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第六集,家风:守护苏轼的童年

《苏轼》第六集,家风:守护苏轼的童年

00:00
13:32

喜欢苏轼的人里,不仅有与他同时代的人,也有后来者。我们不禁想问:为什么在宋朝,会诞生这么一个有魅力的人物?在今天,还会不会诞生“第二个苏轼”?

我们探讨这个话题,不是想在当下这个时代“复刻”一个苏轼,我们只是想确认,苏轼到底展现了人身上哪些珍贵的东西,让我们在今天仍然铭记和怀念?

在本期节目里,我们聚焦于家庭环境对童年苏轼的影响。透过诗文,看一看是谁给他帮助,使他建立起一条连接未来的精神通道,得以在多年后即使身处人生谷底,也有一种免于崩溃的力量。


是谁,在守护苏轼的童年?

1095年,苏轼被贬惠州。苏州定慧禅院的长老守钦禅师让弟子前去探望,苏轼回赠禅师一首诗。在苏轼成百上千的诗词作品中,这首诗朴实无华,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左角看破楚,南柯闻长滕。

钩帘归乳燕,穴牖(yǒu)出痴蝇。

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在诗歌里,苏轼提到如何对待四种最不起眼的小动物:钩着窗帘,为了让乳燕能归来;看到不慎撞在窗户上的苍蝇,打开窗门让它出去;给老鼠时常留点饭菜,别让它饿着;夜里不点灯,怕飞蛾扑火而无端死亡。

在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又被贬惠州后,苏轼多次陷入人生的绝境。但他心里,始终装着被别人视而不见的微小生命。

这是一种慈悲,一种伟大的同情。它贯穿于苏轼的一生。而苏轼的这种人道主义,可以追溯至母亲程氏对他从小的教育。

当年还在眉山老家时,苏轼的书房前种有竹柏杂花,长满庭院,许多鸟在上面筑巢。母亲程氏很痛恨杀生,嘱咐家里的小孩、奴婢及仆人,谁都不要捕捉鸟雀。

几年之间,鸟雀们已经将巢建在花木的低枝上。苏轼和弟弟苏辙不用抬头,就可以看到鸟巢里孵的小鸟。另外,还有一种叫桐花凤的美丽小鸟,平时很难见到。但它们却成群结队地出现在苏轼家的院子里,时而飞翔,时而憩息,并不怕人。街坊邻里很是羡慕,也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这样一种鸟和人亲密无间的关系,让苏轼毕生难忘。


苏轼把桐花凤的出现,看做是母亲行仁孝之道的结果。他后来回忆说:“其实没有什么,只是人的诚心罢了。鸟雀之所以不敢接近人,是因为人往往做出比蛇鼠之类的动物更残暴的事情。”

苏轼从母亲那里学到了仁慈。而母亲做的另一件小事,也影响了苏轼的一生。

在他十岁时,因为父亲苏洵常常游学在外,家庭教育的责任主要落在了母亲程氏的肩上。程氏系出眉山名门,知书达礼。有一次,她教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

范滂是东汉名士,因为反抗宦官专权,被朝廷奉旨缉拿。执行命令的汝南督邮吴导,不忍心去抓这样一位正人君子,于是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驿舍中,伏床哭泣。

范滂听说后,当即赶到县狱投案,县令郭揖也不忍捉拿他。郭揖走出官衙,要丢下官印和范滂一起逃走,范滂阻止他说:“我死,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

范母前来和儿子诀别。范滂告诉母亲:“有弟弟仲博孝敬您就够了,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断绝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

母亲说:“你现在能够与李膺、杜密等名士齐名,死也无遗憾了!一个人已有好名声,再求长寿,怎么可以兼得呢?

