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清 两代 五 六百 年间 的 科举 制度, 在 中国文化、 学术 发展 的 历史上 作了 大 孽, 束缚 了 人们 的 聪明才智, 阻碍 了 科学 的 进展, 压制 了 思想, 使人 们 脱离实际, 脱离 生产, 专 读 死 书, 专 学 八股, 专 写 空话, 害 尽 了 人, 也 害 死了 人, 罪状 数 不完, 也说 不完。 这些 且不 说, 光 就 考试 时 的 情况 说, 也是 气死 人的。 明 末 艾 南 英《 天 佣 子 文集》 有 一篇 文章 专 讲 考 举 人时 的 苦处: 考试 这 一天, 考场 打了 三通 鼓, 秀才 们 即使 遇到 大 冷天, 冰霜 冻结, 也得 站在 门外 等候 点名。 督学 呢, 穿着 红 袍 坐在 堂上, 灯 烛 辉煌, 围着 炉子 取暖, 好不 舒服。 秀才 们 得 解开 衣裳, 左手 拿 着笔 砚, 右手 拿着 布 袜, 听候 府 县官 点名, 挨个儿 站在 甬道 里, 依次 到 督学 面前。 每一个 秀才, 有两 个 搜检 军 侍候, 从 头发 搜 到 脚跟, 光着 肚子 光着 腿, 要好 几个 时辰 才能 全 搜 完, 个个 冻得 牙齿 打战, 腰 以下 都 冻僵 了, 摸着 也不 像是 自己的 皮肤。 要是 大 热天 呢, 督学 穿着 纱 衣裳, 在 阴凉 地里, 喝着 茶, 摇着 扇子, 凉快 得很。 秀才 们 呢, 十 百 一群, 挤 立 在 尘埃 飞扬的 太阳 地上, 按 制度 不能 扇 扇子, 穿 的 又是 大 布 厚 衣。 到了 考场, 几百 人 夹 坐在 一起, 腥气、 秽 气, 蒸 着、 熏着, 大汗 通身, 衣裳 都 湿透了, 却 一滴水 也不 敢 入口。 虽然 公家 有人 管 茶水, 但 谁也不 敢 喝, 喝了 就 有人 在 你 卷子 上 打 一个 红 记号, 算是 舞弊 犯规, 文章 尽管 写得 好, 也要 扣 分, 降 一等。 冷天 也罢, 热天 也罢, 都得 吃苦头。 考 的 时候, 东西 两面 站着 四个 瞭 望 军, 是 监场 的, 谁也 不敢 抬头 四面 看, 有人 困 了 站 一下, 打 一个 呵欠, 和 隔壁 考生 说话, 以至 歪 着 坐, 又是 一个 红 记号 打上 了, 算 犯规, 文章 尽管 好, 也 扣 分, 降 一等。 弄得 人人 腰 脊 酸痛, 连 大小 便 也不 得 自由, 得 忍着 些。 连 动手动脚、 抬头 伸腰 的 自由 也 被剥 夺了, 苦 哉! 考试 坐位 呢, 是 衙 门里 的 工 吏 包办 的, 他们 得 赚 一 点钱, 贪污 了 一大半 经费, 临时 对付, 做得 很窄 小, 两个 手 膀 也 张 不开; 又 偷工减料, 薄而脆, 外加 裂缝, 坐下 重 一点, 就 怕 塌下。 加上 同 号的 总有 十几 个人, 座位 是 用 竹子 连着 的, 谁的 手脚 稍 动 一下, 联 号的 座位 便 都 动摇 了, 成天 没 个 停, 写的 字 也就 歪歪扭扭 了。 这篇 文章 写得 实在 好, 道 尽 了 考生 的 苦处, 也 道 尽 了 封建 统治者 不把 学生 当人 的 恶毒 待遇。 文章 里 用 督 学的 拥 炉、 挥 扇 相对 衬, 更 把 考 生的 苦 况 突出 了。 清朝 继承 了 明朝 这 一套,《 儿女 英雄 传》 写 安 骥 殿 试 时, 自己 背 桌子 考 篮 的 情况, 可以 参看。这样 苦, 为什么 人们 还是 抢着 考, 唯恐 吃 不到 这 苦头 呢? 是 为了 做官。 顾 公 燮《 消夏 闲 记 摘抄》 记 明朝 人中 举人 的 情况: 明朝 末年 的 绅士, 非常 之 威风。 凡是 中了 举人, 报信 的 人都 拿着 短棍, 从 大门 打起, 把 厅堂 窗户 都 打烂 了, 叫作“ 改换门庭”。 