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后传】50.处死华佗后,曹操自己的下场也很惨

【黄帝内经后传】50.处死华佗后,曹操自己的下场也很惨

00:00
08:59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彊死也。’”
荀彧是曹操手下一个著名的谋士,他说得很在理,也很实在。他说华佗的医疗技术实在是高明,而且作为医生来讲,人命关天,应该“含宥”。
“宥”是宽大、宽待的意思,“含”是宽容的意思。宰相肚里能撑船,曹操怎么容不下这么一个人?
从古至今,一般来说,有点儿技术的大夫,多少都有点儿脾气。当然,也不能说脾气好的大夫都是没本事的,但大多数情况都遵循这么个规律,脾气好、医术又高的大夫是极少数的。
但作为病人来讲,有人抱怨医生的态度不好,医生是怎么态度不好的呢?如果他说病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法、入睡习惯不对,批评病人,那不是态度不好,而是为了病人好。

结果,太祖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 —担什么心,离了张屠户,我还能吃带毛的猪?离开他地球就不转了?天下的好大夫多了,为什么要容忍这么一个鼠辈?
在曹操眼里,华佗就是个鼠辈。这就是悲哀的地方,你既然不忧,不怕天下没有这种鼠辈,那你找别人啊,你不是没找着吗?你没找着的话,那他就是奇货可居,他就是国宝,你为什么不善待他呢?所以,曹操在这
件事上,确实做得不太好,最后他还是害了自己。
遂考竟佗”,最后,曹操决定要处死华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
华佗临死的时候,带了一卷书给看守说:“你拿去吧,读懂这本书,你就可以治病救人。”结果,“吏畏法不受”,看管监狱的狱卒畏惧曹操,不敢接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华佗就把那卷书烧了。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
华佗死后,曹操的头痛、心慌乱跳、眼前发黑的毛病,一点儿都没好。

华佗与狱卒的故事,坊间有另外的版本:狱卒偷偷把这卷书拿回家,高兴地跟他的老婆说:“你看华佗临死前,把他一辈子的秘方都给我了。”结果他老婆一把火就把书烧了,狱卒问她:“你怎么这样?”
她说:“学了这本书又怎么样?华佗最后是什么下场,你一个普通人,学那么高超的技术是会引来灾祸的。”所以,想起来,其实华佗的结局很悲惨、很悲凉,于人于己,都没有什么好处。
据说,华佗传的这卷书叫《青囊经》,青是绿色或蓝色,囊就是口袋。

后世附会,写出《华佗五禽经》,我个人认为很拙劣,这本书编排得不怎么样。实际上,华佗传承的是《黄帝内经》的这套体系,而且他有很高超的外科技术。
《三国志》记载,华佗“年且百岁,貌有壮容”。当他被曹操圈起来伺候曹操的时候,其实已经带过了很多学生,因此,这套技术还是有传承的。

