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看经文: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这一段就是委曲之相。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去答复他,先要说这些人情?这就是俗谛呀。为什么呢?他问的这个是一乘法,是无上的大法,这是很难得的,因此开示也不容易。这样的大法开示,如果要是粗心大意给它疏忽掉了,那对于佛陀是太辜负了。为了要使阿难真正能够接受,在没有开示之前,先要把他带到一个学习最优良的条件之下。换句话说,培养他能够接受大法的条件,而后开示才不至于空说啦。我们读经不一定说是,哦,佛那些开示我们要记住,这些教诫我们往往都疏忽掉了,哪里晓得这些太重要了。我们读经不能开悟,不能得到受用,就是因为没有具足前面的这一些有利的条件呐。这是我们看经不会看,听经也不会听啊,讲经也不会讲啊。
首先说明彼此关系,这是教什么呢?教阿难以及大众,在会的,不但是阿难,大众还多得很呢,先要建立信心。佛没有虚语,佛对于我们真正的慈爱,佛的爱心是平等的,是不二的。我今天上午讲华严经的时候,给诸位说过。我举昨天在学校里讲的一个例子,佛救人,佛杀一个人,杀人跟救人是平等的,是真正慈悲的流露,是救护一切众生。不要说他,哦,杀他,惩罚他,那个不是爱他。那错了,是爱他,是悲心,是平等心,是真正的慈悲。我们凡夫看不出来。凡夫是什么?凡夫着相啊,只在表面上计较,而不知道佛菩萨用心之苦啊。他是在教化啦,是叫众生得利益。这在大乘经里面许许多多的例子,我们佛法里面讲,叫作公案、因缘呢。那么我们暂且不谈,请看经文里面所说的: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
这是安慰他的话,因为阿难在前面一开端,就请教“无上菩提的最初方便”。经文呢,我们还没有读,我在这里给诸位透一点消息,最初的方便是什么?最初方便在理解呀。如果是对于教理是一窍都不通,凭什么修行?一句阿弥陀佛,你说哪个不会念?
给诸位说,一句阿弥陀佛会念的人不多,太少太少了。会念的人,这一句阿弥陀佛,与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情与无情,通通感应道交。试问问,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有这个力量吗?这不是想象。所以我说那个观想,现在人哪里会观想呢?他不懂教理,他凭什么观想呢?他不是观想啊,他是用第六意识在打妄想,那哪里叫观想呢?
楞严经就是最初方便,最初方便就是你要认识哪是真哪是妄,首先要认识这个。“好!真,我也认识了;妄,我也认识了。”有没有认识呢?没有认识。为什么呢?真妄不二才叫认识。你还有真,还有妄,这是妄念啦,不简单啦。认识之后,才谈得上用功啊,谈得上修行啊。所以现在一些学佛的人,不肯研究教理,而且还毁谤教理,说人家研究的是说食数宝啊,那个有什么用处啊?开口空说话而已,还加以毁谤,还加以排斥,自己不肯干,还阻碍别人,这是无量无边的过失呀。
那么也可以说,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天天不断地讲经说法,为了什么呢?为了最初方便。正如同我们自己有志愿,踏进社会去服务。我们从哪里去下手啊?从读书下手。你志趣在哪一节,你就得学哪一门学问,从求学下手啊。佛住世的时候,四十九年所示现的是教学啊。理论会了,方法会了,怎么样用功是你自己的事情,用不着别人教,也用不着别人领导,也用不着别人督促。自己就会了!所以要紧的是在教学,经论里面所说种种方法,那是教学的善巧,拿今天来讲,就是教学法。
阿难可以说是,一直以来都是走错了路,迷失了方向。这一下想问真正的大道,佛要责备他,责备他什么?你一直以来,你路走错了,方向走错了。这种责备对阿难来说是很重的打击,所以在将要责备之前呢,先好好地安慰安慰他一下,这个就是善巧方便呀。为什么呢?这样一安慰,再责备他,他能承受得了。那么再责备的时候,他能够觉悟。所以先说说他们的关系。
