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帝王要学习的是天地。
你就人间的情况来看,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就道家来看,它应该先悟道再说。我们也强调在〈天道〉篇里面,连续几章谈到的都是“外化”这个层次。现在看到第五章跟第六章也是讲到“外化”,尤其第五章里面讲得非常详细,提到要治好天下,有九个步骤,但是前面两个步骤不要太在意。
譬如说:古代阐明大道的人,“先明天而道德次之”。这句话就有问题了,先要阐明天,就是自然,然后才是道与德,道跟德次之;道德阐明之后,接着是仁义。把天放在道德前面,就知道这个说法有点困难,跟道家以“道”作为最根本的,天地通通在“道”里面。这个基本观点要区分一下。
我一直强调《庄子》外篇有些地方讲得不够清楚,不够透彻的,就是“道”跟“德”这两个概念。你把它放在“天”底下,代表你没有完全了解庄子的思想。他里面分了九个步骤,后面几个步骤表示跟外化直接有关的,还提到太平之治,这是很有意思的观念。
我们先看庄子怎么说,他说。
“因此,古代阐明大道的人,都要先阐明自然,接着才是道与德;道与德阐明了,接着才是仁义;仁义阐明了,接着才是职分;职分阐明了,接着才是形名;形名阐明了,接着才是材用;材用阐明了,接着才是审察;审察阐明了,接着才是是非;是非阐明了,接着才是赏罚;赏罚阐明了,而后愚笨与聪明的人各得其所,贵者与贱者各居其位,贤良与不肖的人各依其实,一定要区分他们的才能,一定要根据他们的名分。
用这个道理来侍奉君主,教化百姓,治理外物,修养自己,不用任何智谋,一定要回归自然;这就叫做太平,是治理的最高境界。所以古书上说:“有形有名。”以名责实的形名,古人早已有了,但不会摆在优先的地位。
古代谈论大道的人,经过五个阶段才可以举出形名,经过九个阶段才可以论及赏罚。直接谈到形名,是不知根本;直接谈到赏罚,是不知起源。颠倒大道而发言,违反大道而谈论的人,只能被人统治,又怎能统治别人!
直接谈到形名赏罚,只是懂得治理的工具,而不懂得治理的原则;可以被天下所用,却不足以统治天下。这种人叫做辩士,只有一技之长。礼法制度,形名详察,古人早就有了;这些是臣下用来侍奉君主的,而不是君主用来教化臣下的。“
最后结论很清楚,这些都是臣下用来侍奉君主的。他里面很重要的提到九样东西,我们现在直接说:第一个天,第二个道德,第三个仁义,第四个分守,第五个形名;形名就是以名责实,你有什么样的名称就要有什么样实在的东西,所以形名等于是教育。什么东西有什么样的名,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实配合,这是第五步。
接着是材用;什么样的人才用在什么样的地方,然后是审察;审查清楚到底做得好不好,然后有是非;最后是赏罚,赏罚是第九步。真的用在治理百姓的时候,第五步是形名,代表教育;第九步是赏罚,代表对百姓要怎么样赏善罚恶。
这就是很标准的“外化”,怎么样处在人间,把人间治理好。庄子并没有忽略对人间的重视,只是这些详细的内容,跟那个“大道”真的是有一层距离,但他一再强调在这一章里面,两度谈到“大道”。先说古代阐明大道的人,又说古代谈论大道的人。事实上,谈论大道的人,讲得那么详细的内容,实在是一种引申的效果。
在这里面提到一个词很有意思,叫做“辩士”,就是喜欢辩论的人。庄子对于辩士,包括像惠施、公孙龙这些人,有非常具体的批评,这个名词在这边出现了。
接着看到第六章,提到尧跟舜。在庄子笔下提到尧跟舜很有意思,通常都是舜比尧还要更聪明。因为尧生下来,在帝王之家继承那个位子,舜是在民间长大的,经过刻苦修行,最后得到一个天子的位子。他们两个人对话的时候,前面(〈齐物论2.11〉)谈过了,舜显然比尧看起来更有智慧。
这一章比较短,听完毕就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庄子这样写的。
“从前舜请教尧说:“天子的用心是怎样的?”尧说:“我不怠慢孤苦无依的人,不抛弃穷困潦倒的人,哀悼死者,善待孩童,同情妇女。这就是我的用心所在。”舜说:“好固然好,但还不够宏大。”尧说:“那么应该怎样呢?”
