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答疑】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00:00
25:42

1.“简”问:您觉得中国的教育体制有问题吗?如果不是教育体制有问题,家长们会如此焦虑吗?


“CC木鱼”问:由于孩子小时候父母教育不当,现在我女儿已经13岁了,她的沟通能力、抗挫能力都比较差,还有些执拗,请问要怎么样改变现在的状况呢?


答:教育体制肯定有问题,现阶段有问题,未来不断改善中还会有问题。中国的有问题,欧洲的、美国的难道就没问题吗?其实我们就是在已经给定的体制和规则下去发现问题,并以自我的力量尽可能的去调试、去避开问题带给我们个体生命的一些后果。我们面对的这个社会,制度的东西摆在哪里,很多不是我们现在选择改变就变得了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在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身上表现为一种相应的恶果,这要看我们自己怎么样与之相处。你说孩子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到我们自己家里怎么办?我想说的还是家长的陪伴,就是家长不能失位。这周的前两期我讲的都是梁启超的故事,大家会觉得梁启超的旧学和西学融合得那么好,无非就是完成了一种陪伴。其实这也不仅仅是他的观点,“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怎么样做父亲》。他曾经说过,要做解放子女的父母,也应该预备一种能力,便是自己虽然已经带着过去的色彩,却不失独立的本领和精神,有广博的趣味,高尚的娱乐,连将来的生命都幸福了。我觉得这话今天也不过时,与其对现在周边生活环境包括体制带来的困扰一味的忧虑,不如想想我们自己的小环境里能因为自己的努力做点儿什么。已经有孩子了,就尽可能的陪着他们,尽可能的让自己更好,提升自己,陪伴孩子。这大概就是鲁迅先生说的“将来的生命都幸福了”。也就是说有孩子以后,孩子其实是引领着大家向前的一种力量,因为他要开拓眼界,因为他要学习新的技能,因为家长要陪着他锻炼,所有这些不只是教孩子的,其实我们是可以修正自己身上的毛病的。有些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可能陪伴不够,但是从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个问题都不晚。当然现在的家长确实很累,特别是父亲这个角色,白天在外受的委屈,回家以后脸色都扔出来了,对孩子的功课不耐烦,自己本身心里还有那么多惶惑,希望别人来安顿,完全顾不上跟孩子沟通。如果家长都是这个样子,那我们会喜欢自己吗?我们真的跟孩子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了吗?我记得奥巴马的妻子曾经说,我不知道奥巴马是不是一个好总统,但我知道他绝对是一个好父亲,因为即使他每天都在忙,但这些年他还是尽量每天都陪两个女儿一起吃晚饭,耐心回答她们的问题,为她们在交朋友的事情上出谋划策。正是因为奥巴马知道自己不可能做一辈子的总统,但他知道作为父亲是孩子们一生的父亲。这段话其实给我们很好的提点,就是不管在单位我们是什么角色,是进步或退步,有欢喜或烦恼,结交上级或安顿下级,其实我们永远不变的角色就是我们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所以,我们看看能不能从让自己有趣和当下陪伴开始去一点儿一点儿的改变现状。


