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慈悲第一01

386慈悲第一01

00:00
12:44

此十烦恼谁几相应? 做总结论:“此十烦恼。谁几相应。”十种烦恼贪嗔痴慢疑,五种根本烦恼加上五见。“贪与瞋疑。定不俱起”,贪心跟嗔心两种,不会一起,这个心理分析啦,拿现在心态这个作用,我们自己研究清楚啊,贪心跟嗔心啊,不会同时并起的这种心理,“定不俱起”。 为什么?“爱憎二境必不同故”贪心是爱,譬如我喜欢这个佛像,我想买没有钱。这也是贪心哦。不过我有佛像了,不过这个佛像特别好,算不定供了它明天就会得道,因此,我想把它买下,可是钱不够,这个是贪心来了,还是从“爱”来。要等几个时候嗔起呢?我出了多少钱,而且到他这里买呀,少一百块,这一百块我也凑不拢,它永远不属于我,“格老子!气死了!”嗔心就起来。爱跟嗔两个境界,不会同起的。贪跟嗔。这个不是只讲理论哦。我们是要观察分析自己心理了,是观心啊,所以,禅宗说叫观心啦。 “于境不决。无染著故贪与慢见”,贪、嗔二境,“疑”,怀疑的心理。对于一切事情没有决定性的,譬如我说一个同学,你做一个事情怎么老是没有决定性呢?什么事情都依赖性,我看不晓得怎么办?很多同学,哎老师啊,你看怎么办?哎呀,你不要老是依赖我,我做决定是我的决定,不是你的,人总是自己要有决定性。“于境不决”不决定。这是“疑”的境界。 “无染著故”,但是疑心并不贪着。东疑西疑没有个定境,所以没有真正的染着。“贪与慢见。或得相应”,“所爱所陵境非一故”,贪心同这个“慢”——我慢、骄慢,我了不起。贪,贪心同慢见、我慢,这两个心理现象比较接近了。比较相应了,相应就是接近了,就是比较沟通的。因为贪着是所爱。我慢:“你有什么了不起?”譬如我们爱一个人,我追她,你要追,追了半天,她不理你。“哎,你有什么了不起?!我比你另外好的还有啊!”慢心就来了。所以,贪心是所爱,慢心是所凌,驾凌其上,自己觉得高,比你高,这是慢心。 “所爱所陵境非一故”,他两个心态,境是境界,拿现在讲,生理心理的状态,不同样。“说不俱起。所染所恃境可同故”,那么我们说,贪、嗔、疑,它不是同时来的,这个心理呀,不是一个心态起来呀,同样有两个作用。这个两个作用是第二念来的,不是第一念。第一念嗔就是嗔,贪就是贪,贪之不到了,然后我觉得可恶,那个嗔心才来。当我们可恶它的时候,贪爱之心没有了。所以,它两个不同的。所以,我们经常讲年轻人说的,“爱有多深,恨有多深!”爱的时候没有恨,爱不到了就恨来了。它两个不同,所以“不俱起”。“所染”,它的染污,对于自性,对于我们清净,光明清净自性染污的力量,“所恃”,心理所恃的作用、态度、心态不一样,心态有相同的作用,境界不一样。 “说得相应。于五见境皆可爱故。”如果说贪心来讲,要占有,“得”就是占有。“于五见境皆可爱故”,色声香味触等等,外面所见到的,多可爱,这是贪心境界。那么因为贪心啊,“五见”来了,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因此,错误的观念也来了,所以,同后面的五见就连起来。“贪与五见”,所以我要修道,因为修道,我修这个戒要拜牛,牛是圣人,我就拜牛了。那么像回教就不拜牛了。有人污蔑回教,1541回教不吃猪肉,就是崇拜猪,乃至有些外教,毁这个回教徒的,回教,因为他的祖先啊,有猪的血统,有更难听的话,有些人问到我,回教怎么样?我说你不要胡扯,造口业。回教不是这个意思,不吃猪肉有它的理由。 第一猪肉吃多了,老年容易生痰。猪肉吃多了容易昏沉,人头脑同猪一样,猪肉身上的细菌比牛肉身上放出的细菌多,这是一,很多很多。