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能爱在哪?如何直截了当修根本?

能见、能爱在哪?如何直截了当修根本?

00:00
13:19

那么下面呢,就是先教给他求学的态度,闻法的态度,这说明了,下面就开始问他了,说: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凡是叫着名字,底下的话就很重要。叫着名字,提醒他,“这个话是专门对你说的,你应当特别注意。”这是一切经里头都是这样的。说:

【我今问汝,当汝发心】

这个发心是指他发心出家。前面曾经讲过了,问过他,为什么能够把这个家庭、妻子、儿女、富贵,能够舍弃掉而来出家?那么阿难说是见佛的三十二相,见到这个好相啊,他非常羡慕,也希望修得,这种情形出家的。在此地呢,佛就问他,佛当时没有直接地来问他,当中有这么多的曲折。这个用意很深,那就是帮他建立一个良好的修学态度,一个说听的态度,才能够入得进去。

那么你当初发心,就是发心出家,【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你是用什么见到如来三十二相?你见到之后啊,你就生欢喜心,你是用什么来爱乐的?那么这就是问他,你能见的是什么?能爱的是什么?三十二相是所见所爱。有所见所爱,当然就有能见能爱。能见的是什么?能爱的是什么?佛现在要追究这个问题。我们看阿难尊者的答复: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那么阿难这种答复呢,可以说完全是常情。如果佛问我们,我们也是这样答复的。你用什么看到啊?眼睛看到啊。给诸位说,两岁的小孩都晓得啊。你要问那个两岁小孩,你用什么看啊?我眼睛会看啊。你用什么想啊?我心里会想啊,他准知道他心里会想。阿难尊者也就是如此。

我们再问问这个世间人,哪一个人不是这样呢?人人都是这样的。这有什么错呢?错就错在此地。我们实在讲,能见跟能够爱乐的,咱们都是含糊笼统啊,确实不知道啊,自以为知道。如果自己真的是晓得这个错误了,不知道了,他还得虚心去求学啊,还到处请教啊。不知道,自以为知道了,连那个求学上进的路都给遮断了。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这一段,佛就是进一步在追究他,既然是你眼能见,目就是眼,眼能见,心呢,能够爱乐,那么这个心与眼在哪里,你一定要清楚啊。如果说能见的眼,能爱乐的心,都不晓得在什么地方,那么你的烦恼,你的障碍就去不了。这个话听起来,我们也会感觉到茫然。心,不晓得啊,心就在里面嘛,眼不就在脸上嘛。我们的尘劳烦恼断了没有呢?没有断,天天增加,一天比一天烦恼。

佛给我们说了,你要真正晓得你眼在哪里、心在哪里呀,你的烦恼就没有啦,我们实在不知道啊。真明白了是佛菩萨啊,什么问题都解决啦。佛唯恐我们对这个意思还不能够体会,下面再举一个比喻给我们说: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比喻比较好懂。比喻一个国王现在被外面贼所侵扰,那么国王就派了兵去讨伐去,派出去这个军队,他一定要晓得贼在哪个地方,他才能够去讨伐、去平息。如果说那些贼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那么那个兵也无能为力啦。这个地方把国王比喻作我们的本性,把那个贼比作尘劳烦恼,包括了心与目,这都不是好东西。发兵,兵是什么呢?兵是观照般若。你要把这些贼找到,他在哪里呀,才能够降伏他。所以后面这几句话,世尊直截了当地给阿难点出来,也就是给我们点出来,我们现在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状况。

【使汝流转】,就是流转生死轮回。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有出头的日子呢?谁叫我们流转的呢?

【心目为咎】,眼看了,心里就爱,就起贪心了。看到不顺眼的,就生嗔恨心啦,所以这个心跟眼不是个好东西呀。那么我们要想研求无上菩提,从哪里下手呢?首先要认识心与目不是好东西,要认识它。然后要找到它,它究竟在哪里?我们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要不从这个地方下手,那麻烦就多了。

会学佛的人,他是抓到了根本,从根本学,成功快啊,不浪费时间;不会用功的人从枝末学,浪费许许多多的时间,还不一定有结果。好像我们砍树,会砍树的人啊,从根把它锯掉,连根把它拔掉,整个树就解决了,马上就搬走了。不会伐树的人怎么样呢?先摘叶子,一片一片地把它摘下来,装起来。然后再把那个小枝一节一节地把它砍下来,再砍到那个根,挖到那个本。你想想看不累死啦。

我们听了不要笑啊,我们就是这么干法儿啊。就在枝枝叶叶上搞啊,永远搞不清楚,为什么呢?这边叶子通通摘光了,那一边生了。再到那一边把它摘了,这一边又生了。为什么呢?根没有断嘛。我们这样搞法,不晓得搞了多少个阿僧祗劫啦,现在还是烦恼重重,那就是什么呀?我们就干的寻枝摘叶,这里摘光了,那边生了,那边枝子摘了,这边枝子又生了,所以不能成就。

今天佛在楞严会教我们怎么做呢?刨根。枝枝叶叶一概不要理会它,没有关系,你只要把根刨起来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个快啊,真正有成就。交光法师在本经里面,他所提到的这个征心呢,说本经里面讲征心呢,只有两段经文,那么这个地方是一段:

【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诸位要记住,心是根本,目在此地是陪衬的话。这两个字一个是宾一个是主,着重在心,不着重在目。古德讲楞严经里面有七处征心,而交光法师认为征心只有两处。实际上来说,说两处没有说错,说七处也能说得通,所以我们不必要斤斤较量文字。七处征心是征心之所在,两处征心是征问心之体相,因此说两处说七处都能说得通。

我们读古人的注疏,乃至于读佛的经文,最好啊,不要受他的拘束,我们才能看到真正的东西。如果受它拘束了,不但真相见不到了,反而为它所束缚,那就是像那个法达禅师讲的「迷时法华转,悟时转法华」啊,我们迷在经文里面,迷在祖师注疏里面,我们为他所转呢,苦不堪言呢。悟了的时候,那就转经啦,也转注解啦。所以这个关系于迷悟。

那么当我们没有开悟的时候,我们要依靠注疏,虽然依靠注疏,不要执著注疏,要知道注疏只提供我们做参考而已。初学讲经我们要依靠注疏,为什么呢?学讲。我们采取一家的注疏,等于说我们代某法师说法。你比如说,要是我们采用交光法师的注子,我们就是代表交光法师说法。完全、自始而终用他的注解,不能够搀别的注子到里面去。因为我代表交光法师说法,我总不能说代表他了,又去代表别人。代表张三再代表李四,那就讲得混乱了,思想、体系那都乱了,这个是不可以的。

就是自己没有开悟之前,我们就代表一个人。譬如讲楞严经,我第一次讲啊,我用交光法师的注子,我代表他老人家讲。第二次讲,我换个注子,我用《长水疏》,我代表长水法师讲。这行!可不能两个合在一起讲,那就会打架了,那就会出乱子。要懂得这个道理。

等到你自己悟了啦,就不必要了。悟了之后就怎么样?佛的意思你能够懂得一些,你能够像开经偈里面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的真实义你能够解几分,你就可以说几分。能解一分你就说一分,这个一分的味道比代古德讲的那个味道要浓厚。因为你代别人讲的,到底是隔一层,自己悟得的时候,这个境界亲切,它不相同。

因此,佛法重在悟入啊。所以我们读到这个古德的注疏,尤其是楞严经,这是古大德这个注解各人都有成见,彼此有抵触,有排斥,我们千千万万不要卷入他这个漩涡里头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