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自由职业后,我把自己的事情分为两类:
1,用深度生产力时间做的事情
2,大量“顺手就能做好”的事情
大多数讲效率的文章书籍都会强调第一种,但其实我们每天能使用的深度注意力时间非常有限(超过3小时就很容易透支并带来反噬);
第二类事情反而有很多的开发空间,多安排一些做起来不难,但对大目标有利的事情。这样一天下来不会特别累,且富有成效。
第二类事情的关键在于合理地分解一项工作(把大的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离散的、具体的、有序的任务),比如卡片笔记就是把写作分成了阅读-发展想法-写作;
这里面还可以添加很多《微习惯》,我就通过多次的1分钟的微运动(就是最简单的开合跳、深蹲、蹬台阶选一个),极大的提升了每天的学习精力。
大部分都是顺手就能做好的事情
带来的好处却是巨大的
///
1,专注与你当前情况产生共鸣的书籍
——
我现在读书特别挑,大致流程是这样:
1,先花10分钟看书名、目录、序言,看看是不是自己需要读的书;
2,只要是有些兴趣,就会从头开始看,但大部分书都会在开头看了10多分钟后还找不到感觉,我就会开始返回目录,选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小标题开始看;
3,有兴趣的小标题也不太读的进去,就会先放弃这本书;
4,实在放不下这本书的知识点,就跑去豆瓣或者找听书解读版,用十几二十分钟,快速看完这本书的核心知识点;
5,只有极少的书,从开头开始就被吸引,一口气读完,这样的读书过程超级享受。
以前,我花费了太多时间在那些看不下去的书上了,这样读书太累了,最后也读不了几本书。
现在我会用1~4的步骤把大部分不适合的书快速剔除掉,把宝贵的阅读时间用在那些读了开头就不舍得挪开眼睛、可以一口气读完的书上。
2,谈话总是流向令人惊讶的方向
——
一个人学习难免苦闷,且很难突破自己的「知障」,但与有「智性」的人对话,不但趣味无穷且充满启发。
就像许知远说的,好的谈话总能相互触及到各自原本未知的地带。
自由职业之后我一直强调,每周都要有几个可以深度交谈的伙伴,不但愉悦心情,且能让自己保持真正的进步。
最近在尝试组织一些线下的讨论活动,6个人以内,保证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讨论,并且要求每个人都是带着课题过来,保证谈话质量。
等疫情过后开始推动,感觉好的话再转移到线上,这会是我今年很重要的一件事。
3,重复传播是谣言和假新闻的助推器
——
这几年具有公信力的媒体越来越凋敝,谣言越来越难以被制止。
每次热搜事件总会经过多次反转,最初群情汹涌最后发现反而成为恶人的帮凶,很多事情到最后也不知道真相如何。
但越是这样,越要停止传播谣言,在真相未明之前,尽量相信「具有调查能力」的记者、新闻平台、官方通报,不去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克利尔重复定律(Clare’s Law of Recurrence):相信某个想法的人数,与该想法在过去一年中被重复的次数成正比,即使该想法是明显错误的。
作为无法真正介入调查的围观者,停止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是最正确的做法。不然即使官方通报了真相,还会出现谣言满天飞,根本澄清不过来的现象。
4,环境让我们随时处在竞争中
——
环境让我们「随时」处在竞争当中,这是我们面临无穷焦虑的根本原因。
忘记是谁说的,竞争是一个被夸大的品质,竞争的确带来了一些发展,但它破坏性的一面被遮蔽了,竞争应该在规定范围内发挥它的作用。
在工作中保持适度的竞争,其它时候,遵从自己的内心,怎么愉悦舒服、怎么能让自己的能量恢复怎么来。
自由职业后,除了早上的3个生产力小时会努力要求自己做事,其它时间全部用来滋养自己,同时远离一切教唆着竞争那套东西的信息。
之前说过,把所有社交媒体软件物理隔绝之后,每天心情超好。这就是我在建立真正让自己放松下来的环境。
5,缓慢的、持久的、有纪律的努力
——
如果我建立自己的哲学,排在第一的肯定是:持续的做 ,我搜集了无数这方面的信念,也写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文章。
每次我坚持不下去、或者担忧未来的时候,都会笃定地告诉自己,每天做,坚持2年3年,一切都会好到现在的你无法想象的好。
刚好这周看到佩雷尔的一条Twitter:
△上面的配图是MKBHD(一个现在在油管上有1500万粉丝的创作者)第100个视频,画面很糊而且全程就是对着镜头讲话,非常粗糙。
现在他的视频是这样:
画质变成了4k,且有非常棒的图示特效
很早之前我在一起周刊发过类似的观点:
类似的事情不断发生,且会越来越多。
6,工作与家庭、健康的关系
——
生动地说明了工作和家庭、健康、朋友及精神生活的区别,相信大家看完肯定会让以后的生活重心有所转变。
非常喜欢卡卡的声音
NO卡卡 回复 @爱撸猫的Ali: 谢谢A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