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感染新冠之后,他们怎样了?

多次感染新冠之后,他们怎样了?

00:00
09:57

2022年2月的一天,圣彼得堡寒风凛冽,沈一帆凌晨从睡梦中醒来,他感觉到一阵喉咙痛,嗓子又干又痒,止不住地咳嗽,一种熟悉的感觉让他紧张起来。当天下午,沈一帆立刻赶往检测中心,花5000卢布进行核酸检测。当看到报告显示“阳性”时,沈一帆一时苦涩难言,“我已经是第四次感染新冠了。”


在伦敦留学的严卓也有再次感染新冠的经历,2021年7月,他感染了德尔塔;2021年末,他感染上了奥密克戎。因为“症状不太相同”,他很难比对两次感染之后,症状减轻还是加重。


第一次感染时,严卓觉得像得了重感冒,身体有些乏力和发汗,并伴有低烧,未超过38度;第二次感染时,他一度发烧到了38.5度,头痛剧烈,但感染后症状消失得也快。两次感染都在确诊14天左右后PCR(聚合酶链式反应)转为阴性。


沈一帆在四次感染中的症状越来越轻微,但不能忽视的是,不同的感染者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


据法媒《巴黎人报》报道,19岁的女生塞法纳从2020年3月到2021年圣诞节共感染了四次新冠。前两次感染时,她出现了严重的发烧、呼吸困难、嗅觉消失等症状。2021年1月第三次感染时,由于刚接种过疫苗,她感染阿尔法毒株的症状比前两次轻微,但12月感染奥密克戎时,她又出现了剧烈的反应,比如再度丧失嗅觉。


近几个月来,奥密克戎在全球多地蔓延,再次感染现象引起关注。英国卫生安全局监测显示,从疫情开始至今年3月底,英国已发现89万例再次感染病例,其中多数出现于近三个月,4万余例出现于近一周。


英国期刊《自然》也在近期刊文写道,在奥密克戎造成新一轮感染浪潮期间,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现象激增,“这是之前没有观察到的趋势”。


2020年,在俄罗斯上大学的沈一帆原本计划毕业回国,由于疫情影响,大量航班被取消,留学生回国之路艰难无比。沈一帆便留在俄罗斯继续攻读硕士,这一年4月,在学生扎堆的线下课堂上,他第一次感染了新冠病毒。


 “那时我浑身都难受,除了没发高烧,其他新冠的症状我全都有。”沈一帆不愿提及这一段痛苦的回忆,他记得,当时快速的核酸检测还没有普及,自己只能通过拍胸透来诊断病情,但校医院时间被约到两个月以后,无奈之下,他只能去昂贵的私立医院拍片。


等待报告时,沈一帆感觉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备受煎熬。“头三天是最痛苦的,嗓子发痒,咳嗽停不下来,浑身没有力气,感觉人好像是果冻一样。”沈一帆说,他平时可以爬四五层楼梯都不费劲,但那时候爬两层楼自己就气喘吁吁,快晕过去了。


沈一帆不敢告诉父母,脑海中一度浮现绝望的念头,在许多个夜晚,“一个人默默在被窝里流泪。”他深深体会到,“留学生独自在外最害怕的不是毕不了业,而是生病了很无助,只能一个人默默撑着,担心自己死了怎么办。”


几天后,他终于得到了医生的诊断结果,告诉他根据片子影像,80%以上可能性感染了新冠肺炎,但并不能入院治疗,只能回家自行隔离。沈一帆吃了几片消炎药,继续大量喝水,好在症状在两周内陆续消失了。


2021年4月,在德尔塔病毒肆虐时期,沈一帆又不幸被两个朋友传染上了。虽然检测报告不会标明具体毒株,但根据症状,他估摸自己感染的是德尔塔。同年7月,沈一帆去索契旅游回来后,再次察觉自己身上出现了新冠的症状。两次疑似德尔塔感染引发的病理反应几乎相同,症状也都比第一次轻许多。身体上的不适反应集中在上呼吸道,沈一帆感觉嗓子里有一团火,又灼又痒,“像跑完5000米以后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他不停地干咳,但不再有浑身无力、嗅觉味觉失灵的症状。


感染后,沈一帆依然是自行隔离一周,没有吃药,靠多喝水自行痊愈。2021年11月,为了遵循俄罗斯的健康码政策,沈一帆注射了一针疫苗。


从2021年底开始,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在全球各地传播,并演化出BA.1、BA.2等亚型毒株。今年2月,沈一帆再次拿到了阳性的检测报告。他推测,这可能与学校恢复线下课程,班上老师、同学都有感染相关。