工匠 跟在 后面, 立时 修整 一新, 从此 永 为 主顾。 接着, 同姓 的 地主 来 和您 通 谱, 算作 一家, 招 女婿 的 也来 了, 有人 来 拜 你 做 老师, 自称 门生。 只要 一 张嘴, 银子 上千 两地 送, 以后 有事, 这些 人 便有 依靠 了。 出门 呢, 坐着 大 轿, 前面 有人 拿着 扇 啦, 掌 着 盖 啦, 诸如此类, 连 秀才 出门, 也有 门斗 张 着 油 伞 引路。 有 婚 丧事 的 时候, 绅士 和 老百姓 是 不能 坐在 一起 的, 要 另 搞 一个 房子 叫 大 宾 堂, 有 功名 的 人 单 坐在 一起。 清人 吴 敬 梓 所作《 儒林 外 史》, 穷 秀才 范 进中 举 一段 绝妙 文字, 正是 顾 公 燮 这一 段 记载 的 绝妙 注脚。 到 中了 进士, 就 更加 威风 了。 上任 做官, 车 啦, 马 啦, 跟班 啦, 衣服 用具 啦, 饮食 用费 啦, 都 自然 会有 人 支应。 上了 任, 债主 也 跟着 来, 按期 还债。 ① 即使 中 不了 进士, 光是 秀才、 举人, 也就 享有 许多 特权 了。 其一 是 免役, 只要 进了 学, 成为 秀才,法律 规定 可 免 户内 二 丁 差役。 明 朝里 役 负担 是 很重 的, 要是 有 二十 亩 田地 的 中农, 假如 家里 不出 一个 秀才, 一 轮到 里 役, 便得 破 家 荡产。 ② 以此, 一个 县里 秀才 举人 愈 多, 百姓 便 越 穷, 因为 他们 得 把 绅士 的 负担 分担 下来。 ③ 第二 是 可以 有 奴婢 使唤; 明 制, 平民百姓 是 不许 存 养 奴婢 的,《 大 明 律》 规定:“ 庶民 之家, 存 养 奴婢 者, 杖 一百, 即 放 从良。” 第三 是 法律 的 优待, 明 初 规定 一般 进士、 举人、 贡 生 犯了 死罪, 可以 特赦 三次, 以后 虽然 没有 执行, 但是, 还是 受到 优待, 秀才 犯了 法, 地方 官 在 通知 学校 把他 开除 之前, 是 不能 用刑 的。 如 犯 的 不是 重罪, 便 只 通知 学校 当局, 加以 处分 了事。 第四 是 免 粮, 家道 寒苦, 无力 完粮 的, 可由 地方 官 奏 销 豁免。 因之, 不但 秀才 自己 免 了 役, 免 了 赋, 甚至 包揽 隐 庇, 借此 发财。 廪 生 照 规定 由 国家 每年 给 膏 火 银 一百 二十 两, 不 安分 的 便 揽 地主 钱粮 在 自己 名下, 请求 豁免,“ 坐 一百, 走 三百”, 不动 腿 呢, 每年 一百 二十 两, 多 跑跑 县 衙门 呢, 一年 三百 两, 是 当时的 民间 口语。 第五 便是 礼貌 待遇 了。 顾 公 燮 所 记的 大 宾 堂 是有 法律 根据 的, 洪 武 十二 年( 1379) 八月 明 太祖 颁布 法令, 规定 绅士 只能 和 宗族 讲 尊卑 的 礼法, 至于 宴会, 要 另设 席位, 不许 坐 于 无 官 者 之下。 和 异 姓 无 官 者 相见, 不必 答礼。 庶民 见 绅 土 要用 见 官 礼 谒见。 违反 的 按 法律 制裁。有了 这样 多 特权, 吃点 苦头 又 算 什么 呢? 明、 清 两代 的 知识分子, 在 通过 考试 之前, 封建 统治者 把他 们 不当 人 看待, 加以 种种 虐待。 但是, 在 成为 秀才、 举人、 进士 之后, 便 成为 统治 集团 的 一员 了, 和 庶民 不同 了, 他们 分享 了 统治 阶级 的 特权, 成为 特权阶级 了。 最近 有人 讲明 朝后 期 情况, 把 秀才 也 算在 市民 里面, 把他 们 下降 为 庶民, 在我看来, 是 不符合 客观存在 的 历史 事实 的。
咋回事呀。
错字太多
作者是满族人吧,满清后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