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是《庄子》外杂篇中,风格和思想与《内篇》七篇最为接近的一篇,也是《庄子》最脍炙人口的篇章之一,其灵动与壮阔同在,浪漫与思辨并存,实为难得的佳作,让我们去好好欣赏一番。
秋汛时节,大小河流的水灌入黄河。水势之浩大,两岸、沙洲之间一片苍茫,分不清是牛是马在那里活动。于是河伯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拥有天下最壮美的一切。
但当他顺着水流往东走,来到无边无际的北海时,他这才收起了得意的神情。他仰着头向北海若感叹道:“俗话说,听闻许多道理,认为谁都不如自己,说的就是我这种人。而且,我之前听说别人小看仲尼的见识,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这无穷无尽的海洋,才真是开眼了。我如果没有到您这来,恐怕要永远贻笑大方了。
北海若说:“井底之蛙,无法跟它谈论大海,这是因为它受空间的限制;夏天的虫,无法跟它谈论冰雪,这是因为它受时间的限制。浅陋的书生,无法跟他谈论大道,这是因为他受礼教的束缚。如今你从河边来到大海,明白了自己的浅陋,我就可以跟你讲讲大道理啦。天下的水域,没有比海洋更辽阔的了,千万条江河不停地汇聚到那里,但海洋永远不会盈满;海水不停地往尾闾这个地方泄流,却永远不会空虚;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干旱还是洪涝,海洋都丝毫不受影响。海洋的容量,比江河不知大了多少,但我从不认为自己了不起。我从天地那里获得了形体,从阴阳那里获得了生气,我在天地间,就像一个小石头在泰山之上,只会自以为小,又怎么会自满呢?想象一下,四海在天地之间,不就像一个蚁穴在大泽之中吗?一个国家在海内,不就像一粒米在仓库之中吗?世间物种千千万万,人只是其中一种;人类聚集在九州,到处种植粮食,舟车四通八达,个人或一群人只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和万物相比,不就像是一根毫毛在马的身上吗?五帝所运筹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能人所操劳的,其实不过如此。伯夷辞让王位以获取声名,仲尼谈论修齐治平以显示渊博,他们自以为了不起,不就像你一样吗?”
河伯说:“那么我以天地为大,以毫毛为小,可以吗?”
北海若说:“不行。世间万物,从空间上看,是无法穷尽的;从时间上看,是永恒变化的。所以,不存在固定的区分,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和终结。所以呢,拥有大智慧的人,不以小为小,不以大为大。对于遥远的过去和未来,不会感到苦闷,对于切身体会的当下,也不会刻意强求。有所得到不会欣喜,有所失去也不会忧愁。不会因为活着而雀跃,也不会因为死亡而悲恐。一个人所知道的东西,远远比不上所不知道的东西;一个人存活的时间,远远比不上未存活的时间。由此看来,又怎能认定毫毛就是最小,天地就是最大呢?”
河伯说:“别人说,最精细的东西没有形体,最宏大的东西没有外围,是真的吗?”
北海若回答:“以小的视角去看大的东西,是看不全面的;以大的视角去看小的东西,是看不清楚的。所以各有所偏,这是情势所决定的。所谓精和粗,是对于有形的东西来说的;无形的东西,就是小到无法分辨了;没有外围的东西,就是大到无法计算了。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是粗大的事物;可以想象的,是精微的事物。既无法言说,又无法想象的,则根本不适用粗大和精细的概念。
河伯说:“那么如何判断一件事物的贵贱和大小呢?是从事物的表面,还是从事物的内在呢?”
