物,见性是自己啊,那万物不是自己是谁呢?!所以告诉你,法身,不生不灭啊;报身、应化身,也不生不灭。你信不信呢?这两段经文,你要是真懂了,相信了,你就相信我们现在应化身呢,也是不生不灭。诸位千万不要误会,哦,说到应化身就是自己这一身,那错了。山河大地一切身都是自己一身啊,没有生灭啊。楞严里面说的好啊,当处出生,随处灭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这些话,只许意会,不能分别,更不能执著,才能够得到受用。我们凡夫就是迷久了,积非为是。这个积非啊,就是我们讲的常识、我们的习惯。在我们常识里面,总是有一个是、有一个非嘛。你比如说前面讲的两段,总有个是、有个不是嘛。怎么无是又无不是呢?诸位要晓得,有个是有个不是,这是二啊。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说得很清楚啊,你看六祖所说的,佛法是不二法门,二不是佛法啦。一个是一个非是二,不是佛法啦。有我有你是二,不是佛法啦。

这越讲越玄了,好了,那就是无我也无你啦。真相确实如此。你那个身上没有我的见精,我怎么会看到你呢?如果你就是我的见精,为什么又叫你呢?那这个话里,你套套,套着,慢慢反复去揣摩揣摩,你才能明了这个里头的味道。然后才能够证实:无是无非是,才是实相;有是有非,不是实相。这个里面渐渐地就入不二法门的境界了。华严经里面讲的不思议解脱境界,到这个地方我们看到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20628150

    感恩法布施!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