舜说:“天生成而地平静,日月照耀而四季运行,就像昼夜自有常轨,云飘过而雨降下。”尧说:“我真是扰攘多事啊!你,合于自然;我,合于人间。”说到天地,古人认为是宏大的,而黄帝、尧、舜都共同赞美。所以古代统治天下的人,要像什么呢?只要像天地就可以了。“
在这里,尧是一个天子,他的用心其实非常合理。天子要照顾百姓,所以要怎么办?不要怠慢孤苦无依的人,不要抛弃穷困潦倒的人,哀悼死者,善待孩童,同情妇女。非常好!事实上,从事政治活动能够做到这几点,已经是一个难得的仁君、圣君了。
但是,舜说:“好是好,不够宏大。”什么叫宏大?就是格局还是有限,只看到人间这些孤苦无依的人、弱势的人,没有想到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如果你把根源掌握住,什么意思?就是你要学会自然界是怎么发展的。他里面特别提到天跟地,日跟月,像昼夜白天晚上,云飘过而雨降下。这就是自然界,完全不需要你多费心。但是要记得:你必须无为。
前面(〈天道13.3〉)才说过“上无为,下有为”,真的担任帝王的人,就要学会这些自然的状态。像天地一样,我提供一个场所,自然界的各种风雨日月都配合,让你自由去发展,自然去发展。但是,你没想到在人的世界上,所谓的自然,所谓的自由,其实没那么单纯。很多时候你要找说,为什么有些人孤苦无依、有些人穷困潦倒,根本找不到原因,太复杂了。
那该怎么办?如果在这个时候说上面真的无为,那底下的人谁照顾?所以在这里可以把它理解为舜认为尧的作为,其实是各个层级的大臣应该做的。譬如你是个县长,好好照顾底下的孤苦无依的人。天子去照顾的话,你可能忘记根本的重点在哪里,舜是这个意思。
尧的反应很直接,就说:“你舜,合于自然;我呢,合于人间。”自然在庄子笔下就是天。尧所说的原文是“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合就是符合,符合自然,当然是比符合人间更高的层次。
在这个时候,最后结论怎么说?统治天下的人,要像什么?像天地就可以了。这话是没错的,你说你要像道一样,太遥远太高深了;像天地一样,让它中间的万物,自己去发展自己如此的样子,就是最理想的情况。
这一集我们学到什么?学到前面说:明白大道的人,有九个层次要注意,第五个层次才是教育,教你以名责实,名实要配合。第九个步骤,才谈到赏罚,就好像法家出现了,让老百姓照规矩来,不然就给你赏跟罚。在这种情况下,你就知道这一切都是外化。
你在这边了解到庄子写〈天道〉篇,他的内容是这个意思,要知道庄子绝不排斥外化。我们活在世界上,一定要跟别人好好相处,有它一定的方法、步骤跟效果。而做为帝王的话,你学天地就不错了。
后面几篇,慢慢就会回到庄子思想的正途,把“道”跟“德”做比较正确的说明。
下一集的主题是:老子反对孔子对知识与仁义的观点。
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如果做到各谋其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人间就太平了,可人性里还有欲望和妒忌啊。这世间除了人以外的万物都依循着天地法则而运行,相安无事。只有人总是事端不断,丑陋现形。教化太重要了。谢谢老师
听友376468418 回复 @J之大盗: 说得好,人需要教育。“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天降下君主和师傅他们惟一的责任,就是帮助上天来爱护与教化子民。
我学习庄子5年了,每天进步一点,跟着傅老师从老子到易经到庄子,希望自己能够外化而内不化,希望自己能够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以尧与舜的治理水平来评价,庄子认为尧也仅是做到了以人为本的治理水平,而舜是以天地运化为标准的治理格局了。
庄子的思想,不经过多年的浸淫,一定的阅历,是很难理解与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