【汝我同气】,汝是指阿难,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同气,同一个气分,他们是堂兄弟,就是叔伯兄弟。阿难的父亲跟释迦牟尼佛的父亲是亲兄弟,他们关系是唐兄弟,同一个祖父啊,是同气呀。【情均天伦】,天伦是亲兄弟,虽然不是亲兄弟,是叔伯兄弟,很近,等于同胞一样啊,先叙述有这么深厚的关系呀。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这个发心,是指发心出家。这就是问他,发心出家的动机。你是为什么发心?这个发心的动机很重要,可以说发心出家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世间最重的恩爱,无过于父母妻子,你能够把父母妻子舍弃掉了,跟佛出家,这是什么样的力量使你下了这个决心的?就是你在佛法中见到什么好处,你才肯这么做?这是确确实实的。如果在佛法里头的殊胜我们并没有见到,就出了家了,这叫迷惑颠倒。
所以我看到现在有很多年轻的学佛的这些同修们,还受过高等教育,这些大专学生。学佛没有几天呢,佛的道理并不懂得,可是礼节很周到,他会拜佛,见到法师也会顶礼,哎呀,难得,实在太难得了,比我强多了。我学佛学了三年,才肯跪下来拜一拜呀,难得不得了啊。那是什么呢?把这个道理搞通了,有道理,应该要这么做。道理没搞通,叫我跪下来去拜佛,办不到。我有我的看法,有我的想法啦。
这种见面这是礼节。礼节,中国人的礼节跟外国人的礼节不一样,古礼跟今礼不一样。从前老百姓见了皇帝三跪九叩首啊,现在我们见到国家元首三鞠躬啊。我们是现代人,又不是古人,我是中国人,又不是印度人,我为什么用他的礼呀?!所以我在见到佛像行三鞠躬礼,就是我的最敬礼了。叫我去拜,办不到!你们去拜吧,我不笑话你已经很好了,我不肯干呢。等到我把这个理搞通了,我才肯拜。
现在的这些人并没有搞通,他就会拜,哎,比我强啊。什么事情没搞通就相信,那叫迷信啦。佛法的道理一无所知就出家,那怎么可能办得到呢?决定办不到。我学了七年,下决心出家了。因为什么呢?值得!一切法里面去比较比较,确实是值得。出家干什么呢?弘扬这个法门,这个法门太殊胜了,太好了。很可惜世间人啦,对于佛法误会太深,知道真相的太少。所以出家的时候,该问问你出家的动机是什么?这个决心是怎么下的?
佛在此地问阿难,那么阿难说实在话呢,并不是把佛法的道理搞通了,他很羡慕,出了家了,不是的。他是什么心出家的呢?是贪心出家的。贪什么?贪佛的相好。你看底下: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啊,唉呀,这个“好相”啊,大概不是父母生的呀,一定是他修来的,我也要这么“好相”。贪心啊,换句话说,他是迷,他不是觉。这就所谓是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呀。他发的心不真,所以他的障碍重重,他没有办法脱离魔障啊。底下几句话那都是形容词,实在讲,没有什么太重要的,都是形容佛的相好光明。所以他讲: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
欲爱就是父母所生之身,当然佛的身体也是父母所生的,可是虽是父母所生,但是佛今天这个法相的庄严,当然与他这个修行的功德有关系,不能说没有关系。那么他看了这个相的时候,希望自己也能够有这样的相好光明,所以啊,他下了决心出家修道,跟了佛出家了。那么在佛门里面出家,像阿难这样的这个动机啊,不只阿难一个人,也不在少数。这就是佛法里常说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
