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内心冲突》:直面自己与世界

《我们的内心冲突》:直面自己与世界

00:00
40:20

【关于本书】

《我们内心的冲突》,作者卡伦霍妮,翻译李娟,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霍妮是精神病学家,也是新弗洛伊德学说的代表者,所谓新弗洛伊德学说就是在弗洛伊德原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修正和更新,像我们熟悉的阿德勒、荣格等人都深深受到过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影响,并慢慢发展出了自己的心理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精神分析新法》、《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自我分析》、《我们内心的冲突》和《神经症与人的成长》等都是霍妮的著作,也都十分的经典。

 

 

【延展知识】心理大家

弗洛伊德:认为过去的经历和经验对现在的我们有着深刻的影响,并进一步的把人格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个我”,把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和潜意识。因此架构了自己对人的理解,那么治疗的意义就是现在与过去的修通、意识和潜意识的修通以及“三个我”的协调。

 

阿德勒:核心思想是自卑与超越两者在人内心的存在及影响,最终的目的人要完成对自己的超越,通过合作的方式把自己融入到他人和社会当中,详细可以听我们上期的分享。

 

荣格:提出了内向、外向、感性、理性的性格结构,以及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和共识性的概念,那么人类问题的解决就是自性化的过程,也就是成为自己的过程,很像道教寻求真我的过程。

 

罗杰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法的提出者,认为人都具有自我成长和完善的潜能,只要提供足够安全的环境和条件他就可以完成治愈以及成长,所以如果我们咨询去找一位人本主义取向的治疗师,咨询将是很美妙的体验。

 

 

【核心内容】

一、关于霍妮

霍妮专注于神经症的研究,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在那个时期的人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神经症的症状,其实我们这个社会也是。

霍妮认为我们的内心都是存在着基本冲突,对基本冲突的解决发展会形成神经症一样的冲突,这是冲突的升级。冲突之后,我们会被深深地畏惧所控制,所以神经症十分的顽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耗竭和感到绝望,形成有些抑郁的状态。

 

二、关于神经症

用经验科学来解释:神经症就是内心存在着强烈的冲突,而我们没有去直接解决这个冲突,而是用变了形的另外一个冲突或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基本的心理状态是对原有冲突的回避甚至是遗忘,对现行的冲突或解决方案保持着超级保护状态,所以显得有些偏执和固执。

这种冲突会让我们十分的痛苦,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会因此而严重的耽误工作和生活,而我们只是在这种逻辑下生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些方式,只是神经症更加的明显和顽固。

所以我们可以把神经症看作一个形容词,就是说我们在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采用了过于激化、顽固和单一的解决方式,最终导致我们被这个解决方式所影响。

【延展案例】水泥厂女工的咨询案例

 

三、关于基本冲突

基本冲突是霍妮对人性或人的基本心理结构的假设,每个大师在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假设,这个我们之前讲过。

那么霍妮提出来的这个基本的冲突假设是什么呢?利己驱力和良心,这也是霍妮新弗洛伊德主义和经典弗洛伊德主义不同之处,霍妮引入了或者说更介意社会学的概念,良心这个概念更多具有社会学的意义,它是指内化了并升华了的社会规则,良心可以起到对人的行为提醒、约束和修正的作用,基本取向是利他的,所以和利己主义是冲突的,这就是霍妮说的根本冲突。

 

四、3种人际关系

1. 亲近他人:
每个人都会亲近他人,这是做人/社会人的基本需要。霍妮更多讲的是依附与他人,而不是依恋。区别在于依恋是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的事情,依附则是试图否定掉自己的存在,把自己像衣服一样穿在别人身上,不对自己负有任何的责任。

 

2. 抗拒他人:

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这种人似乎总把别人当敌人,觉得别人都会有可能害她,感觉和每个人都在竞争,都要竞争。就像霍妮说的,他们是极端的丛林法则坚守者。

 

3. 疏远他人:

这种人际关系的极致在我的经验里是孤僻,内心的孤独和外在的孤单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他们在心里就不喜欢和人更多的相处,他们不会从中发现意义和价值。

 

五、3种防御机制

1. 理想化形象:

理想化形象是个固化的概念,就是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了,并且坚定不移,不可改变,哪怕这身铠甲影响了他去拥抱他爱的人,影响了他去休息,他也不愿意脱下,哪怕一会。所以理想化形象是让人脱离现实的。

 

2. 外化作用:

简单来说就是全然不是我的错,全是外面的问题。这样自己就可以不负责任也可以不去行动了。如果说理想化是把自己与现实隔绝,那么外化作用就是把自己与自己隔绝。

 

3. 和谐假相和辅助手段:

这是为自己编造一个故事,并且总会有人帮着来演绎。对于自己的内在冲突,他也是通过谎言加谎言来处理,最终分不清哪个是自己真实的经历,哪个是谎言。凡是能刺破谎言的话不听,能刺破谎言的事不做,能揭穿谎言的人不见。

 

六、4种结果:

1. 畏惧:

我们多数人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的,我们这一生要么是不断的逃离恐惧要么是不断的接近恐惧。

 

2. 耗竭:

所有的这些过程最终会产生耗竭,犹豫不决、过于执着、低效率、怠惰等等,这些都是耗竭。

拖延、久久的不面对困难,甚至赌博等各种成瘾行为都是在耗竭。与人的冲突和自己的冲突都是在耗竭,如果我们不能直面内心的冲突,耗竭是不可避免的。

 

3. 绝望:

玩世不恭、放弃自己、意义感丧失、产生绝望的宿命论而不是积极的宿命论,认为人的努力毫无价值,但是并不会因此而轻松解脱。

 

4. 施虐:

发生在关系或自身的一种极端形式,在关系中他会贬低一方到完全依赖自己才可以行事,到极致的时候,不被贬低反而不知所措,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从感受的角度出发,施虐者往往不能很好的述情,但是她会外化为别人都不理解她的感受,所以他自己有多痛苦就会让别人有多痛苦。

 

【总结】

1. 我们要尽量地接触到自己的真情实感,敢于真诚真实的面对自己和这个世界,虽然这有些挑战甚至会触发不安全感,但是比钻进套子里要有效率得多。

2. 我们要知道无论是交往模式或防御模式,都是我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是我们主动的选择,那么当然我们也可以去选择其他的方法。

3. 霍妮告诉我们要意识到,人只要活着就有改变自己,甚至彻头彻尾的改变自己的可能性。我们虽然有各种困难但是我么同样也有各种可能!

 

——下期分享《少有人走的路: 心智成熟的旅程》 [美] M·斯科特·派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