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精彩时评摘选:优秀文艺作品离不开人民立场

人民日报精彩时评摘选:优秀文艺作品离不开人民立场

00:00
02:14

来源:人民日报(2022.5.23)


《人世间》以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脉络,书写了一部当代中国人奋斗不息的生活史诗;《山海情》以闽宁镇为原型,展现闽宁两地持续20多年携手扶贫、奋力脱贫的不凡历程。现实题材电视剧口碑收视双丰收启示着文艺创作者,只有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足中国大地、立足火热实践,才能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鲁迅先生曾以“杭育杭育”的劳动号子为例,强调群众的劳作对于文化起源的意义。《诗经》中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七月》、探索宇宙奥秘的《天问》、反映游牧生活的《敕勒歌》、歌颂女性英姿的《木兰诗》等,都是从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对文艺工作者而言,文艺创作的方法有很多,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赵树理之所以被誉为描写中国农民的“铁笔圣手”,是因为他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生动再现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革。《创业史》的作者柳青、《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都是为了文学理想而深入群众生活。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