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想学互联网大厂玩造富,没玩明白

传统车企想学互联网大厂玩造富,没玩明白

00:00
10:10

最近这两年,汽车圈也开始出现造富神话。

在一份由媒体统计的国内上市企业高管薪酬排名中,去年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以年薪4.34亿元位列第一名,实力碾压一众互联网大厂高管。

小鹏汽车随后也回应称,该高管所持股份的价值被错误解读为年薪,对外公开的薪资里,99.5%以上为多年累积的股权激励,并非一年中的收入,而是几年累计的股权激励总和。

过去曾经在阿里、腾讯以及众多互联网大厂上演的造富神话,仿佛开始被汽车行业复制。比如,以互联网基因著称的蔚小理,在最困难的时期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保留住了一批初创员工,同时,随着一批一批的新造车企业入局,股权激励也成为抢人大战的诱惑。

这波造车热潮中,新势力的掌门人往往来自于互联网公司,他们喜欢把所谓的那套“互联网逻辑”搬到造车行业以及公司治理理念中。

而这两年,被认为转型缓慢、人才流失严重的传统车企,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技术迁移的席卷下,以及人才体系变革和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也纷纷开启股权激励。

比亚迪、吉利和长城狂撒百亿元

4月22日晚,比亚迪公布员工持股计划,拟使用不低于18亿元回购公司股票,并以“0元”的价格授让给公司1.2万名员工

公司本次员工持股计划的标的股票分三期解锁,每期解锁比例分别为30%、30%、40%,以2022—2024年业绩为考核目标,三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得低于30%、30%、20%。

去年7月,长城汽车正式发布《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和《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分别向8784名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3.97亿份,向不超过586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4318.4万股

公开资料显示,长城汽车2020年和2021年两期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对象总人数为1.07万人,占企业员工总人数的16.89%。

激励对象包括在长城汽车任职的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控股子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含控股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

去年8月,吉利汽车(00175.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通过了一项总额不超过3.5亿股的股份奖励计划,第一批计划向10884名被激励对象授予约1.67亿股股份。

这一股份激励计划将受限于一系列归属条件,归属条件达成后,被激励对象方可自2022年8月30日至2025年8月29日之间分四批获得股份,每年25%。

此前,上汽、广汽、长安等也均推行过股权激励,主要是覆盖千余名高管、骨干人员,规模较小。目前,从2020年开始推出股权激励的长城,到吉利、比亚迪,覆盖范围均已超过1万名员工,可以说,头部自主品牌纷纷开启了覆盖面更大的股权激励计划。

但是某种程度上说,汽车行业中,还没有真正诞生过像互联网经济下,一度走向人生巅峰的程序员一样的打工仔奇迹。

第一批受益者还没出现

2016年,长安汽车首次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但是最终因为业绩未达标,导致未能行权。

而且,从早期的千余名高层及骨干的股权激励,到覆盖万余名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可以看出,传统车企开始越来越向新造车企业、互联网大厂靠拢,通过激励一线员工,来防止人才流失并推动公司业绩。

对比长城、吉利、比亚迪来看,每家车企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并不相同。

以“利益共同体”之名推行股权激励的长城分三个阶段解除限售期,权重指标分别为年销量和净利润。

一位长城员工虽然享有股权激励,但是从去年到今年,内心也经历了一轮过山车。

长城的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33.56元/股。去年7月23日长城公布股权激励方案时的A股收盘价为54.95元,行权价格约为当时收盘价的61.07%。

长城去年的股价高点69.8元,今年到目前已经下滑到22元,并且,从目前疫情的影响来看,2022年很可能很多车企都无法完成既定销量目标,长城第二个接触限售期以年销量不低于190万辆,净利润不低于82亿元为条件,达成率或许会因此受到影响。

“股权激励很有可能名存实亡。”该员工不无失望的向品驾表示。

而对于长城第三个解除限售的指标来看,销量增长率接近50%,似乎更难。

吉利将其推行的股权激励计划称为共同富裕计划,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销量为代表的销售指标、以市占率排名为代表的市场地位指标、以净利润为代表的盈利指标等。其中最为明确的一条考核指标是2025年吉利汽车的考核销量将不低于300万辆,在整个考核期间本公司市占率均需保持中国品牌第一。