但第四次感染的症状更轻了,沈一帆的嗓子在第二、三次感染后,两三天才恢复正常,这次嗓子的不适只持续了一天。相比之前的感染经历,沈一帆觉得这一次就像“被蚊子叮了一下”。


在全球疫情初期,新冠痊愈者是否会二次感染,打完疫苗能否高枕无忧,是学界和公众都讨论不休的话题。而今,随着新冠病毒不断变种,从德尔塔到奥密克戎,主要流行毒株轮番肆虐世界,康复后再感染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


2020年8月,全球首例二次感染的病例在香港确诊。该病例为一名33岁的男子,他在3月26确诊新冠,4月14日康复出院。8月15日,该男子从西班牙经英国旅行返回香港时,在机场接受核酸检测再次出现阳性。


再感染区别于“复阳”现象。早前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在人体组织内分布不均,或是活病毒已被清除后人体仍残存的无复制能力的片段,都可能会导致核酸呈阴性一段时间后,再次产生阳性的结果,“复阳”仍属于本次感染的后续表现,在首次感染的两到三个月内发生都是有可能的。


而再感染则是独立于上一次感染事件的新事件。对于香港的二次感染病例,香港保存有该患者首次感染时的病毒株基因排序,经香港大学微生物系团队对比发现,第一次及第二次感染的病毒株有24个突变差异,这意味着他感染的是两个不同的病毒株。

首例二次感染被确认后,学界出现很多讨论。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不少专业人士都认为,该二次感染病例可能只是一个“例外”。通常痊愈后和接种疫苗都可以帮助人体产生长期抗体,免除再感染的风险,这位感染者二次感染的时间比预期的抗体能持续半年到一年的保护期要短,被认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是很不可思议的”。


虽然这一发现对疫苗和中和抗体的研发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由于这位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也说明他虽然再次感染,但初次感染形成的免疫记忆可能在第二次激发了免疫保护。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免疫学家迈克尔·米娜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认为,尽管与新冠病毒的初次交锋可能不会产生“彻底免疫”,但再接触病毒会有助于巩固长期的免疫记忆反应。


此后,疫情持续蔓延,新冠病毒变种也在不断增加。截至今年3月31日,根据英国卫生安全局统计,英格兰地区已经有890575人感染过2次新冠,10315人3次,98人4次,每次检测间隔至少90天。英国的卫生专家认为,多次再感染的患者很大可能都是感染了不同变种。


2021年,俄罗斯、美国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德尔塔病毒会引发再感染。莫斯科连锁医疗机构“K+31”首席医生鲍里斯·楚拉得泽发现,在俄罗斯一年内感染2到3次的病例已经不再罕见;8月,美国疾控中心(CDC)发布的研究也表明本国的再感染病例正在攀升,并主要发生在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


英国政府公布的疫情数据显示,英格兰地区再感染数据的激增始于去年12月,正与奥密克戎成为主流毒株的时间相吻合。11月中旬之前,英格兰再感染病例报告约占1%,而从12月中旬到今年1月初,奥密克戎引发的再感染风险比德尔塔为主流毒株时高出了16倍。


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能力可能是令再感染飙升的原因之一,澳大利亚流行病学专家凯瑟琳·贝内特认为,奥密克戎的免疫逃逸能力可能也是导致再感染大幅提高的重要因素。一份从卡塔尔疫情初期开始追踪的研究表明,康复感染者对阿尔法、贝塔、德尔塔病毒预防有效性约为90%,但对奥密克戎仅有56%。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说,奥密克戎在有抗体的人群中“ 相对”更能复制,“相对”一是相对其他变种,二是与疫苗或康复后生成的抗体有关。金冬雁认为,疫苗依然是目前最有效的应对方式,“打过疫苗或者是受了感染以后,在三个月以内基本上不会再感染,同一毒株在同一地区三个月以内引起两次大暴发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在香港,今年奥密克戎引发的新一波疫情中,有500余人是打过疫苗后的突破性感染,这一数字比起120万的确诊人数非常微小。根据香港的疫情数据,未接种疫苗人群的奥密克戎感染风险为25%,但完全接种三针科兴或复必泰疫苗后这一数字下降到7%。“突破性感染可能还会有症状,但危险性是很低的。”金冬雁说。


