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菩提、三种涅槃?认清真妄两种根本!

三种菩提、三种涅槃?认清真妄两种根本!

00:00
11:41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在上一次,我们将这两种根本的第一种介绍出来。第一种是讲六道凡夫的生死根本,虽然重点是讲的六道凡夫,实际上将二乘以及权教菩萨都包括在其中。那么今天讲这个菩提涅槃的根本,可以说这是纯粹大乘菩萨,是圆实的菩萨。圆是讲的圆满,实是讲的真实,不是说的权教小乘。

我们要学佛,首先我们自己先得问问自己,我们是要想成就菩萨的果报呢?还是啊,依然愿意得一个人天果报?假如我们要想成就“圆实菩萨的果报”,那么这个第二种根本就非常重要,这是诸佛之所以成佛的大根大本。

那么我们先说一说菩提涅槃。菩提在佛经里面通常说三种:有分证、究竟、真性。此地所指是指真性菩提,真性菩提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根本智。

涅槃,这个翻译有许多种,就是有许多种的翻法。许多种里面最常用的是用圆寂两个字,圆是指的圆满,寂是指的寂灭。圆满是从功德上讲的,寂灭是从断证上讲的。合起来说,功德本来是圆满的,而一切虚妄也本来是寂静的。涅槃在佛经里面也说有三种:所谓有余涅槃、无余涅槃、性净涅槃。这个地方所指的不是说有余、无余,而是指的性净涅槃。性净涅槃就是真如理体,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

所以虽然我们看这个经上,菩提涅槃,菩提是指哪一种菩提,涅槃是指的哪一种涅槃,都得要把它搞清楚。为什么呢?要弄不清楚的话,小乘阿罗汉也有涅槃啦。这个地方不是讲的小乘阿罗汉,也不是讲缘觉的,而是讲大乘圆顿教义里面所说的菩提涅槃。所以菩提讲的真性,刚才讲了就是根本智;涅槃呢,是讲真如理体。那么换句话说,这个意思就是教我们用根本智契入真如理体。

我们这个说法不得不从方便上来讲,根本智是能成无上道的智,能成,这是从方便上说,真如理体是所证的理体。但是诸位要晓得,能证、所证是一不是二。所以心经后面说无智亦无得,那个智就是能证之智,也就是我们此地讲的菩提;那个得就是所证的德,也就是这个地方讲的涅槃。

那么心经里面讲无智亦无得,那在此地为什么又提一个菩萨涅槃呢?这就是不得已而方便说啊。入了这个境界,诸位要晓得根本智里面没有一念呢。起一个念头,“哦,我有菩提了”,那错了,那你这是迷惑颠倒。这实在是不得已而勉强说这么一个名词。所以我们对这个名相要清楚,但是不能执著,决定不能执著。实在讲,空、有是一桩事情,是一不是二。诸位要几时悟得空有不二了,你就悟这个境界了。

实实在在说,我们今天这个修学的机会,比古人真是来得方便,但是怎么样?我们不会用。你比如说,诸位同修们,现在无论是在家出家,电视是很普遍的,你们有没有天天看电视呢?看电视有没有觉悟到空有不二啊?电视机打开了,你看你面前画面有啊。有是真有,是假有呢?有当体就是空啊,空有不二就摆在我们面前啦!从这里要悟入了,我们现前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山何大地、芸芸众生呢,就是银幕里头现出来的相啊。可是银幕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啦。

这个道理,佛在唯识里面说得非常的详细。我们见的这个相叫相续相,所以它不是真的,它是虚妄的。但是虚妄的呢,它有。虽有啊,当体就是空。所以说有而非有,空而非空。希望诸位天天看电视啊,天天提起这个觉照的功夫。果真要能够提得起来,我相信不久诸位就开悟了。

所以看电视的时候万不可以迷在那个画面上。画面可以看,要晓得当体即是空,从这个里面去看空有不二的道理。那么换句话说,正可以借这个机缘,来修行呢,修不二法门。一法会了,其余的都会了,所以是一即一切呀,一法通达了,一切都通达了。

那么也就是这个理很难讲,就是能证之智与所证之理,因为它是一,所以我们就没有办法说一个能证,说一个所证。心里起一个能证、所证,那就是无明啊,那就不是正智。正智是一切境界清清楚楚,所以是理智一如啊,不起一个妄念呢。那么是不是要修呢?修都是多余的。可不可以不修呢?不修又不能够证得。

修又是多余的,不修又不能证得,这是禅家所谓向上一着啊。我们现前所研究的几部大经,都是圆顿菩萨的境界。那么这个境界,我们可以提出来谈谈,对我们初学的人啊,不能说没有帮助,是有很大的帮助。可是我们修学要脚踏实地,不可以好高骛远,我们才能够有成就。那么这个意思,无论在哪一部经里,楞严虽然说得那么高,它确实是脚踏实地。

为什么呢?本经,它的大主意,教我们什么呢?持戒念佛。你要不相信,把最重要的那个第六卷,你们看看。第六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后面,四种清净明诲啊,是教我们持戒,而观音、势至是教我们念佛。所以楞严经修行的方法,归宗于持戒念佛啊,既使是六祖坛经都不例外。那么像华严,像大智度论,都是在持戒念佛。可见得圆顿大菩萨,他们修学的方法是脚踏实地的。

为什么说修学是多余的呢?此地说了,【元清净体】,元是原来,本来就是清净啊。如果说修了以后才清净,那么这个元字就用不上了。元是原本呢,可见得,不必等待修学,本来就是清净的。

换句话说,一切众生每一个人的因心都是清净,每一个人的本性也都是清净的。所谓迷,所谓染污,通是方便说。真性要果然会迷、会染污,那就不叫真性啦,因为佛法里面讲的那个真的定义,是永远不会变异的。它要是会染,要是会迷,那它就不真啦,不能叫真性了。所以凡是讲到迷惑、染污,你看看,都用什么呢?叫妄啊,不是真的。那么由此可知,无明,它本来就虚妄的,它不是真实的。这个道理啊,在本经第四卷,会有很详细的讨论。

真性,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增不减。心经里面所讲的,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中观论里的八不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自己要明了,要能够相信,更重要的是要直下承当。诸佛菩萨,之所以能修成佛菩萨,就是他有信心,他相信自己有清净心,相信自己本具的菩提涅槃,与十方诸佛一切众生无二无别。他能够信得过自己呀,所以他成就了。我们之所以不能成就,说实在话,我们没有信心,这是很大很大的错误。

佛在楞严会上就是教给我们认识真、妄两种根本。如果要希望成就佛道,必须要舍弃妄本,要取真本做本修因,这个修行最根本的这个亲因缘。我们讲四种缘: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要以这个为亲因缘,那就对了,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都会成就。那么后面这个二十五圆通章里面,二十五位菩萨,代表的就是一切法门。但是他们的修学呢,都是用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都是用这个为本修因,所以各个成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