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4.0时代的世界主义(上)

留学4.0时代的世界主义(上)

00:00
01:04:41
微信公众号【九挝私塾】阅读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1JJRwwz6--ELAJhJhKIfCw

可以查看更多讲座PPT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你已经错过了留学的前三个时代:

1.0时代(2001~2009)——大学生是主角,准确地说是研究生,本科读研占90%;
2.0时代(2010~2015)——留学低龄化时代,从高中到初中,带动SAT、SSAT等标化考试;
3.0时代(2016~2021)——国际学校星火燎原,国际课程星罗棋布,洋会考、洋高考不再陌生,留学环境提前感受,但效果仍不理想;

然后你经历了什么?从国际关系的紧张,到意识形态的对抗,最后是疫情的反复蹂躏。你开始思考一个更长远的事情


我们是不是可以更长远地看待留学?

“历史比所有规定更能治愈我们由于自负和民族偏袒而误入歧途的毛病。谁只认识自己的国家,谁就会变得自以为是,认为只有他生活所在的那个地球角落的统治、习俗、观念和主张是唯一合理的。人与生俱来的自负会培养这种偏见,并瞧不起其他所有民族。”


#1 “世界主义”不是你出国后的领悟

我最近读完了厚厚的《梅特涅——帝国与世界》,梅特涅后来在实际的政治生涯中才领略到,要想使哈布斯堡王朝中12个不同的民族和谐相处,是多么苦难。此外他还认识到,盲目和自负的民族会为实行政治恐怖主义找到理由。

他在他的儿时导师科赫那里获得了一种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在长时间内慢慢地使梅氏变成了一个世界主义者。

有必要把此处的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和大家做个简介,它来源于希腊语的“cosmos”(世界)和“polis”(城邦、人民、市民),原指“世界公民”,后引申为一种哲学理念和政治与社会学说,内涵极为丰富。《不列颠百科全书》把世界主义定义为:“一种一切人都共享一个共同的理念,并服从于一种理念。这是斯多葛学派在其哲学中,为抵制希腊人和野蛮人之间的传统上的区分所采取的一种主张。”

因此,世界主义的当代理解也可以表述为:“世界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人类对待他人拥有同等的道德和政治义务,这种义务仅仅建立在他们的人性基础上,而非国籍、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种族或他们的出生地等方面。世界主义者共同的核心关注是全人类,不考虑其政治归属(political affiliation),他们都是应属于同一共同体的公民。所以,世界主义者不完全主张某种形式的世界政府,只是提倡一种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更具包容性的道德、经济和政治关系所依赖的世界主义。

当务之急是让我的学生在出国前(越早越好)意识到这种主义,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过并享受到由之带来的liberality(对事和物的宽宏大量)和magnanimity(对人的宽宏大量),“到世界中去”之前必须引入“从世界中来”,要不恐怕也没真正去过。

为此,接下来的主角登场了——孩子在出国前的三个“关键时间点”。在对号入座之前,有几个原则先highlight出来:

1. 永远看离你最近的下一个时间点,错过了之前的时间点也没关系。

2. 如果你的孩子在5、6岁,或者更小的年龄,那太好了!因为我说的这些“理念”完全可以实施,我只说我实践过了。

3. 标准各异,但请你一定要乐观积极地看待你的孩子,这是一切改变的前提。同时,把自己变成孩子,与其说是他做到,还不如说是你们一起做到的。


第一个阶段的关键词是Power,如果你看过之前我发过的伊顿面试题,就知道有多少知识和技能是在学校教授和考试范围之外了?我想伊顿公学们之所以设计这样一些题目,就在于他们认为如果只是完成常规的学业,哪怕再优秀,也只不过是个“平庸”的学生。

所以无论你承不承认,Power真正的含义在于花60%的精力搞定学业,剩下40%的精力为未来添双翅膀。


#2 为什么四年级之前要强调“学习能量”?