只有我们有,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有侵略性的,喜欢侵略人家的、喜欢讲武的、喜欢打仗的,都吃牛肉。 两个民族躺在那里睡的,吃猪肉的,一个印度,一个中国。其他的民族都不大喜欢吃猪肉。所以,吃猪肉的民族有时候马马虎虎,又脏又懒,又好睡觉,又贪食,猪境界。牛境界就不是这样,你看看世界上两个民族,各个民族是很有趣的。只有两个民族喜欢吃猪肉的。其他都是喜欢吃牛肉,但是有一个朋友学军事的告诉我。“老兄啊,你这个理论很对。”结果讲了六十年了,他说这个世界上侵略人家的民族,都吃牛肉,而且都戴尖尖帽,不是这样尖、就是那样尖。我说一点都不错。他说所以呀,西藏那个黄教,宗喀巴大师的帽子也是尖,我说西藏人素来也是侵略人的。素来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番邦造反,番人就是吐鲁番,吐鲁番就是西藏。他在边境上几千年。所以也是吃牛肉、戴尖尖帽的。 他说“贪与五见相应无失”,瞋心与慢心、疑心三种,“或得俱起”,这三种心理,有时候差不多是同时来的。“所瞋”“或得俱起”是不定法,并不是说一定是同时连着来,它们是姊妹心理。现在都用“姊妹”,都不讲“兄弟”心理,过去都讲“兄弟”。现在是时代变了,应该是女性出头了。什么姐妹式啊,姐妹学潮啊,过去我们“兄弟之邦”啊,现在要说成“姐妹之邦”,文化不同了。你们要赶时髦要懂啊。不然你这个写出来,人家说你落伍、落伍。“兄弟之邦”你赶快换两个字 “姐妹之邦”,哦,这个人有学问,头脑很清楚。不然你头脑就很旧,很旧就变《成唯识论》,就不好。所以,嗔心与慢心、疑心,或者有时候同时连着来,因为“所瞋所恃境非一故”。 嗔,其实,嗔心就是恨,老实讲,我常告诉你们检查,修行人,真做到无嗔很难。你功夫四禅八定做得好,得道了。得定了,功夫都做到了,气脉通了。你以为修行证得涅槃?往往变阿修罗,是魔道。什么叫魔道呢?一定带嗔恨心,脾气大。所以,我告诉你们说,是非太明(嗔恨心的一种),是非、善恶分得太清楚是嗔恨心。所以,对这个很讨厌,这个人道德不好、可恶,这样都是嗔心。这个嗔心就是自己来,就是嗔恨了,不慈悲了。所以,嗔有所生,心有所恃。心理头有主观的成见所恃。 它虽然境界、心态不一样,但是有连带关系。“说不相应。所蔑所憎境可同故”,嗔心同慢心差不多,所以这个事,脾气大的人一定傲慢。一定是这样,傲慢的人一定脾气大。所以他两个有连带关系。姊妹,不是兄弟。“说不相应。所蔑”,就是嗔心大的人,这个人学问差一点,道德太差了,我看不起,蔑视你,轻视你。蔑就是轻视。“憎”,因此说讨厌。憎就是讨厌的心理。 “所蔑所憎境可同故”,所以看不起就是看不起哦,看不起就是“慢”的心理,就是我慢。所憎,讨厌,讨厌就是憎的心理。所以,修行这个地方要注意。为什么唯识学把五十一种心所分得那么清楚。所以,我们观心要检查自己心理状态,这个心理1542状态,心理行为没有修正过来。你说我打坐念佛就叫修行,你念一万辈子也没有用。碰到境界你就(引)发了。根根没有转来,就发了。 所以,嗔心大的人,他生来世,他果报不可思议。万一是变人也是变得是非常难看的人。他一脸嗔恨之相,要吃人的样子。所以呀慈悲喜舍,即使变动物了,那个动作都比人家可爱,万一变成狗啊,会变成一个哈巴狗、拜金狗,被人家好几万块钱买去,还抱在怀里,天天 “乖、乖,吃吃牛肉。”那个日子还蛮好过的。所以呀,慈悲第一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