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1
00:01:42
礼的意义在于防乱,禁止杀害无辜的人。如果父亲有罪该杀,那么儿子就不应该为父报仇;儿子如果杀了人、报了仇,也应该被判处死刑。法的意义也在于防乱,也禁止杀害无辜的人。所以,如果官员滥杀无辜,就应该被判处死刑决不宽恕。这样看来,礼和法虽然具体运用的对象不同、方法不同,但本质却是一般无二的,可既然如此,又怎么可能对同一件事情既依礼表彰又依法处罚呢?
柳宗元抓住了问题的要害:礼和法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其核心价值观都是一样的,绝不是互不相关的两套系统,像陈子昂这么一搞,等于把礼和法对立起来,搞出两套核心价值观,让大家伙儿分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
知识点2
00:05:53
柳宗元搬出了一部儒家典籍:《周礼》上说:“凡是杀人而符合道义的,死者的亲属便不许报仇,谁要报仇就处死谁。”接着再引“春秋三传”之一的《公羊传》:“父亲被冤杀,儿子可以报仇;父亲有罪该死,儿子报仇就会引起接连不断的仇杀,这样报仇是不合道义的。”柳宗元归纳说:如果按照《公羊传》的这个原则来审理刑事案件,这就符合礼的标准了。
《春秋》“一经三传”,“一经”就是《春秋》,“三传”就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公羊传》这几句话的原文是:“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好像是说“父亲没有被杀,儿子可以复仇”,这,好像和常理不大合拍。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误解,原因就在于这个“诛”字。我们都知道“诛”就是“杀”,但“诛”和“杀”是有区别的。在古籍里,同样是表示杀人,“诛”一般表示上级杀下级,是以有道杀无道,是以正义之刀杀有罪之人;与之相反的是“弑”,表示下级杀上级,比如“弑君”;而“杀”字则是一个中性词。所以,“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真正的意思是:如果父亲被杀,不是被“诛”,而是无辜被杀,这样的话,儿子就应该复仇。
这句话的出处是《公羊传·定公四年》,楚国人伍子胥因为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冤杀了,伍子胥逃到吴国,多年之后,伍子胥在吴国受到吴王阖庐的重用,后来带兵攻打祖国楚国,大败楚军。《公羊传》对这一段史事的记载很可能并不可靠,但在态度上确是鲜明地支持伍子胥复仇的。
知识点3
00:10:21
《春秋经》的原文是:
冬十有一月庚午,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伯首,楚师败绩。
而《公羊传》的原文则是:
吴何以称子?夷狄也,而忧中国。
其忧中国奈何?伍子胥父诛乎楚,挟弓而去楚,以干阖庐……
为什么一段是《春秋经》,一段是《公羊传》呢?因为《春秋》相当于一本经典教材,历来被认为是孔圣人编写的,里边奖善罚恶,蕴含着治国大道,但这教材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内容编得太简练了,一般人看不懂其中隐蔽的含义。那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有教辅来做补充参考,《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就是留存下来的三大《春秋经》教辅。
三大教辅各擅胜场,而其中最早被官方认定为经典的就是这部《公羊传》,也称《公羊春秋》。
《春秋经》里被认为蕴含着孔子的“微言大义”,《公羊传》就细心去发掘这些“微言大义”——在上边这两小段里,《公羊传》就是阐发《春秋经》那句话的深刻内涵的。
听着费劲,每句话的最后俩字都吞音,听不出来还得猜。
用徐案做引子展开对春秋的讨论,水平高啊
对一种理念的理解要恢复到不同的社会形制下进行,不然要么误解要么误用。
阖闾hé lǘ
cmbo9ls20fl65148mte5 回复 @sayilan: 他说的是阖庐
好
几年内,已多次再听。 每听每有新得。 如徐元庆案,陈子昂、柳宗元之论 落笔之思一: 一个有争议的案子、事件需要的是有思想、决断力、经验的群体来传递,精英与权力是有争议案的重要构成部分。 落笔之思二: 柳宗元有逻辑的雏形
好
在专制社会用封建社会的价值观,是会有怎样的扭曲
原因扯不清是大概率。尤其是判决类。
你都不懂春秋战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国与国,就是诸侯与诸侯!
非非非是是是 回复 @at39rf4pswxz5e5mcmx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