他们的记忆力和情感力超出你想象。

其实6、7岁的儿童,他们的求知欲是一生中最旺盛的。但是他们不会表达这种欲望,同时又容易被“贪玩”和家长眼中的呵护所蒙蔽,所以大部分的孩子的黄金求知欲期没有被好好利用起来。我举两个例子,三年前我收了个3岁的孩子,是我第一个学龄前的学生,我没有按照“传统”的读本、绘本、自然拼读等方式教他,相反,我发现他能理解安徒生的《坚定的锡兵》,把自己代入发现现世中存在太多“不理想”,这些“不理想“在真善美的光芒下可以熔化。

后来每次孩子拿到父母买的战士人偶,并不是简单地打打杀杀,把他们真当成战士,孩子会在打杀后喃喃自语一句:愿你找到熔化你的公主。

后来6岁左右的孩子多了,初期我还担心他们坐不住或者听不进,这个担心完全是有必要的。前三个月,每个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是男生,都会在课休时对私塾的十字军战士、迪斯尼卡通人物、日本创意玩具“流连忘返”,私塾的一切—从自动皂液机到咖啡机、从投影开关到果汁定制,都成了他们的“研究对象”。

但是三个月后,他们不研究了,从第一次课坐得住45分钟,到1个小时,直到全程2小时轻松不带伤害的。你可以发现,一个初中孩子和一个一年级孩子,我跟他们的上课节奏和强度没有什么区别,语速和提问频率也相差无几(当然内容深度不同),这说明什么?用市面上少儿英语的“强度”和“深度”要求他们,简直是浪费他们的生命力。


一到三年级的孩子不记仇。


基于上述的理念,教育是要注重“愉悦”和“反省”的平衡。市面上大部分孩童时期的“快乐教育”,于我则是搞反了。孩子到初中开始进入“黑色”时期,我之前发明了一个说法—The Reticent Generation(具体到第二个关键点再详细阐述),这段时期反而要多鼓励和展望,度过他们不安的青春期。回到儿童时期,一位家长爸爸的话对我很有启发,他自己是位校长,在他眼中的好老师是那些坚持自己的标准、不轻易对学生妥协的老师。他的孩子当时刚上一年级,和我分享这句话既是对我的希望,也打消了我的一些顾虑。

“严格—有标准的严格”,这句话成了我的箴言,也成了师生共省的话题,定期和每位学生分享。

和孩子相处久了,我也知道他们的“痛”甚至“泪”都是宝贵的财富,“贵”在你如何利用好时机,把它们变成一个思考的方式和更宽厚的处事方式。6-8岁的孩子,尤其是男生,俗话说“到了X都嫌弃”的年纪,其实这种嫌弃是你在最初五年因他“卡哇伊内”而过度放纵的结果。“管教”是一件高度需要due respect(应有的尊敬)的事情,技术含量拿捏分寸细腻无比。

举一个某晚上课的例子,快7岁的孩子,你知道不可能两小时都正襟危坐的。三个月来已经端正很多,但有时候难免一个笔莫名掉下去,或者就是从椅子上探身桌下,也不是为寻找什么,就是有这种行为,任凭你说过多次。上到一半的时候,孩子晃来晃去从椅子上到了地上,由于是突然,自己吓到了,眼泪夺眶而出,以下是我的“处理”步骤。

递纸巾,不说话,捋几下孩子的头和头发,眼里先充满温情,保持半分钟左右。“不说话”是很值得玩味的,因为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所以先让孩子自己有一个独立空间,用成人的话“他只是觉得丧”,并没有怪罪别人的意思。如果你马上理他,或者说一些“有的没的“的安慰,甚至莫名地怪他人,就会把孩子拉回到自己仿佛没有“责任”的语境中。从心理学上说,这种“冷静”属于“羞耻放大”,其实是蛮狠的一招。不出30秒,孩子果然眼睛摸了两下纸(停顿了10秒),“心理遮羞”后,流泪和哼哼几乎停止了。

“M,你今天运气真好!老师从八月份开始上课,你是不是20次这样坐过了(当然上了不止20多次课),今天才“跌”下来,而且脚还撑住了。有几次老师看你弓着身体脚在椅子上手撑在桌子上,一个不小心你人就会面朝下直接摔倒地板上,大概一个月就只能在床上了。”

