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为人子女的正直之道

111. 为人子女的正直之道

00:00
19:56

道是有秩序的,道也是有亲疏的;人性有一个自然的脉络,处事也有一个自然的脉络,学道就是学那个自然的脉络,那个脉络即是“理”。事情有大有小,因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而不同,凡事最后都要从道的骨干上来看。请听张讲师讲述为人子女正直之道的骨干所在。


13.15定公:“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一言而丧邦, 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13.16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远者来。”

13.17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証之。”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jingjing无为而治

    欲速则不达,踏踏实实,按步就班是进步最快的方法。

  • 晓_春

    对待父母也要有宽阔心胸,一句好话让他们欣慰,是平常最贴心的孝顺

  • 罘小白

    其父攘羊,儿女若把羊还回,不说父亲顺手之事,感觉这样为父隐可以。但是不还羊,还为父亲包庇,这样的隐并不觉得是直。我有个同学 小时候偷人钱,人家找过去,他妈说那是自己给孩子的钱。我也不认为这样为子隐是直。我想孔子说的隐,应该像舜对其父一样。此小段还需要再读再思考。

    上官文欣 回复 @罘小白: 君子做事会按照大小先后,如果父亲犯的是小过,儿子会为父隐瞒,私下想办法去补偿受害者,然后再劝谏父亲,使之改过。如果父亲犯的是大过,危及到很多人的身心性命,此时就算是父爱如山,也会大义灭亲。

  • 静坐的小丸子

    【凡事最后都要从道的骨干上来看事情,道是有次序的, 道也有亲疏的, 有重要的, 有不重要的, 同一杯水倒下去, 有比较早得到滋润的, 有比较晚得到滋润的, 它是有一个自然的次序在。 学道就是学这个自然的脉络, 人性也有一个自然的脉络, 处事都有一个自然的脉络可循, 这个脉络就叫理, 它有一定的次序存在。】 最后讲师讲到了学道的重点,道、人性、处事都有一个自然的脉络,也许就是学习去人欲存天理吧,感恩

    十九的爸爸 回复 @静坐的小丸子: 个人的性格,习性不同,脑袋瓜子不同,才造成了先后。

  • 阳光地带apchy

    兴国的几就在于凡事不敢轻忽; 而丧国的几,凡是事事自恃就会丧国了。 道理简单,做到很难,习性是心智模式的惯性,要用觉知之光去检视。吾日三省吾身,能落实,是否也就可以正心了呢?凡事不可轻忽,是否是“慎其独也”,事事自恃,是否是意必固我的执着? 固执于文字不可得,还是要回归于心性的觉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不离开这个主轴,也许会有慢慢的累积的力量吧

    阳光地带apchy 回复 @阳光地带apchy: 道是有秩序的,道也是有亲疏的;人性有一个自然的脉络,处事也有一个自然的脉络,学道就是学那个自然的脉络,那个脉络即是“理”。 事情有大有小,因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而不同,凡事最后都要从道的骨干上来看。 为何欲速不达,见小利而事不成?为何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孔子却赞成?都是人心之序吧

  • 张盛666

    欲速则不达,自己总是太着急了,感恩老师的讲解。

  • 秋玉15973706glp

    有时候做事情,需要按部就班来进行,不能见了一些小利益就打乱自己的步骤。修行也是如此,欲速则不达,那样只会更加偏离主轴,这需要时时警醒!

  • 陈洪777

    定公想要为政,却不愿脚踏实地。希望通过简单的原则或一句话就能看到莫大的成效。 反省自己有时听到一句印心的话,就法喜得不得了。 这个法喜的背后有一点小心思在 希望自己能找到诀窍快速进步,其实发现如果不脚踏实地去练习,这份法喜很快就会消失。关键就是要知行合一

  • 言观观言

    感恩!!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感谢讲师!20211101

  • jingjing无为而治

    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父子五伦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