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极损恼,自他处故“非极损恼,自他处故”,其它有些中性的,有些人心理中性,你说他大脾气啊,一辈子有些朋友们没有看到,有的人看他一辈子没有什么脾气,真没有脾气?无疑你非要开一味药保他的肝脏,因为他内向,经常内向,肠胃又不好,肝脏也不好,内向久了,不敢发,并不是他道德。有时候,没有力气发,看看别人都比我狠,格老子我发了,他不要杀我一刀?我又杀他不回来,干脆装好人。你说他有没有瞋心?那个瞋心向内里头压。所以瞋心这个东西你注意哦,“损自他故”。损害自己,损害他人。所以一般的轻的,“细不能障善”,你看他没有脾气没有瞋心,因为太细,所以不障碍这个善行,表面上看起来这个人蛮好的,在孔子来讲,这一类人,孔子拿手棍打他,叫做“乡愿”。孔子赞成有脾气就发,发完了没有事,对自身亦是修养,当然不要乱发。如果假装好人,里头闷气,弄的自己呀,胃又不好,头又痛了,肝又生病了,看起来很道德,孔子叫做“乡愿”,以杖叩之,孔子拿手棍打他。乡愿者,德之贼也。看起来很道德,很善,实际上啊,他心里头,乱七八糟,你晓得他?他会做梦里头发脾气。所以,为什么叫做细行不能障善呢?他瞋心没有发出来,“非极损恼,自他处故”,对于他人对于自己没有太多的损害,所以瞋心这个道理。 “当知俱生身边二见。唯无记摄”,这十种烦恼,你看,我们注意啊,这一段里头,提出的问题:十种烦恼里头啊,“何性所摄”?哪些是善、恶、无记这三性?现在答案呢?其它都撇开了,善、恶、无记三性里头最严重的中心:瞋念,瞋,这个脾气,最严重的,造业根本在这里。这个,其他不大讨论。因为以三性来讲,善恶无记啊,嗔心最大,造业最大。因此啊,当知俱生以来,与生命俱来的身见跟边见,这两种观念,属于无记所摄。这个事啊,我们无记,生来就觉得有我,爱惜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去思想它,自然有的,下意识就带来的,我们现在心理学叫下意识,你注意哦。提到现在心理学,什么事情、不可以解释的心理,“哎呀,这是下意识作用”,那么我们诸位学过唯识的朋友,请问一下:我假使是个初学者啊,还只十几岁,我来学佛学,请问诸位老前辈,在座的二十几位都是我的老前辈,因为我投胎了再来了,我只十几岁。请问:下意识同无记有什么关系?心理学上的下意识。哪一位善知识答复一下。 诸位都很客气哎,那么我来代表诸位答复,因为下意识本身就是无记。所谓现在心理学是讲下意识,不能说下意识就是阿赖耶识,这是错误的观念啊,绝不可以讲,绝对错误。我看到现代人许多研究佛学的著作,有这些错误的很多,那一错啊错到十万八千里,现在心理学所讲的下意识,在唯识学就是无记,无记是这个东西。 “不发恶业。虽数现起,不障善故”,身见跟边见,这两种根本烦恼属于下意识,犯了无记,他不会造恶业,固然没有造善业,也没有造恶业。虽然“数现起”,跟到我们这个生命生活当中,随时都有的,“不障善故”,他不会妨碍善行。你做好事,身见也跟到来做好事。譬如说我要去放生,自己就去放生了,身见跟到去放生;认为放生有功德,边见也跟到来“哎,不错,放生是有功德”,自己还在笑,还在高兴,实际上为了功德,什么功德?“放了它的生,万一将来我掉到海里了,它会救我”,还不是有功利的观念,有边见的观念,有利害的观念。可是虽然如此,“不障善故”,属于善行,没有错。
感恩法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