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下):“千古第一才女“为什么宁可坐牢也要离婚?

李清照(下):“千古第一才女“为什么宁可坐牢也要离婚?

00:00
11:38

叛乱被平定后,赵明诚被革职,他带着李清照一同前往江西。途经乌江,也就是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时,李清照情不自禁地吟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当时,赵明诚就在她身边。

同年5月,赵明诚奉旨去湖州做官,但在这之前,他必须要去觐见宋高宗,解释自己从江宁府逃命的原因。这对赵明诚来说既尷尬,又耻辱,但是却很活该。

他和李清照也到了不得不分别的时候了。

李清照(女,45岁)

我们分别的那天,你坐在岸上,穿着夏天的布衣,头上扎着头巾,精神如虎,目光明亮,望着船内向我告别。

你看起来还是那么潇洒。但是,想到你曾经弃城逃走,弃我而去,弃满城百姓于不顾,眼前的你忽然又面目可憎了。

与我同床共枕的,却是贪生怕死的懦夫,叫我如何再吟诵诗篇?到处都是战乱,我既慌乱又难过,问你:“德甫,如果在城里,我碰到紧急状况该怎么办?”可你却说……

(音效转场)

赵明诚(男,48岁,心虚)

不会有事的。别想太多。万一有事,你就随大家一起逃走吧。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就扔掉包裹行李;再不行,你就扔掉衣服被褥;还不行,你就扔掉书籍卷轴;实在不可避免时,就扔掉古董器皿;但是,那些宗室礼器,你要牢牢抱着,与它们共存亡。器在人在,器亡人亡。切记切记!

(骑马离开,音效转场)

李清照(女,45岁)

我看着你纵马而去,头也不回。我的心亦如灰烬一般,随风散去。

人不如物。德甫,战火中,我的死活并不重要吗?

你肩负守城重任,却临阵逃脱,缒绳爬墙夜遁,令天下嗤笑;却要一弱女子在千里战火中,护送数十年的器物珍玩,与之共存亡?可笑,可叹!

李清照作为早已扬名的诗人,写下过“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的豪迈诗篇,但她曾深爱的丈夫却如此狗苟蝇营,贪生怕死。李清照无地自容,她的诗歌也无地自容。但这还不是最糟的。

在这一面之后不久,也就是1129年8月,赵明诚在路上病故。

9月,金兵南犯。文武百官跟着宋高宗,一路逃跑到温州。李清照按照赵明诚的嘱咐,带着十多车沉重的书籍文物,也开始了流亡生涯。然而,战火纷飞,她带着巨大的累赘,四处流离,无枝可依。

一箱箱的文物、书籍、鼎器,被烧的烧、丢的丢、抢的抢、偷的偷……雪上加霜的是,不仅各方盗贼惦记着这些珍宝,连宋高宗本人都想强行勒索,后来在友人的斡旋之下才作罢。孤立无援的李清照,当时实在是太难了。

49岁时,李清照第二次结婚了。

她没有孩子,又在朝不保夕的战乱期间,一个寡妇很难保全自己。更何况,李清照的身体每况愈下,她需要有人来照顾自己。这时,张汝舟走进了李清照的视线。虽然他只是小小的八品承奉郎,但看起来像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对李清照也比较殷勤。李清照心里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答应了这门婚事。

但婚后,张汝舟很快就原形毕露了。

原来,张汝舟看上的是李清照的名声和财产。他以为,身为金石学家和收藏爱好者的赵明诚,一定给李清照留了不少珍宝,可他没有料到,由于战乱,李清照手里的珍宝已经所剩无几。更何况,李清照这般有气节的女子,怎么可能那么顺从听话呢?

没有达成目的的张汝舟,多次殴打李清照。虽然结婚才一百天,但李清照绝不能忍受家暴,她要离婚!

根据当时的法律,李清照不能休夫,除非她告发丈夫有罪。但是,妻告夫,妻子是要坐两年牢的。也就是说,李清照想要离婚,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幸好,赵明诚的亲戚,翰林学士綦崇礼在皇帝面前替李清照说情,把她从牢里救了出来。

綦崇礼(男,50岁)(隔空对话,原本两人是通过书信沟通)

易安居士,您为何要状告您的夫君张汝舟呢?虽则,他谎报科考次数,获授官职,属于科考舞弊,罪当流放;但是,您名望满天下,您比他贵重;何苦为了打老鼠而伤了玉器呢?

李清照(女,49岁)

綦公,当初因为我生病,几乎无药可医,弟弟亦因轻信,急迫之间与我答应了这门婚事。我怀璧其罪,就是因为这些金石收藏。张汝舟动了杀人夺宝之心,与他这样的凶徒在一起一百天,只是天降其祸;我被关了九天,岂是人过的日子!

感激内翰綦公,我发誓穿布衣食素菜,记住过去的教训。重新回归隐士生活,更要沐浴薰香,郑重行事。

有綦崇礼为李清照说情,她只被关了九天就出狱了。随后,李清照快刀斩乱麻,全身心投入到《金石录》的编写中。

你看,国破家亡、晚节不保、名誉扫地、身心俱疲……李清照没能因为她过人的才华而获得命运的厚待。她身上汇集了亡国知识分子的痛苦:有亡国之君无忠可效的悲哀,有第一任丈夫气节有亏带给她的羞愧,有第二任丈夫品性龌龊带给她的羞辱,还有身陷囹圄带给她这样的清流的教训。

但是,李清照到底是一代词宗,眼界开阔,心有忧思。面对不幸的婚姻,她也有勇于挣脱的勇气。李清照将她的个人痛苦,全都化为了千年词坛上一朵华美的娇花,婉约时如惺惺女儿态,豪迈时则能力透纸背。可以说,她是大宋给中国文学史的一份礼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