随着新变种毒株的毒性减弱和疫苗的普及,感染引发的症状趋向于轻微。2021年7月,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对再感染者的病理研究中发现,68.8%的患者在二次感染时的症状与第一次无明显差异,18.8%比第一次更重,12.5%则比第一次更轻。


英国约克大学免疫学专家阿里·阿伯多赛特在今年4月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年龄、免疫状态和个体感染后免疫反应的严重程度都可能决定他们再次感染的风险。“免疫功能低下或65岁以上的人免疫反应较弱。”他说,感染新冠后症状严重的患者在康复后,可能会比感染后病情轻微的人产生更强的免疫力。


沈一帆将自己四次感染的经历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评论区里对后遗症争论不休,他不得不再专门录一期讲述自己的亲身感受。他自称从未出现过后遗症,而周围感染过的年轻朋友在康复后出现过嗅觉味觉失灵、脱发等症状,但也基本都在两周内消失。


对“新冠后遗症”的界定,目前在国际上并未形成统一意见。美国疾控中心将感染新冠4周或更长时间后出现新的、复发或持续的健康问题统称为“新冠长期症状(Long Covid)”,世界卫生组织则将新冠长期症状定义为“感染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

目前,已知的新冠长期症状有200多种,包括肺部损伤、嗅觉味觉缺失、皮肤瘙痒和脱发、心血管疾病风险、大脑认知功能受损和心理健康问题等。


对于新冠可能带来的后续健康风险,早在2020年3月,国家卫健委就出台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 (试行)》,对康复者的呼吸功能、心脏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主要表现、评估方法和康复训练方法进行了规范,要求各地以重症、危重症患者为重点康复人群,对不同病情、不同功能障碍的患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


但随着主流变种的多次更替、全球感染人数的增加以及疫苗接种的普及,对新冠轻症患者后遗症的研究正在逐渐增多。耶鲁大学免疫学专家岩崎明子介绍说,目前研究表明,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在感染三个月后出现长期症状的风险在5%到30%左右。


但个体差异可能也更突出。比如,据新西兰媒体报道,一名在今年4月二次感染的新西兰女生莉玛出现了严重的后遗症,尽管她接种过加强针疫苗,但第二次感染后的反应比第一次严重,并且出现了长时间“脑雾”,莉玛说自己的“脑雾”非常严重,令她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影响了大学学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中国青年报》采访中认为,目前观察奥密克戎的后遗症比德尔塔、第一代毒株相对较轻,但研究时间还短,亟待再观察。而多次感染者会否遭遇更大的后遗症危机,目前也尚未有定论。


金冬雁认为,新冠导致的心因性问题,即对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神经或神经系统为主的症候群,在后遗症中占相当一部分比例。心因性问题与对病毒的恐惧、感染后的孤独无助,以及可能造成的人际关系影响都有关。


沈一帆就接到过不少朋友和陌生网友对新冠的焦虑求助。“我会用我的亲身经历跟他们讲,不必对新冠那么恐慌,觉得是非常可怕的一种疾病。”沈一帆说,“最重要的就是调理好你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要自己身体没垮,自己的心理就垮了。”


回想起这两年数次感染经历,沈一帆已经坦然接受大流行成为生活组成的一部分,他觉得这段经历增加了自己独立面对危机的勇气。“就像我小时候觉得感冒特别可怕,因为人会发高烧,吃不下东西,浑身无力。但等突然有一天人好了,那种好的感觉又会让我觉得很轻松,新冠也是这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一哥的话筒

    俄乌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担心乌克兰疫情没人管了怎么办,现在战争打了两个多月也没有疫情爆发吧。

    Raulxu 回复 @一哥的话筒: 人都跑了

  • 恰逢其时musa

    明知道俄罗斯疫情泛滥,还要出去旅游?

  • ming_357

    后遗症不严重,只是因人而异,严重了算你倒霉,你家人严重了也算你倒霉。

  • 家有靓女一支花

    怎么就没人说话后遗症,而且会不会影响生育呢

  • 听友212253310

    只是喝开水就好了?

  • 听友126706881

    这是在自己身体里养蛊么

  • 听友201255769

    不是说新冠后遗症很严重吗?

  • 快乐豪人生

    几个意思呀?开水是要成神了吗?还是这几位是要成仙了

  • 请叫我美洋洋N次方

    好害怕呀,还可以复阳

  • 何日彩云飞

    你是祖国的英雄,你是人民的自豪,你是全世界的精彩,为你点赞,为你祝福,祝你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