2.“莲WMF”问:我妈妈和我们一起生活,她属于比较喜欢控制别人的人,家里很多事都干涉,特别是对我的孩子管的很多,比如孩子有些挑食,她每天都在饭桌上训她,孩子弹钢琴没弹好,她也训她,孩子不喜欢梳辫子,她也看不习惯,我有时候跟她说好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鼓励她多多参加集体活动,孩子让我们来管,但这个沟通不太有效,我生气了也会顶撞她,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我真的不喜欢孩子总受到训斥,我担心这样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答:我和我的孩子、丈夫跟我的妈妈也是一直生活在一起,孩子从出生就一直跟姥姥在一起,我妈妈也会这样去要求孩子,家家的情况其实都是相似的。但是我也发现,这种环境下,一家人都在学习沟通的技巧。我的孩子有时候也常常会委屈,也会经常跟我讲姥姥为什么老干预她,我就跟孩子讲,你知道妈妈很爱你,姥姥很爱妈妈,那你是妈妈的孩子,姥姥肯定特别爱你,这个她是知道的。但是观念的差别太大了,我俩会画画,画一条线是地平面,她是长出地平面的十多岁的小山包,她姥姥是一个已经九十岁的大山包,其实一个人在地平线上长到多高,他的地下就有多少积淀,我总是说,你这十多年跟姥姥那九十年的经验当然会有太多的差别。我发现跟孩子交流有的时候绘画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先让孩子心平气和,可以理解和包容老人,然后老人讲的一些东西我们再告诉孩子明辨是非,也就是说,老人提出的建议可以分为几种,有一种是依据他们的经验,到今天对我们还有提点和借鉴的作用,比如我妈妈说一个人的知识不等于教养,她经常跟我和我女儿说,你们都是知识很丰富的人,但是教养,你们不一定比那些平时生活经验很多但是不识文断字的人多,这一点我接受,觉得她说的对。第二种就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已经过时了,依据他们的标准来要求我们的,可能有时候就会哭笑不得,比如我妈妈作为一个九十多岁的人经常很冷,我女儿一个十几岁踢球的孩子经常很热,在她要求孩子穿什么衣服这件事情上,我觉得我们中年人就得在其中斡旋,我会把手放在我妈妈的胳膊上说我的手是不是比你的要热很多呀,所以我穿的就会少,我的孩子就会穿的更少,这些事情是可以不厌其烦去做沟通的。第三点我想提个建议,每件事情我们就事论事,不要从根本上翻旧账,好像老人说什么都是错的,我觉得一个前提就是他的心总归是好的,所以就事论事,每天多沟通,生活在一起有磕磕绊绊,但是有很多东西也是能沟通的,沟通到位了,老人能够理解。第四点就是老年人特别怕我们说你别管了,你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该干嘛干嘛,孩子由我们管。这种话是很伤人心的,老人会觉得自己没有存在感。我其实也是在看了濮存昕老师演的《洋麻将》之后有了特别深的感慨,《洋麻将》讲一对陌生的在养老院的老人,老先生过去是成功的商人,优雅的、有些矫情的老太太自己一直撑着面子,尽管她的孩子在同一座城市都不来看她,他们两个人彼此都一直撑着面子,后来因为打麻将吵架,撕开了脸面之后,两个人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和苍凉,所以老先生在风雨交加又停电的夜晚,听着房子在大风雨中吱吱呀呀的声音,他咳嗽了很久,叹息了一句,说我们的错处就在于活得实在太久了,他的无奈和无助深深打在了我的心里,我才觉得我们是多么不懂得老人的胆怯和仓惶,我们过去认为老人有在年龄里面成长起来的悟性、历练,他们应该是辽阔的、勇敢的,他们是我们从小依赖的父母,他们有什么胆怯呢?但是我才发现,平常说的老小孩,其实老人老了以后有自己的面子,有内心需要确认的存在感,儿女跟他们说话其实要比跟孩子说话还要用心。所以我觉得中年人是一手有孩子,一手有父母,大概跟他们两边沟通的那个角色都在我们的身上,多沟通就有很多事情是能够讲明白的。


3.“保持内心的那份真与善”问: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孝顺的人,从工作开始一直都满足父母的各种需求,从物质到精神,但是父母一味的索取,不愿意付出,装模作样,攀比和虚荣,好面子,使他们在生活中除了吹牛就是虚伪的夸赞,而自己生活中的吃喝都不注意,不养生,天天喊着这儿疼那儿疼的,像个负面的垃圾包,我指出他们不快乐的原因,他们就大吵,倚老卖老,真不知道怎么样,对活不明白、不面对生活和自己的父母该怎么样行孝呢?


“啦啦啦”问:是不是无论父母如何,作为子女的我们都要孝?有些父母跟孩子很少接触,长大了孩子对父母没什么感情,这样的孝缺少情感基础,有必要吗?有的时候自己很苦恼烦闷,把脾气发泄给了亲人,但是他们对别的人却是笑脸相迎的。


答:现在有一批父母已经开始做爷爷奶奶,他们是生于共和国同龄,长在五十年代,生活相对贫瘠,他们读书的时候赶上三年自然灾害,身体匮乏营养,而文革已经开始,精神也匮乏营养,等到他们走上社会,赶上上山下乡,很多人上山下乡回来并没有那么幸运的都上了大学,而是好容易安排了工作,到八十年代生儿育女之后就赶上了下岗。有一批这样的人走到今天,都已经做了爷爷奶奶,你觉得他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然而然的就会了解吗?其实他们这一代人才是受伤害最深的人,因为他们从小是对文化的质疑、批判,甚至对亲情的质疑、批判。文革中夫妻拿着日记互相揭发,孩子揪打自己的父亲母亲,学生向老师的身上挥鞭子,就是那一批人现在开始做爷爷奶奶了,他们现在开始离开了工作岗位,认为父母到了这个年龄孩子们要养自己了,所以在怎么跟这样的父母沟通的问题上,很多孩子遇到了困惑。父母有时候情绪上是有负面的垃圾的,有时候会有自己的攀比和虚荣的,还有自己一味索取、不愿意付出的。为什么呢?因为那一代人觉得被生活盘剥得太厉害了,他们如果不向自己的儿女索取,他们会觉得自己是真的一无所有的一代人。所以对于这一代人,做儿女的要从精神上对他们有体谅,我想人就是在精神和观念上懂得之后,行为才可能真正做得好。中国人爱说“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也许对于这样的父母,我们的儿女长大以后,到了看子敬父的时候,能不能因为我们的明辨是非、对他们的理解担待,而让他们的后半生适当找回些尊严呢? 当然,做儿女的人也是独立的人格,也有自己个体的底线,无论是对什么样的人,即使是对父母,击穿底线的事情我们也是不妥协、不原谅的,在底线之上,尽可能用理解去看到那一代人被剥夺的艰辛。所以,我觉得感悟老人的苍凉和内心存在感的需求,做儿女的其实还是一门边走边学的功课,真正想明白了这些,也许很多东西就可以做得好了。