这就是孩子版的“吃一堑长一智”吧。首先你要告诉他数据,20多次,因为他真的不知道也无意识,如果他明白20多次会有一次“意外”,大部分的孩子下次就会十分小心,这点和成人不一样。成人还会有侥幸心理,孩子只要启发地好,这种事他就会适时地“怂”。同时要把这种事的“最高危害️”形象地演绎给孩子,我还夸张地“表演”了下爸爸收到孩子“噩耗”的表情和肢体,尽管只有十秒钟,孩子还是怔住了,可见他还是那么在意父母对他的关注。整个事件90秒后,我们又开始讲nylon和plastics了。

以上只是和各位父母分享:要在不少事情上先成为教育者,从世俗的父母中抽离出来。对于孩子犯错,不要想去弥补,相反是个机会,是孩子面对自耻和举一反三的机会。

孩子的“不记仇“,主要是因为他们原生态上不认为自己的弱是羞耻的,这也为我们进行塑造提供了一个天然的黄金时期,等孩子完全意识到这种羞耻后再改变,结果就不好说了。


#3 为什么四年级之前要强调“阅读习惯”?


7岁不读,后面基本上阅读就是“开盲盒”

还是回到伊顿面试题,比如Pax Romana(罗马统治下的和平)至少牵涉到九挝私塾Must-Read List中的《看得见的世界史——古罗马》(1-2年级),《罗马人的故事—盐野七生著》(3-5年级),《罗马帝国沦亡史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爱德华.吉本 Edward Gibbon著》(6-8年级)。更多的书单我不必急着罗列,主要是讲下6、7岁甚至更低年龄孩子读书的动机和特质。几乎每个中学以后的孩子来私塾,家长或孩子本人都会告诉我“孩子从小就喜欢读书”,这让我倍感欣慰,私塾具备了一定的筛选标准。

但是后来我还是发现了一些特质:

1. 对于阅读时间的量化往往是模糊管理

家长买书孩子读,两者都是消费者,所以很容易达成一致—读了就好,读了就没白买。

2. 家长时间有限,无法和孩子做深入的探讨

最常见的聊天格式就是“这本书讲什么东西?”、“这本书读完你学到了什么?”。虽不至于最烂,我也把这类提问归为“无效提问”。如果是早期,家长是要与孩子一起读的。我在课间总是要和低龄孩子一起读,或是讲给他们听。比如给一个7岁的孩子讲一本《看得见的罗马史》,林林总总花了5个月(每次10分钟),不只是读,每隔2-3句就需要适度的解释,每隔一个段落就需要补充一小段其它背景,每隔一页肯定会介绍几种辩证的观点。

到了四年级,所有的孩子必须做读书笔记并分享;初中以后所有的孩子都必须把读书后的心得做成视觉艺术。对于私塾来说,我们课的一部分就是要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起前行、做好他们的领路人。

3. 读的内容太单一,或者大部分属于流行文化的衍生。

这部分详细地会在我5月3日晚上21点的视频号直播解释,孩子的阅读存在3个Plus和两个Minus,加强部分包括知识储备、方法论、情感和维度。比如说On Writing Well和Verbal Advantage这类的书在背单词或者写作之前就可以看了,最晚是5年级,而情感和维度练的是How to Build A Nation中不同城市、国体、民族、宗教、伦理、社会风俗等的诸多不同。如果说留学是手段,目的是做世界公民,那么这些内容也是阅读的重点,其中还包含了不少孩子几乎涉猎很少的历史。

从身边的众多家长中得知,当今3-7岁的孩子,阅读历史是很少的。就如上述我写的那样,不少历史案例都是写作和训练批判性思维极好的例子,更是使写作和演讲增色不少的素材,也成为了连接其他学科比如艺术、电影等的桥梁。孩童时期,不要局限在太多的fictional(虚构类)的阅读中,我们的世界不缺二次元,以后不缺元宇宙,对于non-fictional(非虚构类)的阅读,在7岁之前就应大量接触,否则后期就很难有感觉了。


微信公众号:九挝私塾
视频号:小新老师-九挝私塾
服务咨询微信:15921183228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