范滂下跪受教,拜别母亲。在场的人,没有不感动流泪的。

于是,范滂死了,年仅三十三岁。

苏轼读了这个故事,十分感动。他突然问母亲:“儿子如果要做范滂,母亲你答应吗?”母亲凛然回答他:“你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正是从童年开始,苏轼树立起了为真理不惜以死抗争的志向。后来,他长大成人,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朝堂之上还是被贬到天涯海角,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实践当初对母亲许下的诺言。

对于童年的苏轼,除了母亲的影响以外,父亲苏洵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苏洵少时喜欢到处游荡,直到27岁才开始认真读书。他反省形式华美绮丽而思想空洞的应试教育,把自己之前数年模仿别人写作的几百篇浮华怪涩的文章一把火烧了,取出《论语》《孟子》等经典书籍来从头再读。

在苏洵六年多的书斋苦读生涯里,他封了笔砚,发誓读书不成熟时,不写任何文章。等重新拿起笔时,他又强调我手写我心,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苏洵也以此来要求两个儿子。

因此,苏轼从开始拿起笔的那一天起,就对空洞而没有实用的文章有本能的排斥。他的写作,永远直击人内心深处。后来,他和弟弟进士及第,写的文章和欧阳修所要力矫时弊、重振文风的心愿完全一致,也难怪欧阳修对苏轼的文章非常喜欢,认定苏轼将代替自己,成为北宋新一代文坛领袖。

苏轼也深受祖父苏序的影响。后来,苏轼成为文坛泰斗,官居翰林学士,住在皇城开封。一天,几位至交以及仰慕他的人前来拜访,那天正好是祖父的寿诞,苏轼和来客充满深情地回忆起自己的祖父。

祖父苏序不识字,但是人品不凡。一次,他的二儿子,苏轼的伯父苏涣高中进士。而苏序的妻舅程家同样也有子弟考中了,这是双喜临门的好事。程家非常富有,遇见这样的喜事,自然要大操大办庆祝一下。但苏序并无此意。

京城送来喜报的那一天,常与村父野老在青草地上席地而坐、饮酒高歌的苏序,正和人喝得酩酊大醉,手上还抓着大块牛肉往嘴里送。知道父亲不会准备这些东西,苏轼的伯父苏涣便派人从京城给他寄来了太师椅,茶壶,笏板,官衣官帽等器物。

老头苏序明白以后,拿起喜报,向朋友们宣读完,便把吃剩的牛肉扔在行李袋里,与喜报官服官帽装在一起。他叫来一个村童替他挑担,自己骑着驴子一同回家去。街上的人都听说苏家中了进士的新闻,以为会有热闹的迎接场面,没想等来的是一个酩酊大醉的老人骑着驴子,后来跟着一个童子挑着两个行囊,都大笑不已。

一个父亲一生最荣耀的时刻,却以如此简单的方式结束了。程家觉得丢人,许多外人也看不懂,而苏轼却对他的朋友说,只有高雅不俗的人才会欣赏他祖父质朴无华的自然之美。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评价苏轼的祖父:“这位不识字的老汉的智慧才华,原是在身上深藏不露,结果却在他儿子的儿子的身上光荣灿烂的盛放了。身心精力过人的深厚,胸襟气度的开阔,存心的纯厚正直,确都潜存在老人的身上。”

这就是造化的神奇之处。想想后来,苏轼被贬黄州,在沙湖道上遭遇大雨,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很狼狈。只有苏轼一边悠然徐行,一边吟唱,“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从苏轼这些行为上,我们似乎也看到祖父苏序的影子。

这样一个大家庭,或许正适合苏轼这种富有文学天才的孩童生长:向母亲学习善良、仁爱、同情;向父亲学习诚实的写作,并对世界发出独特的声音;向祖父学习质朴、幽默、洒脱,苏轼就这么长大了。

苏轼将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吗?他的才华将光照千古吗?苏轼的父母、亲人、家庭可能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他们只是把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给了他,并陪伴他走完了人生中最初的那段路。

童年以后的人生道路,前方等待着苏轼的,有光明,也有黑暗。而在茫茫黑暗里,家庭留给他的财富,将支撑他抵达下一个光明时刻。


【本期提及的苏轼诗文】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其一》

记先夫人不残鸟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