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诗经·国风·唐风·无衣》于晓鹏带读与随讲

285《诗经·国风·唐风·无衣》于晓鹏带读与随讲

00:00
15:22

今天我们要诵读的是唐风的《无衣》,在秦风之中还有一篇《无衣》,那一篇大家比较熟悉,这两首诗虽然名称相同,但在内容上却有很大差别。下面我开始诵读:

诗经•国风•唐风•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毛诗序》:“《无衣》,美晋武公也。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毛《传》:“诸侯不命于天子,则不成为君。”这是说诸侯一定要得到周天子的任命,才能正式成为有礼据的诸侯国国君。郑玄为毛《诗》作《笺》曰:“武公初并晋国,心不自安,故以得命服为安。”武公指曲沃武公,当他刚刚吞并晋国之后,内心很惶恐不安,所以一定要派大夫去周天子那里请命,得到诸侯的命服后他才能安心。孔颖达《毛诗注疏》:“作《无衣》诗者,美晋武公也。所以美之者,晋昭公封叔父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桓叔生庄伯,庄伯生武公,继世为曲沃之君,常与晋之正適战争不息,及今武公,始灭晋而有之。其大夫为之请王赐命于天子之使,而作是《无衣》之诗以美之。”王安石《诗义钩沉》:“天下无道,小大强弱相攘夺久矣,非复知有王命也。武公知请命乎天子之使,则所谓彼善于此,此诗所以美之也。”这里是说曲沃武公以武力吞并晋国后,还知道要请命于周天子,因为这一点,所以此诗赞美晋武公。汉代传承《诗经》的三家诗对此并无异义。

朱子《诗序辩说》:“此诗若非武公自作,以述其赂王请命之意,则诗人所作,以著其事而阴刺之耳。《序》乃以为美之,失其旨矣。且武公弑君篡国,大逆不道,乃王法之所必诛而不赦者。……小《序》之陋固多,然其颠倒顺逆,乱伦悖理,未有如此之甚者。”朱子认为此诗如果不是晋武公自己所做,而是诗人所做的话,那么一定是表面上认同武公,而实际上是显著其事而暗地里批评、批判武公。朱子在这里特别批评了《毛诗序》的小序。《毛诗序》有大序与小序之分别:大序专指在首篇《关雎》题解之后作者所作的一篇较长的对《诗经》的论述,大序相传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所作;而毛《诗》的其他篇目之后都有一篇较短的对此诗诗旨的题解,称之为小序,小序被认为是汉代毛亨公所传。大序把《诗经》在经典之中的地位和宣传文王之德行教化、建立社会人伦这样的理念表述的更为清晰,而后边的小序往往是结合当时的史实针对于每首诗而作出的评判和题解。晋武公弑君篡位,又贿赂周天子谋取诸侯之位,他的行为在公理、良俗、社会道德层面上被认为是乱伦背理、大逆不道,小序却说此诗是赞美晋武公,所以朱子对此有严正的批评。

后人多认为这首诗表面上赞美晋武公,而实际上是批评、批判晋武公。清代郝懿行《诗问》:“《无衣》,刺晋武公也。并晋而重赂周僖王,王贪其宝而锡之命,君子恶其乱,实刺而文美之。”

后世也有人说这是一首刺周僖王受贿之诗。明朱谋㙔《诗故》:“《无衣》……非刺晋武也,刺僖王也。曲沃武公始并晋国,以宝器赂周僖王,王因命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翼人伤僖王不能正沃之罪,顾受赂而封之,是以刺也。”

宋代严粲《诗辑》:“《无衣》之诗不删者,所以著世变之穷而伤周之衰也。武公之初弑小子侯也,桓王犹能命虢仲立缗于晋,又命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是则周虽微而名分犹存也。至僖王受武公之赂而命之为诸侯,则纪纲荡然矣。他日三家分晋,周王又移其命武公者命三家矣。呜呼!王者代天爵人而贿以行之,君子是以知周之不复振也。”按此说,前人也把这首诗当作一首伤世变之诗。

    此诗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虽然我有很多的衣服,但是我还需要一件周天子任命我为国君的诸侯之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