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处征心 之一 心不在身内!

七处征心 之一 心不在身内!

00:00
13:11

那么后面就解释了: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那么这段经文呢,在此地,自古以就人提出疑问,说这一段文在这个地方把这个问答好像当中隔开了,在这个文章格局上不太理想,应当移到前面的一段。就是阿难祈定,阿难请求佛给他开示妙奢摩他、三摩、禅那那一段的后面,那么文气就很顺了,看起来脉络、章法、结构,那就是井然有条。

古人有这么一个提,有这么一说,但是文字不敢移动,这是从前人念书的态度。指古书里面错解,纵然错解,明明晓得它是错的,哪一句跟哪一句错了,只能够在旁边注一注,这个一句应当在什么地方,或者看到错字了,这一个字应当作什么字,不能把它更改。这是从前人念书啊,对于古籍,他的小心谨慎,这是很有道理的。

能够把古典的东西,完完整整地保留给后代,这是负责任。如果碰到一个狂妄之人,他会改,这个字不对了,他就把它改过来。诸位要想一想,有很多事情啦,不是我们想象的,我们没有到佛菩萨的境界,没有到圣人的境界。那圣人的东西我们看了,这个字在此地不太顺眼,把它改一改;他那个人看了,我看这一句也不顺眼,我也给它改一改。那好了,流传个一二百年呢,面目全非啦,所以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你要认为有哪里不妥当,你可以注出来,不能够更动。

比如说过去有一个人,看到《印光法师文钞》常常引用的“闲邪存诚”,他不晓得这句话的典故,那么一看到这四个字的时候,闲邪,这个字恐怕是错了,他就把它改了,改作什么呢?改作辟邪存诚,邪应当要把它辟开嘛,他就把它改了。人家闲邪存诚是不错的呀,他一改把人家的改错了。他以为印光大师这个字错了,“唉呀,错字太多,好多这个句字都错了,没有一个印刷对了的,”像这样的情形是免不了的呀。

那么这一段呢,我看的时候,是在这个地方太好太好了。这是佛说法的善巧,根本不要挪动,就在此地,特别好。为什么呢?前面这一番问答之后,阿难尊者不懂佛的意思,全盘错了,错了就要责备他啦。责备之前这一番的安慰呀,这是必要的。所以越是重的责备,越要好好的安慰他。所以,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

摩顶是安慰呀,所答的通通错了啊,没有懂得意思啊。那么告阿难以及告大众,阿难不是请求妙奢摩他、三摩、禅那吗?就告诉他:有!有一种三摩提,三摩提是定啊,它的名字叫大佛顶首楞王。这就是阿难所求,而不晓得这个定的名目,不晓得这个名称,佛在此地告诉他:

【具足万行】,这是说这个大定的功德。它是具足万行,就是无量无边的行门都包含在这个大定的里面。只要得这个大定,一切都成就了。

【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

不但释迦牟尼佛成佛是修这个定啊,十方诸佛,是一门超出,就是从大佛顶首楞严王这个门超出来的。换句话说,没有例外的呀,通是修楞严大定。那么『首楞严』,前面经题给诸位说过,翻成中国意思是一切事究竟坚固,这是首楞严的中文的翻译。下面嘱咐他:

【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佛说你现在仔细听。

那么从这个以下呢,给诸位说啊,都是讲的首楞严大定。首楞严大定有没有办法说出来呢?说不出来,而所讲的这个话,句句话与楞严大定有关系。我们要懂得这一层意思,才会在言语文字里面去体会,去开悟啊,所谓是言下大悟啊!如果连这个意思要都不懂的话,那就像阿难前面错答的那样:“眼在哪里?眼在面孔上。心在哪里呢?心在里面。”那就糟糕啦。这样搞法,再搞无量阿僧祗劫,也搞不出楞严大定出来。所以我们要懂得他这是意在言外,句句话都与大定有关系。我们要会听,要会看,不要学阿难。阿难就是代表的一个十足的迷惑颠倒的凡夫,听佛经啊,意思全听错了。好,请看经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那么这个话,就渐渐地提醒阿难了,佛对阿难讲:如同你所讲,身在讲堂里面,讲堂的门窗开着,你可以从门窗看到讲堂外面的林园。而有没有人,在这个讲堂没有看到如来,也没有看到大众,他看到外面的园林了?阿难答复说了:在讲堂里面,讲堂里面都看不到,能看到外面,没这个道理呀。无有是处,就是没这个道理,这是不对的。在讲堂里面,一定先看到讲堂里面,再看到讲堂外面嘛。

【阿难,汝亦如是。】

佛就跟他说了:阿难,你就像这个人一样啊。在讲堂里面不见如来,不见大众,而看到外面,还看得很清楚哩。所以从这个地方,这一句看起来呢,佛前面所问的意思,是意在言外的。阿难没懂,这个地方来点醒他。此地说:

【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那么佛在前面问讲堂、问你能见能知的意思,通在这个地方统统显出来了。能够知的,能够见的是心啊,不是眼啊。阿难就代表那个心呢,能知能见啊,门窗代表的是眼啊。所以在此地把这个意思显出来了,特别着重在灵、明啊,汝之心灵,一切明了啊。说:

【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这个身内就比作讲堂。【尔时】,就是正在这个时候。

【先合了知身内】,对于你身体里面,就像你人在讲堂里啊,应该先见如来、见大众啊。你这个身体里面应该看得很清楚啊。

【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有没有一个人呢,先把里面这个五脏六腑都看得很清楚,然后啊,从眼睛里面再看到外面东西呢?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心肝脾胃比较深呢,在很里面呢,那好,你没有看到。那么

【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

就在这个表面啦,就在这个表皮底下就是的呀,那你怎么也看不到呢?好像在讲堂里面,讲堂那个深的地方你没有看到,靠近窗口、靠近门的地方,你要向门外看的话,你应该先看到了。你怎么也不知道呢?所以问:

【必不知内】,这个必是必定,这是很肯定的一个字。【云何知外?】你要必定不知内,你怎么会知道外呢?

这一番谈话,你看,释迦牟尼佛这番话,转好大一个弯。先从讲堂看这个看那个来作比喻,再把他回归到正题。破他什么呢?心,不在你的身里面啊。眼睛不必破啊,因为那是附属品呢,不重要,重要是在心啊。你不是说一切众生,十类众生,都将这个识心在自己身体里面吗?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讲不通啊。觉了能知,这是心的作用。心果然在身体里面,就应该觉了、就应该能知身体里面啊。如果对内完全不知道,对外面呢,知道得清清楚楚,那么你这个心要是说在身体里头,成了问题,这个话讲不通的。

因为用这么一个大转弯,拐弯抹角地把他的错误指出来,他才哑口无言呢,没有话说啦。想一想,是这个道理,他的脑筋比我们是聪明,转得很快,立刻就想了,心不在内,大概在外头,我的心在外头。为什么呢?对外面看得清楚,里头看不清楚啊。下面一段他就是讲,反过头来了,心在外不在内了,处处找心啊。那么究竟是不是在外面呢?我们在下回分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