一位受到股权激励覆盖的吉利员工表示,去年的股权激励在今年8月会解除第一个限售期。但是对于他来说,去年由于部门调整而错失年终奖,虽然握有一点股票,但也觉得不香了。

该员工称,有同事被同行以三四倍的底薪翻倍薪资挖走,即使目前的股权没有解禁,他们也选择放弃了。

相比较之下,比亚迪推出“0元”持股,力度就显得大多了。如果折算下来的话,排除14位董监高合计拟分配7%份额、价值900万元的股票,其余员工平均每人也能获得近14万元股票。

比亚迪的股票解锁条件是以上一年度的营业收入为基数,在2021、2022、2023年营业收入的基础上分别增长30%、20%、20%。

对于去年业绩大幅提升,今年有率先开启断油计划的比亚迪来说,提升盈利能力,加强市值管理成为其在国际市场竞争的一项重要课题之一,也有证券市场的分析指出,如果比亚迪的员工持股计划并未达到理想的业绩预期,或者营收目标达预期、但利润、股价出现下降,很有可能在二级市场产生负面反馈。这是当前比亚迪员工持股计划的潜在风险点。

目前长城、吉利、比亚迪在这轮大规模的股权激励中,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受益者。

相比较之下,一位入职蔚来5年的中层研发员工向品驾表示,去年手里可行权的股票大概有25万美金,现在每年根据绩效表现还会获得一些期权奖励。蔚来的行权主要注重目标管理,关注行动过程,借鉴的也是来自于互联网大厂的ORK目标管理。在他看来,诸如长城的股权激励,仍然停留在KPI的考核方式上。

一位汽车行业资深猎头称,过去传统车企相对稳定,随着新势力的兴起,以高年薪和期权来吸引传统车企中高层,换在传统企业,科长、部长级别的人选年薪可能还没有一个新势力工程师的股票高。

股权激励,似乎无形成在新造车企业和传统车企中拉开了一道收入鄙视链。

自主品牌需要根本性的管理转型

我国头部自主品牌中,不乏国企、民企等多种背景,也因此造就了大国企管理风格,民营企业山头文化,在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几十年里,这些管理问题并没有被充分暴露出来,或者说,没有成为自主品牌发展的主要障碍。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加上诸如有互联网背景的新造车企业,将互联网公司的管理风格植入车企,比如小鹏的职级体系对标阿里,新造车企业全员持股,以及管理机制的转变,开启了人才的加速流动,改变了市场结构,以及影响资本市场的判断。

这两年,自主品牌开始借鉴互联网大厂思路开启转型,比如互联网企业的赛马机制,就被长城搬到产品策略中来打造爆款单品,自主品牌的高管们学习特斯拉、理想,通过微博发声、互动的社交营销行为等等。

股权激励,其实也是自主品牌在借鉴互联网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咨询公司Artefact合伙人陆盛贇称,目前传统车企的人才缺口并不是传统的研发、标定等领域,更多的是集中在数字化,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好转型等等,在这个领域,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大厂其实是在一个领域开启人才竞争,所以传统车企如果不开启人才激励机制,是很难吸引到人才的。

虽然车企鲜有普通员工的造富神话,但其实在七八年前,整个车市上行的时候,车企员工动则就是15-20个月的年终奖。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在年终都因为高预期的业绩抢着发钱,对于车企员工来说,创造了一个黄金时代。

这个黄金时代随着车市的慢增长和行业转型,也渐渐消失了。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火热,高收入神话也转移了阵地。但是,在互联网大厂,股权激励虽然把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绑定在一起,但与此同时,也催生了996文化,以及随着互联网大厂的势衰,一些曾经凭借股票期权创造收入高点的程序员们,不乏进入中年困境,以及被竞业协议限制的种种尴尬。

对于互联网大厂的跟风者来说,自主品牌与其模仿前人的管理思路,不如从管理体制上进行根本性的反思,不要让股权激励演化为人才枷锁,重走互联网大厂的老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