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闻世界的刺桐港,实际上有三湾十二港石湖港是泉州湾的第一个港口。后绪港在洛阳江的出口处南岸。石湖港在晋江出口的南岸。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世界最大贸易港口之一接纳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货运吞吐量,重要是依靠泉州湾后诸和石湖等港的码头。“大船百余,小船无数”石湖港深水阔。是重要的停泊处。为便利海舶航运,作为航标的六胜塔,便在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东北的金钗山坳建造起来。因地处石湖,俗称石湖塔。
明隆庆《泉州府志》载:金钗山“两峰延袤数百丈,若钗股然。上有六胜塔”。《泉南杂志》则载:“宋政和初(公元1111年),僧祖慧、宗什等以其地类明州育王山,募缘为石塔,壮丽几拟开元镇国仁寿二塔”。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被元兵毁去大半。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重修。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锦江陵恢甫鸠资又重修。释大圭在“募修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都六龙廻日之高标”。极赞其雄伟壮观。然经600多年来,海风侵蚀,地震颠簸,破损较为严重。直至1984年才由国家拨款维修。恢复原貌、高标擎天。
塔坐北朝南,八角五层塔心柱仿木楼阁式花岗岩石结构。通高36.06米。单边长4.6米。占地面积425平方米。塔身向上逐层缩小。每层开四门、四龛,并于龛两旁浮雕金刚、菩萨立像。各层腰檐以上出勾栏。塔身八隅转角处各竖一大圆柱。上置莲花栌斗;两旁浮雕雀替,补间铺作均作双跳拱斗 40套;翠檐翘角,各个翘脊上雕一尊小坐佛。层层设护栏,游人可以登临凭栏远眺。塔内用条石筑八角形塔心柱,上端留有八角井,深2.5米。内安放宋碗三件,古钱币三枚。底作双层须弥座,八角各雕一力士承托。塔顶置略似球形塔式为刹,别具一格。
六胜塔继开元寺之仁寿、镇国二塔而建造,风格造型极为相类。它雕工精细,造型壮观,岿然雄视古刺桐港口。为国际航海标志,为闽南古建筑学树立一个辉煌的典型。
塔的东边,原建有魁星堂,泉州历史上头一个状元梁克家曾在此读书。他是泉州人,字叔子,南宋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领乡解元,第二年中状元,官至宰相,与奸臣秦桧意见不合,出知福州。克家为文浑厚明白,自成一家,辞命温雅,多行于世。所著有《中兴会要》《三山志》《梁文靖集》。堂久废。明,石湖设水寨。驻寨将领臧乐曾重建之。今仅存残垣断壁,耸峙山坳。堂之左卓立一峰曰石镜。西侧有小岩曰石狮岩。然峰岩均为开山采石者所毁。其东有明代抗倭英雄驻水寨将领沈有容筑的“沈公堤”,用以障沙护田。沈寨帅所建之海防寨址,仍然依稀可见。《泉州府志》“沈有容传”载云:万历间“太守程朝京,以梧屿水寨,北去崇武四百里,缓急莫应,议徙寨于石湖,属有容经理。度地相宜,庀材鸠工监司。防海寨署及元武祠、演武场次第兴建,屹然重镇。”有容驻石湖时,曾率水师出海过潮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沉其六舟,斩首15级,夺还男妇370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明史》卷270)。有容安徽宣城人,字士弘,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武乡试,官至都督佥事。保卫东北辽、沈、及东南沿海各地,立下不朽的功勋。尤其泉州因“鲸鲵消戢,溟波永靖,濒海之民咸颂其德”。他的事迹,明宰相叶向高的《改建梧屿水寨记》黄凤翔的《沈将军靖海碑记》、李光缙《景璧集》的《却西番记》,皆有记述。石湖的历史胜绩应予恢复,是石狮市重要的旅游点之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