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夫子谈到季孙氏时说:“在庭院里用六十四人的舞乐队,他这都忍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做呢?”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夫子说:“你提的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铺陈奢侈,不如节俭;丧事,与其仪式隆重,不如悲伤。”
夫子说:“射礼比赛,主要不在于射穿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这是古时就有的道理。
夫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
【赏读】
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根据实际需要,形成了诸多的礼制风俗。例如亲族、血缘、国家、君臣等。经过长时间的交替和积累,渐渐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系统,对古代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巨变,许多礼仪受到挑战,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是古代礼仪的忠实拥护者,他提出“克己复礼”,一生都试图恢复古代礼仪,改变战乱频繁、列国征战的局面。孔子提到的“礼"有的专指周礼,即周公建立的西周礼仪,还有的是指个人修身养性成为君子的实际手段。
文中第一则涉及到周礼,八佾是指六十四人排成八列,手中拿着羽毛起舞。周代礼仪规定,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人只能用二佾。第二则是孔子对礼本质的概括,通过宁简勿奢和丧礼的宁戚勿易,表达了礼源于人们内心的观念。第三则是孔子具体对射礼所作的阐释。从中我们能看出,孔子主张射礼应该表现君子之风,而不只是单纯的武力角逐。第四则强调君子博学的同时,要用“礼”来约束自己,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博杂的文献中不知所宗、背离正道。这四则,都反映了孔子对于“礼”的理解和态度。
感谢老师,这样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国学。
盈盈细语 回复 @小乜and自然: 也谢谢你的关注!
谢谢老师辛苦的给我们录语音,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
盈盈细语 回复 @王思羽49: 只要你们读书能有进步,老师就值得这么做。
老师声音好好听
盈盈细语 回复 @53的王泓: 谢谢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