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抗疫观察| “上海团长”能给基层治理带来什么启示?
紧张抗疫中的上海,涌现出无数个“团长”。
他们是在封控的生活中,自发为社区居民联系生活物资团购的“作战团”。手机是他们的作战武器,微信群是他们的主阵地,小区门岗是他们的主战场,将生活物资供应到每家每户,是他们的作战目标。
在这场超大城市、超大规模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海许多家庭能及时缓解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团长”们功不可没。他们中有认真严谨的大学教授、有年轻能干的都市白领、有在家带娃的年轻妈妈、还有专职的社区工作者……来自各行各业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热心的社区人。
“建设‘韧性城市’,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在这波来势凶猛的疫情袭击下,上海开始显得有点脆弱,就是因为我们城市的基层社区力量不足。“团长现象”让我们看到了上海民间自发力量巨大潜力、强大韧性和生命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悦来副教授说,“这支在抗疫中形成的宝贵民间力量,创新了基层自治的手段和路径,今后应纳入韧性城市的建设之中。”
作为一名老党员,在小区开始封控的第一时间,刘悦来便向社区报道,成为一名志愿者,还自告奋勇当上了代理楼组长。由于他所在的小区很大,有1700多户、3600多人,封控前,有80%的楼栋都没有建立微信群。许多平时根本不关心社区的年轻人,被封控后“找不到组织”无法团购,通过刘悦来的微博定位找到他,“求入业主群”。
小区业主的微信群建立以后,刘悦来发现通过居民接龙的方式进行团购,信息很乱,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经过与居委会商量,他决定做一个“大团长”,成立一个民间的“守护林绿家园”志愿者组织,将小区所有志愿者分为信息组、团购组、运输组,有序自治。
信息组每天负责在群里发送通知、核酸检测信息、以及各种辟谣;团购组有13名团长,每位团长分别负责联系不同的生活物资团购,确保货源质量和多方比价;运输组负责表面消杀和物资分发。为加强管理,“守护林绿家园”还发布了自律公约。
在团购中,为了帮助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也能买到东西,刘悦来和志愿小组推出了“小树苗计划”,招募小区里的年轻人,点对点帮助老人们买东西、送东西。团长们联系到的物资,也优先让“小树苗”给需要的老人送去。
目前,小区里已有100多位“小树苗”,覆盖到95%的楼栋。除了帮助老人,同时协助楼组长进行抗疫物资发放、信息发布等工作。他们的行动得到了业主点赞,年轻人也在小区里找到了荣誉感、归属感。
运输组的志愿者感染风险大,需要购置一批防护服保障安全。“守护林绿家园”的募捐活动发起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募集1万元购买100套专业防护服的目标,数百位业主竞相捐款,这让志愿者们十分感动。
为了让居民的封控生活尽量过得丰富多彩,刘悦来还策划了让疫情不“抑情”的N件小事活动,开展线上读书计划、云端茶话会、观赏窗外计划、阳台小菜园行动等,吸引了很多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面对疫情,我们就是一个社区共同体,许多人都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远亲不如近邻’。通过‘守护林绿家园’的有序组织,大家由生人变熟人、由熟人变朋友,这将使我们的社区变得更有温度。现在我正在思考,疫情过后,如何让这个非正式注册的草根社会组织延续下来,让热心的社区人继续为社区服务。”刘悦来说。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国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开展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法宝。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胡华研究员认为,上海抗疫中涌现的“团长现象”启示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基层社区的党组织建设,要像“支部建在连上”一样,将“支部建在各个社区”,关键时刻有党的组织,才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每一名共产党员,既是单位人,也是社区人。此次疫情,还充分暴露出小区业委会的党组织建设亟待弥补空白。今后,需要建立一整套机制,引导每一位共产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将“要带头担起政治责任、要带头发挥党员作用、要带头联系服务群众、要带头做好宣传引导”的号召落在实处。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社会基层管理模式,确保党对社会的全覆盖,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半月谈评论员 张建松
监制:孙爱东
主编:王新亚
责编:郭艳慧
校对:黄琛茜(实习生)
好棒啊
青海加油
半月谈真的是神,