曹操说:“佗能愈此。” —华佗本来能治好我这个病,但这家伙是个小人、贼人,他留着我的病不治好,想以此来要挟我,提高自己的身价,提高自己的地位—“养吾病,欲以自重”。
这就是曹操那种恶毒的猜疑心在作祟了,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曹操是个大奸雄,他是从底层混上来的,所以他为人处世都是先把别人想得特别坏,一切都从避免坏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
曹操在《三国演义》或民间传说里,都是一个大奸雄,即使最后他的儿子得了天下、称了帝,在老百姓的道德评判里,他也是一个坏人。
曹操做的最坏的一件事就是《三国演义》里面记载的,他去朋友吕伯奢家里逃难,怀疑吕伯奢的家人要将自己谋害,于是把吕伯奢两口子全砍了。砍完之后发现砍错了,最后看到孩子,他说:“要得罪、辜负,干脆辜负全得了。”所以他留下一句话叫“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由此可见,这些成大事的大奸雄,都有这种恶毒的气量、心思,不然他在死人堆里就爬不出来。
曹操作为一个病人,这么猜疑医生,他的病就绝对好不了。为什么?因为内心太阴暗,疑心太重。
大概在 1993 年,我接触过一些外宾,跟他们处得比较熟。有一次,一名外宾说:“你们医生是不是本来能把我的病治好,却故意不把我治好,就是想多挣我的钱。”
这名外宾是世界银行驻华的一个高级项目的负责人,当时跟我随口这么一说。其实,话里话外就是敲打,因为我们组织的一个团队在给他们家一个有点儿弱智的孩子治病。
我回答他:“医生应该挣钱,因为医生是从优秀的人群里选拔出来的,都是磨炼出来的。让医生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证明病人这个群体是尊贵的;让医生活得悲催,证明病人比较贱。但医生挣钱不能动坏心眼,医生可以挣钱,但要体面地挣钱。比如你得了一个病,我拖拖延延地不把你治好,总在一只羊身上薅羊毛,这的确是一种挣钱的方法。但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我是个好医生,而且医术很高,你本来得的是很难治的病,结果我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治好了,今后我的口碑会是什么样?你是不是会
到处说:‘我碰到了一个神医,他把我的病很快治好了。’你的亲戚朋友会不会来找我看病?这样就有更多人来找我,我从很多羊的身上薅羊毛,总比把一只羊拔秃了好吧。”
我就是这么结结巴巴地用英语跟他说的,他听完说:“有道理。”人的格局、角度不一样,看问题也会不一样。所以,如果你不是那么想的,也不会那么说。
因此,华佗明确地说:“如果你的病想除根,就得开颅,现在你每次发病,我只能帮你暂时缓解。把你的病治好,我就可以脱身了,我为什么要在你这里腻腻歪歪呢?”
其实,就是曹操的这种阴毒、阴寒、疑心在作怪,才让他产生了眼前发黑、头痛、心慌的病。换句话说,他要是阳光点儿,没准儿病就好了。

后世专门有人写了一本叫《厚黑学》的书,曹操赫然在列,真的是脸皮够厚、心够黑的。
结果,曹操自圆其说:“
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意思是即使我当时不杀华佗,他也不会给我治病除根,我的病也好不了。
在《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里,有一种人是太阳之人,这种人经常“好言大事”,整天谈的都是几个亿的项目,事情做错了也不后悔,错都是别人的,自己都是对的,曹操就是这种人。
后来,“
仓舒病困” —曹操最小的爱子仓舒病重。仓舒就是曹冲,有一个成语故事是“曹冲称象”,讲的是曹冲小时候,南方进献给曹操一头大象(当时曹操是丞相),曹操就问来使:“我怎么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周
围人都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结果,他的小儿子曹冲说:“我有办法。”
曹操问:“你有什么办法?”
曹冲说:“把这头象放到一艘船上,让人在船侧与水面相平处画一道线,然后把船靠岸卸下象,往船里装石头,什么时候水到了那条线,就不装石头了。这时人们把石头拿去称,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曹冲真是天才,他的这个方法跟阿基米德发现水的浮力定律差不多。
但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后来得重病死掉了。
其实,曹冲生病的时候,曹操就有点儿后悔杀了华佗。他说:“
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彊死也。
曹操知道,他的头风病好不了,杀不杀华佗,反正都得疼。但小儿子曹冲生病了,他就开始感叹了,可是后悔有什么用呢?多说一句,曹冲死的那年是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 208 年。华佗死在曹冲之前,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华佗到底是哪年死的,但他被曹操关押在监狱里处死的下限时间,应该是不晚于曹冲的死期,所以我们把公元 208 年当成华佗去世的年份,也就是在东汉末年。再加上陈寿说华佗“年且百岁”,我们可以估算公元 108 年是华佗出生的年代。
为什么要交代这件事呢?因为后面还要说一些华佗的其他故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須彌福壽

    老师讲的太好了,已经反复多次受听

  • 心慧荷

    杀华佗这件事,曹操是太缺德了!曹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休教天下人负我!内心太阴暗啦!无耻之尤!曹操和他的后人遭了报应!活该!

  • 李l海琴

  • 香小五

    一直认真听认真听,学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