北海若说:“从大道的角度看,万物本无贵贱;从万物本身的角度来看,都是自以为贵而他物为贱;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贵贱不在自己,而在别人眼中;从差别的角度来看,顺着事物大的一面去判断,则万物都是大的;顺着万物小的一面去判断,则万物都是小的。天地可以像一粒米一样小,毫毛也可以像一座山那样大。如果从万物的功用去看待,顺着事物已有的功用去判断,则万物都有功用;顺着事物没有的功用去判断,则万物都没有功用。没有东就没有西,有和无相反相成,知道这一点,功用的区分也就明白了。如果从取向的角度来看待万物,顺着对的一面去判断,则万物都是对的;顺着错的一面去判断,则万物都是错的。就好比唐尧和夏桀,都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的。
北海若接着说:“从前尧舜因为禅让而登上帝位,而燕王姬哙和燕相子之,却因为禅让遭到灭顶之灾;商汤和周武王因为争夺而称王,白公胜却因为争夺而灭绝。由此可见,无论是相让还是相争,无论是唐尧还是夏桀,所谓的贵贱,取决于不同的时间与条件,并非一成不变。”
北海若继续说:“栋梁之木可用来冲撞城门,却不能用来堵塞小洞,这是因为器用不同;骐骥骅骝这些宝马神驹,虽能一日千里,但抓老鼠却不如狸猫,这是因为技能不同;猫头鹰虽然能在夜间捉跳蚤,看见秋毫之末,但一到白天却似眼瞎,看不见山岳,这是因为秉性不同。
人总爱说:为什么不学习对的而抛弃错的,效法治世而抛弃乱世呢?这是不明白天地的道理、万物的实情,才会说出的话。就像只接受天不接受地,只接受阴而不接受阳,显然行不通。这样的话说个不停,不是愚蠢就是瞎说。帝王禅让或继承,因时而异。不合时宜,违逆世俗的人,就被称为大逆不道;顺应时代,合乎世俗的人,就被称为仁人义士。河伯,沉默吧!你哪知道怎么去区分贵贱和大小呢?”
河伯说:“可是,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呢?我该怎么去拒绝、接受,或者去取舍呢?”
北海若说:“站在大道的角度看待事物,什么贵什么贱都是互相转化的。不要认死理,跟大道拧着走。怎样算多怎样算少,也都是不断消长的。不要固守偏见而行,与大道错过。心胸要像这四方的空间一样无边无际,包容万物,没有任何偏私。大道没有始终,万物的生死只是大道的体现,不要自恃一时所成。时间不可挽留,万物的形态不会固定。此虚彼盈,此消彼长,这里结束那里就开始。事物产生之后,如快马奔驰般急速变化,一刻也不会停止。何必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呢?万物本身就在运动变化着啊!”
河伯说:“那么为什么还要重视大道呢?”
北海若说:“知晓大道,就能通达事物的道理,通达事物的道理,就懂得随机应变,懂得随机应变,也就不会让外物侵害自己。得道之人,火不能烧,水不能淹,寒暑不能侵扰,禽兽不能伤害。并不是说他们能对抗这些东西,而是说他们能观察自己的安危,并且能在福祸之中保持安稳的心态,能够谨慎地进退,也就没什么能够伤害他们。所以说,天道是内在的根源,人为是外在的表象,真正的德在于遵循天道。明白一切人事,本源是天道,那就能够自得无碍,就能够进退、屈伸自如,返回大道的中心,领悟极致的真理。”
河伯说:“那什么叫天然,什么叫人为呢?”
北海若说:“牛马四条腿,这叫做天然;把辔头戴在马头,缰绳穿过马鼻,这就叫做人为。所以说,不以人为毁灭天然,不以造作毁灭性命,不因贪欲追求虚名,守住自然的天性,这就叫返回最初的本真。”
至此,河伯与北海若之间的长篇对话,被画上了句号。作者借此,将我们的视野,拉向了无边无际的境域中,从而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在不停的变化,时间在不停的流逝,而人的认知是受条件限制的,具有主观性、随意性、目的性和不确定性等等特征,因此对于事物的判断都是失真的。正如那些自以为大、自以为多、自以为贵的世人,只是沾沾自喜于虚假的美梦罢了。而归根结底,世间万物,虽各有各的天性,但都是大道的体现。只有大道本身是绝对的,是永恒不变的。唯有遵大道而行,才能应变无穷,不被外物所伤害。所以,最后作者总结道: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而这,也正是整篇文章的主旨所在。接下来,作者又列举了几则寓言,为我们进一步阐发该主旨,使文章形成分总分的大体结构。
先看第一则寓言。
独脚兽羡慕千足虫,千足虫羡慕蛇,蛇羡慕风,风羡慕眼,眼羡慕心。
独脚兽对千足虫说:“我用一只脚跳着走,实在比不上你。你怎么能用那么多脚走路呢?”
