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期——《木桶理论》

第五十四期——《木桶理论》

00:00
05:43

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让听者更好地体悟故事背后的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大家好,我是主播小寒,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习近平讲故事之《木桶理论》。

必须看到,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这好比经济学中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的装水容量不是取决于这只木桶中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也就是说,我省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这既需要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更需要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做长欠发达地区这块“短板”》(2004年12月10日)摘自《之江新语》

延伸阅读

“木桶理论”讲的是,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人们往往用“木桶理论”来说明,一个国家的发展也好,一个地方的发展也好,各个部分往往是良莠不齐的,而决定总体发展水平的不仅是优势部分,更取决于劣势部分。因此,推进发展不仅要看到优势和长项,更要看到劣势和短板,并尽量补齐短板,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2002年,浙江为了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开始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加强沿海发达地区与浙西南山区、海岛等欠发达地区在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劳务培训就业、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项目合作,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同步实现现代化。此举目的在于,通过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全方位的合作,有的放矢地加大工作力度,做长欠发达地区这块“短板”,使各个地区的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习近平主政浙江时,把补足短板、协调发展融入到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在他提出的“八八战略”中,“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赫然在列。担任党的总书记之后,习近平更是从全国范围内思考协调发展的蓝图。2012年12月,习近平履新不久就顶风踏雪来到太行山深处,这里道路狭窄崎岖,属全国连片特困区,人均年收入900多元,他对干部们说:如能看到真贫,从北京到此3个半小时的路程就值了!可见他对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关心。

2014年2月,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习近平以“十个指头弹钢琴”为比喻形象阐述了协调发展的内涵。他说,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贯穿其中的思想,正是协调发展。

习近平通过“木桶理论”,深刻阐释了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全面小康不仅是发达地区的小康,而且是欠发达地区的同步小康;不仅是物质文明的丰富,更应是精神文明的饱满。

注重协调、强调平衡是习近平一以贯之的治理思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理念,“协调发展”是重要内容。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如果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强调,“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正是要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期节目

主播:小寒  

责任编辑:小寒

节目监制:邵腾

平台编辑:孔勐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