4.“林紫老师LY”问:五岁的孩子总喜欢逃避问题,明明可以做到,但就不相信自己做到,对自己不自信,有一点儿困难就想放弃,还不停的撒娇,怎么鼓励都没用,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听雨Q5”问:能不能讲讲您怎么教育孩子?


答:如果家里还有四五岁的孩子,我真的恭喜你,就是陪伴还来得及。给孩子讲观念的道理,他是不明白的,完全指望社会的教育机构或老师,也是指不上的,只有家长的陪伴,比如孩子逃避问题,自己不自信,你鼓励他说你去克服,这是没用的。我女儿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大概四岁左右上中班,她做手工,叠了一个小花篮,她非常喜欢,老是提着。有一天在她房间里咣当一声响,我听见她哇就哭了,我跑过去一看,她摔了个大跟头,她倒是没受伤,但小花篮上撕了一个大口子,她特别心疼。我跟她说我们试试这花篮能不能比以前更好,我就把她平时做手工电光纸的那些边儿从一个大牛皮纸袋里倒出来,用剪子先把一个红色电光纸的边儿剪了一个小小的菱形,斜着贴在小花篮的口子上,刚好遮住,又用黄色的、绿色的电光纸边儿剪了很多小小的三角形,一一粘在花篮的旁边,把它装点起来,然后在花篮的对面再换个颜色,也剪成菱形,再剪点儿满天星,最后用那些细细的边儿把花篮的把儿给缠起来,这样她原来粉的小花篮现在就变成了一个五颜六色闪闪发光的花篮,当然是比以前漂亮。当时我四岁的女儿就跟我说,妈妈,我明白了,哭是无能的表现。她后来有一个简单判断,就是觉得什么东西弄破了以后都可以比以前更好,随着她长大,我就跟她讲,其实不是所有打破的东西都能比以前更好,但是我们起码可以做到不比以前更坏。什么叫更坏呢?比如说在那儿哭,逃避,把东西扔了,这些叫做更坏。你努力去修复它,它能够更好,这是我们的期待,但是阻止它变得更坏是目前的底线,就是不让一次外在的伤害变成一个负面情绪的出口。那么,当孩子逃避的时候,你看看你怎么样去做,带着他一起做,久而久之,处理问题会变成孩子的一种乐趣,因为他总在试图让这件事情比原来变得更好。


5.问:现在教育机构太多了,每家提倡的宗旨不一样,迷茫啊。


答:我其实也迷茫。我只有一个孩子,但是有成千上万的教育机构,所以我说家长内心有判断,并且付诸实施,陪伴孩子成长,甚至陪着孩子在不同的理念中讨论去伪存真,这个过程我们自己也受教育了。




今天的答疑,我想跟大家说的核心的一句话,无论对孩子,还是对老人,陪伴与沟通一定是最有效的,这件事情对我们中年人来讲,你可能会觉得是个负担,但一旦你把它变成乐趣,你就会感受到乐在其中,因为当那些艰难的沟通卓有成效时,内心欢喜是什么都替代不了的,因为老的小的毕竟都是我们的亲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张雪琴_5x

    每当我静不下心时,打开喜马拉雅听于丹老师讲课,常常心有感动涌出,心便平静许多。

    悟学无止境 回复 @张雪琴_5x: 同感同感

  • 微笑sunshine阳光

    提升自己,陪伴孩子。

  • 莲_wmf

    于丹老师,您好,您的回复我认真听了好几遍,听了您的话我觉得惭愧,您说的对,不管怎么样妈妈的心是好的,妈妈的态度和我说的话有关系,是我让她觉得自己没用了,谢谢您的提醒,我还需要多学习好好努力啊!

  • x7088111111

    坏人变老了

    Mozart_Dj 回复 @x7088111111: +1

  • 张雪琴_5x

    真心感谢于丹老师细致的讲解,春风化雨!

  • 紫粥wr

    花未全开,月未圆。

  • 无无明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言传身教 耳濡目染

  • 请满上

    这是一生的功课!

  • 我是明明吖_2023

    爱你🤟老师

  • 读书码字的若泓凝香

    所以父母非常重要,要有学识,才有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