千足虫说:“我只是自然行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能这样。”
千足虫对蛇说:“我用那么多脚走路,却比不上你没有脚快,怎么回事呢?”
蛇说:“这是天然的机制,改变不了的,我哪用的着脚呢?“
蛇对风说:“我用身体走路,还有形迹。你呼呼一下从北海吹入南海,没有一点形迹,为什么呢?”
风说:“的确是这样,我能够呼呼地从北海刮到南海,但是呢,手指、脚踢我做不到啊。不过呢,吹折大树,吹翻房子,倒是只有我能做到。所以,以做不成众多小事为代价,成就大事,只有圣人能做到。
这则寓言中,无论是独脚兽还是千足虫,蛇还是风,其本能都是出于天然。作者借此阐发“无以人灭天”的主旨。
下面是第二则寓言。
孔子来到卫国某地,被当地人包围了好几层。但孔子仍抚琴唱歌,若无其事。子路进去见孔子,问道:“先生怎么这样快乐呢?”
孔子说:“来,我告诉你。我不想让自己陷入困苦很久了,但免不了嘛,这是天命啊;我希望自己通达很久了,但得不到嘛,这是时运啊。尧舜时代没有穷困之人,不是因为人们很有才智;桀纣时代没有通达之人,不是因为人们没有才智,时代的客观情势是那个样子的嘛。在陆地上行走而不躲避虎豹,这是猎人的勇敢;在水上行走而不躲避蛟龙,这是渔夫的勇敢;知道穷困与否是天命,通达与否是时运,遇到大的困难却不惧怕,这是圣人的勇敢。仲由你休息去吧,我的命运是被安排过的。”
不一会儿,一位将官进来,道歉道:“我把你错当成阳虎了,所以把你围住,我们这就撤退,实在抱歉。”
这则寓言中,孔子身处困境,却若无其事,作者借此说明,人的命运与大道相通,在不可奈何的境遇中,应该保持安然的心态,也就是“无以故灭命”。来看第三则寓言。
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了两位大夫去见他,说:“劳烦先生处理国内政务。”
庄子持着鱼竿头也不回,说:“我曾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国王用丝巾把它包裹起来,放在竹盒子里,藏在庙堂之上。请问这只龟,是宁可死了,留下一把骨头享受尊贵呢,还是愿意在泥里面摇尾巴呢?”
两位大夫回答:“宁愿在泥里面摇尾巴。”
庄子说:“那么请便吧!我要在泥里面摇尾巴。”
第四则是类似的故事。
惠子当了梁惠王的宰相,庄子准备去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周此次前来,恐怕是想取代你呢。”于是惠子很紧张,在国内搜寻庄子,搜寻了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字叫做鹓鶵,你知道吗?鹓鶵这种鸟啊,一路从南海飞到北海,没遇到梧桐树它不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喝。猫头鹰抓到一只腐烂的老鼠,遇见鹓鶵从上面飞过,它抬头发出恐吓的声音驱逐鹓鶵。如今你因为宰相这个职位而来恐吓我吗?
以上两则寓言中,庄子拒绝世俗虚名,保持心灵世界的逍遥自由,正对应了“无以得殉名”的主旨。来看最后一则寓言。
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鱼儿悠哉游哉地游出来,真是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知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知我不知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当然也不是鱼,所以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很明显嘛。”
庄子说:“请回到最开始。你问我‘你怎知鱼的快乐’,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才会这么问嘛。那么我现在告诉你,我是从桥上知道的。”
最后这则寓言中,惠子站在世俗逻辑的角度,认为庄子无法知道鱼儿的快乐。而庄子与鱼儿共情,在自己自由快乐的同时,也真切的感受到了鱼儿的自由快乐。最后看似诡辩,却有一种孩童般的率真与可爱,正突出了文章“反其真”的总主旨,也为整篇文章画上了句号。
不用羡慕别人,活好自己
讲得妙!
讲得好!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
自然与人为相互尊重成全
第三个对话怎么不完整呢?
👍👍👍
讲得最好的
解惑了
讲的真好,每天慢跑时听着跑,给我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