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和林奕含的悲剧,告诉我们的

房思琪和林奕含的悲剧,告诉我们的

00:00
06:33

大家好,我是韩松落。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最近的热点。

一本出版于2018年的书,在畅销百多万册之后,又一次站在了风口上。

前两期节目我们为大家梳理了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和故事脉络,以及这本书所描绘的为什么是一桩社会的悲剧,而不是个人的悲剧。今天我们再来对它做更深一层的分析。

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女主角房思琪曾经有过几次寻求场外援助的机会,但是她却没有能够得到任何有效的回馈。她第一次求助是向自己的朋友刘怡婷。房思琪曾经试探性的问刘怡婷,如果自己跟李老师在一起,你会生气吗?而刘怡婷却把房思琪的状况理解为不伦的师生恋和狗血的小三剧情,报之以你真的好恶心,我没有办法再跟你说话了这样一句回答。

房思琪的第二次求助是向自己的父母,她在饭桌上试探性的对自己的父母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而母亲的回答是,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房思琪于是明白了,在这个故事里,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还没有开学。

另一次,房思琪又试图用更明显一些的方式向父母亲进行诉说。她说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母亲的反应竟然是小小年纪就这么骚。于是方思琪不说话了,她一瞬间决定,从此一辈子不说话了。

也许很多人都会说,在互联网时代,这些女生应该利用网络向社会寻求帮助。但是书中给出的一个失败的案例是这样的,一个名叫郭晓琪的女生也是受害者之一,当她被李国华抛弃的时候,把自己的悲惨遭遇曝光在网络论坛上。结果她得到的不是同情和理解,而是侮辱和谩骂。人们把她的故事理解为一个有钱有势的男人,一个年轻貌美的小三,一个备受伤害的老婆这种肥皂剧中常见的三角关系。而作为第三者的女性,常常是人们率先进行道德批判的对象。

从上面的故事梳理中,我们不难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作为性暴力的受害者,他们所处的状况是非常特殊的。当他们向自己周围的亲友发出救援信号的时候,不会像其他类型的犯罪受害者一样直接说明情况,然后拨通报警电话就完事儿了。

他们放出的信息多半是一种暗号性质的信息。因为性暴力伤害的不单单是人的身体,更多的时候这种行为伤害的是他们的精神感情,尤其是女性,她们还要面对社会道德方面的不平等待遇。迫于这些压力,他们也许不会也不太敢向周围的人们释放出明确的信息。用这本书的评论者的话来说,这些性暴力受害者的语言未能承载核心经验,因此他们的表达是不直接的。

第二个问题是作为家庭和社会成员很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由于女性这个性别在文化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她们不能像处理其他是非问题一样,对这些受害者的问题做出是或者否的二元判断。对房思琪来说,她已经努力突破了自己的情感束缚和不必要的罪恶感,释放出了渴望和朋友以及家人沟通的信号,但她得到的不是交流,而是批判。这好比对方出了一道阅读理解题,而我们却按照判断题的方式去回答了对方,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是没能成功破译被害人给出的暗号。放在现实中来看,这样的沟通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它加剧了受害者的自我封闭。这些受害人好不容易从施暴者的牢笼中挣脱出来,但我们不仅没能够及时伸手把他们从危险边缘拉回来。反而把他们推回了笼子里,还加上了一把新的锁。

既然我们把性暴力看作一个由整个社会造成的不幸,那么为了拯救这些不幸,就只能靠发动社会整体的力量来予以挽回。但是在房思琪的悲剧中,我们看到无论是朋友、家庭还是社会,都非常遗憾的缺席了这场拯救。于是处在精神漩涡中的房思琪们没有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摆脱漩涡,反而成了孤立的个体,最终越陷越深。于是施暴者成了理直气壮,而受害者则背负上了道德的痛苦枷锁。

如果房思琪的故事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当我们合上这本书或许会长舒一口气,感慨一声,庆幸这样的惨剧不会发生在真实的世界里就好了,但是它确实发生了。

2017年4月27日,年仅26岁的林奕涵被发现在自家的卧室里上吊自杀。去世之前,林奕涵正处在重度精神疾病的折磨之中。《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成了她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长篇小说,去世的时候,距离她在文坛出道还不到三个月。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在生前接受采访的时候,林奕涵曾经说,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

作为读者,当我们打开这本书,看到扉页上改编自真人真事这七个字的时候,或许一带而过,或许能感慨万千。但是不论如何,林奕涵写作这本书,以及我们今天在这里给大家郑重的推荐这本书,都不是为了让所有读完这本书的人对其中所呈现的事情无动于衷,或者陷入某种情绪无法自拔,这肯定不是林奕涵所希望的,因为对她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2017年4月26日晚上,林奕涵把自己的散文《石头之爱》发给了杂志编辑,请求无论如何都要发表。深夜她又写了电子邮件给台湾阅读,最前线网站表示突然有事要忙,原本答应要协助完成的关于自己访谈的影片的制作和发布工作,无法再继续网站工作人员照计划完成。

在这篇名为《石头之爱》的遗作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听完课,咖啡厅到地铁站,地铁站到家那两段夜路走进一个路灯,便投出一个影子走出路灯,身体便被夜色消化。每走进一个路灯,都是一个崭新的影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朗诵的真好听,可以互关交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