所以菩萨修行圆满了,三大阿僧祗劫圆满了,这住等觉位。三大阿僧祗劫圆满,这是法云地的菩萨,就是十地菩萨。然后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来修相好光明,那就在等觉位上专门修相好。我们要问了,那佛不是着了相了吗?佛不是着相,佛是什么呢?准备度众生。准备度众生,这个相貌要不好,入了大众,一看就讨厌了,这丑八怪,就讨厌了。你有什么样的学问,好方法想传给人家,人家不爱听啦,走啦。所以佛懂得众生的心理。众生哪一个不爱美呢?所以佛在世间天下是第一的美男子,人看人爱。那个不想听佛法的,不想学佛的,看到他了,也舍不得,要跟他亲近亲近啊,也接近接近,不知不觉也就学啦。所以这个方法是接引了无量无边的众生。那么佛修的相好光明可见得不是为自己,是为了接引众生的方便。我们也要广结人缘呢,没有法缘,没有相好,弘法利生是障碍,这是确确实实的话。
编号012-b/133–如来答定破妄显真
相好从哪里修呢?给诸位说,从忍辱里面修,从慈悲里面修。忍辱、慈悲是外表的,单单从外表上修,还是修不像啊,要表里一如,所以要从内心里面修。内心修什么呢?内心修平等,修清净,所谓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内心清净平等了,表现在外面呢,自自然然是忍辱、是慈悲。那个忍辱慈悲不是装的,自然的流露啊。你看那个外面看相算命的,他都会跟你讲,相随心转。所以我们要修相貌从哪里修?修心。相随心转的,心平等了,心清净了,自然是慈悲的相,自然是人人见到,人人欢喜之相。这个对自己实在讲是无关紧要,因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是要从接引众生来讲呢,那太重要了。这就是给众生第一个印象,一定要好,一定要叫众生欢喜心。
这是讲到这个地方呢,我们附带地提一提。凡是学佛的,我们是为众生,大乘佛法不为自己,为一切众生。为一切众生着想,我们应该要修学啊。那么阿难呢,他不是为众生,他是为自己。哎呀,佛这么好的相,我也要有,这是私心呢,差就差在这一点。他不是为众生,他是为自己,自私自利呀,这个才招到魔障了。
所以入佛啦,最好是把道理先搞清楚,然后再发心。这样当然障碍是比较上多一点,可是你一发心就不会退转。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我一出家就讲经。什么时候学的呢?在家学的。能够上得了台了,讲几部经了,为什么呢?出家就弘法了。出家再学,我这个心都放不下,没有学成就出家,我认为为时过早啊。学成了以后再出家,所以出家以后是属于进修的教育,而不是养成教育,是教学相长,不是一味在求学。所以有许多同修想出家,来问我,我都是告诉他这个原则,最好是把教理都通达了,能够讲经,能够讲得像样了,讲得人欢喜听,再发心出家。出家就利益众生,弘法利生。如果不弘法利生,学佛跟在家没有两样。在家人可以开悟,在家人也可以成佛,那何必要出家呢?
出家人跟在家人所不同的,就是出家人他是代表佛门里面的师范,就是代表老师的地位。你看你一剃了头,人家就称你法师。称你法师,当你老师,老师就要上课啊。如果你在一个学校里面,从来也没有上过课的,人家叫你老师,自己也觉得很难为情呀。为什么呢?名实不相符啊。名实相符了,当之无愧呀;名实不相符,我们愧对这个好名声啊。
在从前,确确实实都是在通达之后才出家的。到晚近,丛林里面才有小沙弥出家,童年出家的,那出家了干什么?出家跟着老师修学,从基本的教育来学起,由寺庙负责来培养。可是今天这个时代又不一样了,今天我们这个寺庙里头对于培养出家人,可以说责任已经没有尽到了。那么我们真正要想发心有成就的,弘法利生的,最好是先学成了再出家。那么这是就现前环境来说。
南无阿弥佗佛,感恩菩萨宣讲!
深入浅出,妙不可言!
法师法布施,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佗佛,感恩菩萨宣讲!
很有触动!
讲的是最好的经!讲的是最好的法师!佛祖再来!菩萨显身。
寻道有声 回复 @听友402704388: 感谢您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