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要做出决定的时刻,而当我们做出决定后,又往往会陷入对刚刚所作决定的纠结之中;当我们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演讲、约会时,我们的身体会作出相应的反应,比如失眠、发抖,这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紧张和焦虑; 那这些心理现象和问题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规律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
当我们面临一个重要决策时,比如将来读什么大学、选择什么样的工作、择偶标准如何,等等,我们为此时常会陷入多种选择的挣扎中,而当你真正做出决定后,你会去想,也许另一种选择是更好的,比如当你决定住在学校之后,你就会觉得宽敞舒适的公寓可能更加适合自己;但当你真的选择住在校外后,你可能又会觉得自己失去了许多和朋友相处的时间,而且还要自己打扫卫生和做饭。
可是你已经来不及更改你已作出的决定,这时便会决策失调,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地减少这种失调以及它所带来的负面情绪。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高度评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已经放弃的选择。
一个有趣的实验是,研究者让大学女生评价8种物品,例如烤面包机、收音机和吹风机,并要求她们拿自己认为价值相近的两件物品,而且她们还可以带走其中任何一个物品。实验结果显示,当这些女生重新评价这8件物品时,她们不自觉地提高了对自己所选物品的评价,相对的,也降低了对她们所放弃物品的评价。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相信,对于简单的决定,会滋长自负,也就是说“我决定的一定是对的。”同时,研究者也发现,已经下注的赌马者对自己的猜测,会比那些正打算下注者更加乐观,其实什么都没改变,只是除了下注和人们对它的感觉。
确实,有时候,两个选项之间没有太明显的差异,就像求职者应聘时那样,直到录用名单出来的前一秒,一个勉强被录取的人和一个差一点就被公司选上的人,能力上看起来可能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的偏好会影响决定,而决定又会反过来强化我们的偏好。一旦我们做出某个决定,我们就会自圆其说,即使决定失去一个支撑点,我们也不会轻易崩溃。
比如,当你决定如果机票价格低于400美元你就坐飞机回家。而这是有可能的,于是你预定了机票并且开始考虑回家后的高兴事儿。但是,当你去买票的时候,得知票价已经涨到475美元了。但无论如何,你现在已经决定走了,于是,你最终说服了自己。
不仅成人会这样,小孩子也不例外。耶鲁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邀请了数名4岁左右的孩子给各种贴纸评分,随后研究人员给每个孩子从他们评分相同的3张贴纸中,随机抽出其中的两张,并让孩子选择一张带回家。紧接着,他们让孩子们再从刚才未选择带回家的和起初三张中未被抽取的贴纸当中选择一张。实验表明:孩子们明显出现了主动减少认知失调的行为,有63%的孩子更喜欢未被抽取那张贴纸 。
研究者后来又用卷尾猴来做被试,并用甜食替代贴纸进行反复试验。 结果发现,猴子最后的选择与孩子们一样,也就是说,第一个选择改变了他们后来的态度。
还有一个更简单的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但在介绍这个理论之前,我们可以先回想一下自己以往是如何推断他人的态度的。
比如说,如果我们看到父母强迫10岁的孩子说“对不起”,我们就会将孩子的道歉归因于外部压力,而非他个人的歉意。可如果我们看到孩子在没有明显诱导的情况下道款,我们就会将道歉归因于他自己。
而由心理学家达里尔•贝姆提出的自我知觉理论则假设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也会做出类似的推断, 当我们对一个决策摇摆不定时,我们就会将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跳到外部去观察自己的态度和情绪,从而去搞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态度究竟是怎样的。 尤其是当我们无法简单地将自己的行为归结为外部原因时,我们的表现正是对自我的揭露。
在一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为情绪提供了一个类似的解释。他认为,我们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可以推断自己的情绪。
比如,当一个女人在森林中遇到 一只凶恶的野熊,受到刺激时,她感到紧张,心跳加快,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虽然她逃走了,但她体验到了恐惧。再比如,你将要去一所大学演讲,天亮前你就醒了,再也睡不着,因此,你看出自己很焦虑。又比如,当你的一位朋友在后台等著作报告时发抖,他认为自己太紧张了,而当他发现空调振动使得地板在颤动时,他的紧张感反而消失了。
那么,如果当我们答应了别人的一个小请求,我们是否会认为自己是个热心和乐于助人的人呢?答案是肯定的,也正是这个因素导致了人们在登门槛实验中去答应别人更大的请求,这就是说,行为可以修正自我态度和观念。
课程的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课程所学的内容。第一部分课程我们学习了“决策后失调”,一旦我们做出某个决定,我们就会自圆其说,即使这个决定失去了一些支撑点,我们也不会轻易崩溃。
第二部分课程我们学习了“自我知觉”,它告诉我们,当我们对一个决策摇摆不定时,我们就会将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跳到外部去观察自己的态度和情绪,从而去搞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态度究竟是怎样的。
好了今天的书就讲到这里了,欢迎订阅专辑,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提醒。我们下期再见吧。
清O,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