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其成。我们看小说《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的神奇智慧都钦佩不已。尤其是对诸葛亮借东风这个故事都记忆犹新。话说周瑜为破曹军,心腹搅痛,时复昏迷。心中呕逆,药不能下。诸葛亮前来探望,说:“连日不晤君颜,何期贵体不安!”周瑜曰:“人有旦夕祸福,岂能自保?”孔明笑曰:“天有不测风云,人又岂能料乎?”瑜闻失色,乃作呻吟之声。孔明曰:“都督心中似觉烦积否?”瑜曰:“然。”孔明曰:“必须用良药以解之。”瑜曰:“已服良药,全然无效。”孔明曰:“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瑜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当服何药?”孔明笑曰:“亮有一方,便教都督气顺。”瑜曰:“愿先生赐教。”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周瑜曰:“此都督病源也。”瑜见了大惊,暗思:“孔明真神人也!早已知我心事!只索以实情告之。”乃笑曰:“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孔明曰:“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坛……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何如?”瑜曰:“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这里,不可迟缓。”孔明曰:“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瑜闻言大喜,矍然而起。便传令差五百精壮军士,往南屏山筑坛;拨一百二十人,执旗守坛,听候使令。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孔明嘱付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却并不见有东南风。……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这一段描述生动形象,一波三折。当然这只是小说的描写,是杜撰的。按照史书《三国志》的记载,赤壁之战的主力,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那么究竟能不能借来东风呢?其实我们从民间流传的两个歇后语就可以看出来: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我们先不管是谁借东风,就说借东风这一件事,显然不是人为向老天借来的,也不是用法术呼风唤雨来的,而是预测到了这一天夜里会有东南风。那怎么才能具备这种预测能力呢?其实说简单也简单,只要能做到四个字就可以了。哪四个字?就是“极深研几”。
我来深入讲解“深”、“几[jī]”。
什么是“深”?什么是“几[jī]”呢?东晋易学家韩康伯注:“极未形之理则曰深,动适微之会则曰几。”意思是穷尽隐藏的道理就是“深”,发现微小的机会就是“几”。这个“几”太重要了,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几微,就是细微、细小;第二个意思就是时机,“几”通“机”时机、机会。连在一起,“几”就是细微的时机、征兆,处于刚刚萌芽的之时,在有无之际,若隐若现,稍纵即逝的时机,是一种征兆,抓住这个细微的征兆就是时机。有一点需要强调是《易传》特别强调这个“几”,强调要从细微处入手,要“知几”,《系辞传》说:“知几其神乎!”知“几”就有神妙的力量。“……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知道了“几”就知道事物变动微小的征兆,所以“君子见几而作。……君子知微知彰。”发现这种征兆,这种苗头,立刻就要行动。这样就可以达到“知微知彰”。就是从小的地方,小的征兆,细微的征兆,刚刚萌芽时的兆头,知道了之后就把它抓住,变成一种机会,以后可逐渐往大的方向推广就能成就大业。如果这个征兆预示着未来是好的结果,就抓住这个征兆,就变成时机,推动它发展壮大。如果这个征兆预示着未来是危险的结果,那就要马上阻止,加以遏制。
举一个例子,当年商纣王使用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商纣王的大伯)一见就叹息,箕子马上预测到商朝很快将亡国,纣王将会被推翻,落个悲惨结局。为什么箕子从纣王用象牙筷子这件事就能做出这种判断呢?在普通人看来用象牙筷子算不了什么大事,但箕子却从这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上看到了商纣王荒淫奢侈的苗头,纣王又不听别人劝告,久而久之,必遭大祸。这就是见微知著。这个故事记载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纣为象箸[zhù]而箕子唏。”箸就是筷子,唏就是叹息。是箕子见到纣王用象牙筷而对商朝即将灭亡的叹息,这就是“极深研几”“见微知著”。
为了强调《易》的“极深而研几”的作用,《系辞传》接着用了三个“惟”说明:“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只有穷尽了深奥的道理,所以才能通晓天下的心志;只有研判了极其微妙的征兆,才能成就天下的事务;只有通晓了事物的神妙变化,才能不需要急速却能很快成功,不需要去行动就能达到目的。
最后孔子赞叹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这是对开头的呼应。《周易》这一章开头讲了“四道”道理、道路,就是“辞、变、象、占”。就是说《周易》的卦爻辞、卦爻变、卦爻象和筮占目的就是“极深而研几”。
《易经》在为人处事上又有什么作用?下章再说。
老师说,极深研几。 古人云,察见渊鱼者不详 该如何是好,不知所措,可得闻乎。
1365671bdmz 回复 @亮子老李: “察见渊鱼者不详”是否可以理解为:察见了渊鱼,不能讲、不要说,就不会“不详”。
想“极深研几”就先要提高觉察力,还得知道“道理”。通过训练应该可以实现。
须先理气,气顺了,呼吸之间病自可愈
张教授讲周易博古通今最好特喜欢听感恩老师,您辛苦了!
穷尽深奥的道理,研判微妙的征兆。
诸葛亮为什么神?或许我们也能做到“极深研几”。在事物刚刚有了个微小苗头,刚刚出现一个征兆,即刻抓住这个机会,了然它的趋势,加以选择使用。如果趋势向好,就去开拓,把这个事扩大或推进,当站在风口上的猪。如果趋势不好,脚下抹油,赶快止损。当然重情重义的你,或许使出全身解数,把坏变好,也不是不可能。 想做这么棒的人,是有方法的:锻炼觉察力,还得了然知晓宇宙万事万物的道理。成为诸葛亮好像也不太难
文稿有漏的,还不少呢
极深研几,奥妙无穷,张教授讲解周易博古通今儒释道相互结合起来,越听越喜欢听,受益最大点赞!
张教授讲解周易博古通今最好受益最大,越听越感到神奇微妙,好比是我父亲,
此句出自《列子.说符》“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是从深究窥探别人隐私而言的,和“极深研几”说的角度不同,两者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